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下“三维一体”中职师范技能训练

时间:2022-06-29 06:17:29

网络平台下“三维一体”中职师范技能训练

摘要:在“双师型”职教师资基础上,建构起专业技能、职业岗位操作技能和师范技能融为一体的“三维一体”中职师范技能结构。针对“三维一体”中职师范技能结构形成需要企业和中职学校参与,设计出以网络平台为中介的校企联姻、中职学校与高师院校联姻的虚拟技能实训平台,以满足“三维一体”技能训练的需要。

关键词:高师院校;网络平台;“三维一体”;中职师范技能

作者简介:曾茂林(1965-),男,四川宜宾人,湛江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原理和中职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中等职业学校特色发展与示范性建设研究”(课题编号:GD11CJY12),主持人:曾茂林;湛江师范学院博士专项“e时代教育原理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W1103),主持人:曾茂林。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2-0076-03

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明确提出职业学校教师应向着具有讲师和技师双证资格的方向发展。后来一些学校针对“双师”实际上“正悄然演变为‘经师’”的弊端,增加了“职业指导师和心理指导师”两个职业资格的要求,明确提出打造“四维教师队伍”[1]。一般认为,传统师范技能主要包括普通话、三笔字、口头表达、组织能力训练。现代师范技能训练,增加了心理健康帮手、现代教育技术能手和教育科研强手的“新三手”能力培养目标[2]。由此可见,人们关于师范技能的界定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为在“新三手”中就已经包括了心理指导师资格的要求,而职业指导师功能则是原来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指导的演变,介于此笔者将新增的两个维度合并到师范技能之中,构建起“专业知识技能+职业操作技能+普通师范技能”的三维一体中职教师技能结构。

一、树立“三维一体”中职师范技能结构的意义

作为中职教师,首先需要懂得所教学科专业知识,并具备相应的学科实验操作技能,这就需要形成从事学科教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其次,作为专业化的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实现对整个班级的有效管理,就需要具备普通师范的教育、教学技能。第三,还需要形成相关职业岗位熟练的操作技能。如果中职教师仅仅具备前两维技能,就只能按照学科教师的方式教书育人。要让中职教师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方式,实施以核心技能形成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技术,根据工作过程去组织教学模块,就必须让其熟练掌握相关职业的操作技能,熟悉企业相关工作流程,才能懂得哪些课程需要采取学科教学法,哪些课程适合工作过程导向法,哪些环节的教学需要特别训练,以促成学生对核心技能的掌握。正是这三个维度的技能在中职教师个体身上完美统一,才能使其根据教学任务需要,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德国中职教师资格的取得也表明,中职教师必须形成“三维一体”的技能结构。在德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的取得,除学历要求外,还要通过两次国家考试。申请者首先具备大学入学资格,进入大学后,要经过5年10个学期的职业教育师范学习,学习一个主专业和一个辅修专业,取得硕士学位,参加并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取得见习教师资格。然后,再进行为期2年4个学期的实习,参加并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方可获得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对一般大学毕业生,要取得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还必须要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进行两年半的教师职业培训,才可以参加国家考试,取得职业学校教师资格。”[3]其第一阶段关键是习得专业知识技能和师范技能,这从其必须主修和辅修两个专业,接受见习教师资格即可证明;其第二阶段4个学期的“实习”或五年“工作经验”主要就是获得相应的职业技术操作技能。

针对职业教师师范技能的专业性、职业性和师范性特征,形成的“三维一体”中职师范技能,有效地解决了职教师范技能不同于普教师范技能的问题。但是,“三维技能”的形成需要相应的多维训练才能实现。根据德国“双元制”培训的成功经验,至少需要“企业-学校”的双重训练才能完成。由于中国缺乏校企一体化办学的法律和政策支持,许多企业限于自身人力和物力,不愿积极参与中职学校的师资培训。现在流行的做法是,定期利用寒暑假派教师到企业学习技术,接受相关岗位技能训练。企业最多也就是指派一、二个师傅带一带,对一些常规操作技术予以指点,很难进行系统的岗位流程技术训练。而根据企业岗位技能设计的虚拟现场训练,则能够起到系统地细节化地岗位技能训练之效。而且这样虚实结合的系统训练,只消通过中职师资培养单位就能做到。不仅提高了中职教师“三维一体”师范技能训练的有效性,而且并未增加培训学校多大的负担,更没有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还能为职后中职教师师范技能的形成提供诊断性检测和补偿培训。

