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测与意义

时间:2022-06-29 07:35:06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测与意义

作者单位: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

通讯作者:王静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本院2009年1月~2009年6月老年(年龄≥60岁) 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55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选择同期健康老年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四项、高敏CRP数值。结果 老年心绞痛患者的CRP、TC、LD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P<0.05)。结论 老年心绞痛患者血清CRP水平可作为心绞痛诊断和提示预后的指标。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心绞痛; 高敏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血脂异常、高血压、血糖等[1]。当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密切相关,它是参与心肌缺血病理生理过程的炎性因子中重要的一份子[2]。本文着重研究老年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检测与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9年1月~2009年6月老年(年龄≥60岁) 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55例,经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检查(心电图、运动平板、心动超声)等结果诊断,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65.2±5.1)岁,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5例,年龄(70.4±3.2)岁。排除以下疾病:(1)心肌炎、心包炎、风湿性心脏病以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2)急性心肌梗死6个月内;(3)6月内未作PTCA术;(4)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或免疫系统疾病。选择同期健康老年体检者30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65.7±2.9)岁。3组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对象均测定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四项、高敏CRP,清晨空腹普通管抽取4 ml静脉血,用离心机分离出血清,3800 r/min,离心10 min,健康对照组体检时收集血清样本,处理方法同上。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3组血压、血糖、血脂检测水平比较 3组患者血糖、血压、TG、H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的TC、LDL-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3组血压(mm Hg)、血糖(mmol/L)、血脂(mmol/L)水平的比较

2.2 3组高敏CRP检测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为(10.14±2.56) mg/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为(17.14±3.48) mg/L,对照组为(4.06±0.78) mg/L。心绞痛患者的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的CRP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P<0.05)。

3 讨论

CRP是人体肝脏合成的一种典型的急性反应期反应蛋白,由细胞因子如IL-6所诱导,CRP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大量终末蛋白及复合物,引起血管内膜损伤。而冠心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个慢性发展的过程,从脂质沉积开始到斑块的增长,从血管壁的重建到纤维帽的形成,最后管腔明显狭窄、斑块破裂和阻塞。其中炎性反应在病理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CRP正是反映这种炎症的最好时相蛋白[3]。国外对动脉分裂或裂解的粥样硬化斑块的病例研究中发现有大量的CRP沉积,CRP作为一种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越来越得到重视,而血清CRP的检测对评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一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4]。本文结果显示:老年心绞痛患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RP水平又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本文也显示:血压、血糖、高密度脂蛋白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心绞痛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心绞痛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且病情愈严重其水平愈高,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是协助心绞痛诊断和提示预后的较好指标。

参 考 文 献

[1] 奚雪梅,张城,吴庆深.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1):158-159.

[2] 阴彦龙,王仰坤.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29(4):591-594.

[3] 黄跃斌,何印蕾.ApoE 基因多态性,hs-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2):2864-2866.

[4] 叶玉春,徐义先.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机制.当代医学,2010,16(6):24-25.

(收稿日期:2011-04-02)

上一篇: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 下一篇:腰硬联合麻醉在高危老年人单侧下肢手术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