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在子宫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时间:2022-08-01 12:18:52

临床路径在子宫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单位:730500 甘肃省临洮县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王小宁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60例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从入院到出院连续性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时调查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教育掌握程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可提高子宫切除术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满意度,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子宫切除; 健康教育

临床护理路径是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某一疾病,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时的指导、接诊时的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的一个日程表。它的功能是用图表的形式提供有时间和有效的照顾,使诊疗、护理有序,减少漏项,提高质量[1]。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地开展工作,使患者明确护理目标,自觉参与疾病护理过程,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2]。笔者所在医院应用临床路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年龄33~61岁,平均 (37.1±8.2)岁,经统计学检验,2组患者在年龄、病情、文化程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在腰麻和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实行子宫全切或子宫次全切除术。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传统的健康教育从入院到出院共4次,即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宣教,由责任护士进行,宣教后没有相应的评估,每次宣教的内容较多,针对性不强。

1.2.2 实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的要求对患者进行护理,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包括:(1)收集资料:由护士长组织部分高年资有经验的护士开会,分配任务,并查阅文献、调查病历、收集资料,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充分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根据患者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健康教育问题和需求,并结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2)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对小组成员开展临床路径相关培训,制定职责,使他们掌握临床路径的要求和工作模式;(3)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小组成员在接诊时,按照标准选择进入临床路径的子宫切除术患者。根据所设计的临床路径表,进入临床路径,并与医生、医技科室合作,取得他们的配合。护士根据路径表的指示及患者需求对其进行反复评估、教育、评价,直至患者理解并采取有利于疾病康复的行为。

1.3 效果评价

1.3.1 健康教育知识测试 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检测包括入院指导,术前化验、心电图、胸透等常规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术前阴道准备和肠道准备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留置导尿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手术后的卧位,缓解疼痛、预防尿潴留、促进肠蠕动的方法,术后的饮食,切口护理,术后活动计划及注意事项,出院指导等。责任护士就健康教育各项指标对患者(家属)进行提问,以百分计,80分以上为合格。

1.3.2 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 采用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以百分计,90分以上为合格。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两组实施健康教育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实施健康教育结果比较 n(%)

从表1可见,实验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临床路径是由发展小组成员根据某种疾病诊断或手术而制订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制订护理流程,让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按此流程来接受治疗、护理。临床路径作为目前最新的单病种质量管理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或避免服务对象康复的延迟以及资源的浪费,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应用临床路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以下优势。

3.1 使健康教育更全面有效 目前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紧缺,工作中很难做到一名护理人员提供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系统的、连续的教育,而多名护士参与一例患者的健康教育,易出现遗漏,使教育不深入,效果很难保证。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使护理人员依据路径对患者进行从入院到出院的系统、动态、连续而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避免疏漏,提高效率,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用路径表作指导避免了因护士年资低、经验不足所造成的低效性健康教育,同时护士长依标准进行质量考核评价,促进了教育的有效性。

3.2 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 临床护理路径是由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与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顾质量[3]。结果显示:通过实施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路径,促进了护士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密切了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从80%提高到97%。

3.3 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美国联合委员会国际部颁发的医院评审标准(JCI标准), 强调护理质量“以人为本”和持续改进,要求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质量标准,为患者提供“可及与连续医疗护理服务”[4];要求落实持续质量改进评价体系,重视护理工作流程的完善、资料收集与评价,注重护理质量管理过程的程序化、标准化、模式化,形成不断上升的良性循环趋势[5]。临床路径使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规范化、具体化,护士知道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工作有了依据,每日、每班的护士严格按照路径计划表开展健康教育,能够结合患者病情变化及时给予修改、补充,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且通过对医疗质量的实时监控和事前控制,持续改进服务流程,改善系统整体功能,预防错误发生,为新形势下广大医务人员自我保护和规范医疗风险提供了最大可能[6]。

参 考 文 献

[1] 雪丽霜.日本对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研究.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2):547-549.

[2] 苏秀宁,王小玲.临床护理径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30-31.

[3] 袁俭云,黄立平.临床路径实施手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2:5-8.

[4] 陈育德,王羽,陈同鉴.美国联合委员会国际部,美国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医院评审标准.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3-9.

[5] 孙燕,郑一宁.从医院评审探讨护理管理思路.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1):9-11.

[6] 孙晓敏,叶志弘.现代服务理念对医院文化建设的影响.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5):295-296.

(收稿日期:2011-03-28)

上一篇:体外反搏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例 下一篇:梅县1223例剖宫产手术指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