二、“三维一体”中职师范技能虚拟实训平台的建构

网络虚拟实训平台的总体设计。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三维一体”中职师范技能的形成必须依托企业和行业的共同参与,而基于互联网和高师校园网支撑的网络平台,具有将“企业-中职学校-高师院校”的实操训练,与远程虚拟实训融为一体的功能,一定程度上起到德国“双元”训练的功效。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可以将微格教学、视频技术、远程训练等现代训练技术综合起来,专门针对中职教师“三维一体”师范技能结构形成开展系统地训练(图示1)。

虚拟训练网络平台的建设流程。根据企业技能和中职教学技能形成的差异,高师院校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分类对虚拟训练环境及其中的人物动作、设备等进行详细设计。使用3Ds Max 9.0 进行三维环境建模、优化和场景导出,Virtools4.0进行虚拟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根据两种技能的训练模块进行设计和分类安排,由企业和中职学校准备训练素材,共同参与模型构建,在 virtools 环境中对相关模块进行交互设计,开发完成后进行试运行与评价。高师信息技术中心根据训练反馈修改和完善,最后开发成相对稳定的训练程序软件。虚拟系统开发流程如图2所示:

虚拟实训平台关键环节的建构。第一步模拟场景构建。首先,分析需要模拟的企业环境特征,明确其在实训中所起的作用,以便突出关键特征。再根据训练需要绘制为简化的场景,使模拟更逼真,可采用几何体建模、复合对象建模、片面栅格建模等形式进行。第二步模拟优化并导出。构建完训练模拟环境后,需要对模拟环境、设备等进行优化,以增强逼真效果,减少所占空间。第三步模拟实训的导入及交互功能的实现。把从3Ds Max 9.0中导出的三维模型导入到Virtools中。点击Virtools菜单栏上Resources菜单,在打开的下拉菜单中选Import File完成模型的导入。通过恰当使用Virtools中交互行为模块实现交互功能。第四步漫游和训练细节的设计。通过Switch On Key、Translate和Rotate等BB,实现被训者漫游整个虚拟训练场景,对虚拟设备及其训练流程和细节进行动漫“特写”。在Level上创建脚本,通过按键选择和设置主摄像机实现通过不同的按键转场。第五步虚拟训练场景的背景设计。采用二维背景图片,对此二维帧加上具体的脚本使用PushButton脚本模块设置鼠标滑过、按下、放开状态的不同材质,实现按钮的状态变化,完成相应的命令。最后,操作行为的交互设计。通过按钮交互,鼠标键盘交互、信息传递交互等手段实现操作行为的交互。

三、“三维一体”中职师范技能虚实结合的训练策略

从中职教师所需“专业知识技能+职业操作技能+普通师范技能”三维结构出发,专业知识技能的训练主要由培养中职师范生的师范大学二级学院完成。因此,作为利用网络平台实施的技能训练,主要是针对中职师范技能和行业岗位技能开展训练。

(一)以网络平台为中介的“双元”训练方式

虚拟训练中的“双元制”,一方面表现在即使在虚拟训练中,职业技能训练标准也是由相关企业提供执业标准,按照教师专业化标准予以实训。基于网络平台建立的企业模拟实训室、中职学校虚拟教室等,实训的主要内容由企业和中职学校提供,但具体训练由高师院校实施和管理。另一方面,当学生通过虚拟训练达到一定的技能水平后,就需要到企业接受现场培训,去中职学校接受教学技能实习,并且需要由企业和中职学校对学生技能的形成进行检测并评定等级。形成由虚拟训练做铺垫,最终实现校企联姻、中职学校与高师院校联姻的双元制训练方式。在虚拟训练阶段,基于互联网BBS平台的互动讨论,可以有效解决校企空间分割不能实现双元制培训的问题。由于这种网络互动讨论教学模式,可以独立在课前、课后使用,也可以在虚拟训练中同步进行,从而将双元制训练延伸到异时异地展开。高师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网络平台,通过校友和实训基地等特殊关系,建立起企业、中职学校教师参与的双元制虚拟训练互动讨论机制。除了由虚拟软件对实训结果做出评价外,应该定期邀请企业和中职学校的校友对阶段训练结果进行点评,对虚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点拨,指明改进的方向。

(二)网络平台下的企业岗位技能训练

首先,让中职师范生获得从理解的知识技能,到虚拟岗位关键技能定位的训练。“三维一体”技能目标之间具有内在指向一致性,这就需要中职师范生针对自身专业发展需要,将三个维度的训练目标逐一分解为企业和高师学校相关人员理解一致的操作指标,从技能动作要领上理解到位。再通过虚拟训练流程观摩,结合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落实到虚拟训练的各个动作技能环节上,并形成关键技能操作要领定位。然后,进入计算机虚拟操作实训,感受各个环节中易于失误的操作之处和难于掌握的操作技术所在。其次,训练中职师范生熟练掌握单一关键技能。针对复杂技能的形成中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要点,将其凸显出来,进行微格化的专门训练,以放大、反复回放并配以图示、讲解等方式,引导中职师范生通过模拟正确的操作,纠正自身习惯性失误的操作行为,直到形成正确的操作技能,逐一攻破关键技能形成的若干难点。第三,训练中职师范生完整熟练的虚拟操作技能。在全程感知训练流程和关键技术定位训练达标基础上,中职师范生已经掌握了局部技能,接下来需要开展连贯、熟练的完整流程的操作技能训练。这一阶段训练的关键是各环节技能的复合生成,减少多余的动作,以提高操作的效率。可以开展操作速度和产品质量竞赛,以此引发学生间的竞争力,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最好能聘请企业的行家里手做评委,通过企业专家的点评,为从虚拟训练走向实操训练铺好路。最后,走向现场的实操训练。指导教师应在实操训练之前,设计一个从虚拟到实操的适应性训练过渡阶段,让学生感受、体会虚拟训练与实操训练的异同点,并予以总结提升,让全体学生明确实操训练中需要注意的安全、操作失误带来的后果等问题,强调把好每个细节,确保实操训练的顺利推进。在实操训练结束后,师生根据实操训练的需要对虚拟训练做出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三)网络平台下的中职师范技能训练

首先,开展针对中职一般教学技能的训练。充分利用录像观摩、远程实习、制作课件等形式,开展师范技能培训活动;利用中职教学案例和微格课例开展教学观摩。中职教学案例由培训学校搜集,并进行分类评估,每个案例由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实录、教学反思,教学素材资源等内容构成,以训练学生一般的教学技能。根据中职教学特征,按照微格教学设计的环节和各个知识技能训练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一般教学技能训练,让师范生对课堂教学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其次,针对中职不同类别课型的教学技能训练。通过整合多媒体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优秀教师视频讲课等资源,构建起适合中职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教学、实训教学的分类课程型资源体系,提炼出各种类型的教学技能特征,分类训练中职师范生掌握不同课型的教学特征,放大或回放其特别需要注意的关键教学环节。第三,针对中职课堂教学环节的“微格”训练。一是课前教学环节训练。通过网络教学实训平台训练学生在线备课,从编辑预习指导,制作课件等切入,训练中职师范生抓住中职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设计和操作策略。二是课中教学环节的训练。借助网络实训平台创造不同的教学情境,训练中职师范生面临各种情境讲授新课的技能,利用多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自主学习、多媒体演示、反馈教学等,训练其降低学生认知难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技能。三是课后教学环节训练。利用虚拟实训平台,训练师范生引导中职生完成课后作业,开展课外小实验等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操作技术的师范技能。最后,将虚拟训练中形成的技能应用到中职教学实习中,借助课堂演练将其精炼化、系统化、熟练化,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庆宁.职业人格教育模式论——惠州商业学校办学实践探索[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159.

[2]彭宁.师范生“新三手”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大学教学,2009(01):64-65.

[3]王家爱.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0(04):3-5.

上一篇: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评... 下一篇:“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