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理科生语文学习兴趣之教学反思

时间:2022-06-29 05:54:57

提高理科生语文学习兴趣之教学反思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现代语文教学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一直担任高中理科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发现我校理科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存在很多偏见。于是,我反思这十几年来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理科班学生学习语文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理科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现状

现象一:理科生对于语文学习都很抱怨,觉得语文学习没规律,学了跟没学一样,甚至学了还不如不学,没时间、没动力做语文作业,有学语文的时间还不如多做几道理科题目,成效立竿见影。

现象二:对于语文教学“听说读写”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朗读”,许多理科生却认为像教师示范朗读、自读、默读等都是在浪费时间。

现象三:理科班的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评考试试卷时,只有一部分学生在听,还有一部分偷偷在课桌底下看杂志或做其他科的作业,根本没有进入状态。

由以上现象,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理科生不爱学习语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兴趣不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说明兴趣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必须要把激发理科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为日常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原因分析

1.学习任务繁重,学生均衡学习各科的能力不强。有限的学习时间与无限的学习内容形成矛盾,学生欠缺科学分配各科学习时间的能力,结果把不能像理科学习那样立竿见影的语文学习抛到了九霄云外。

2.学习功利心强,认识上存在偏差。语文学习是一个“持久战”,需要耐心和恒心,急功近利搞“闪电战”是看不出成效的。但理科班学生功利心太强,一旦努力没有效果,马上就打退堂鼓。殊不知一旦抛开语文不学,或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很快就会看出成绩退步。近几年来,为有利于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有些学生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功利心理的学生对语文高考复习资料倍加青睐,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

3.受教育体制的影响,各学科之间尚缺乏一种“一盘棋一起下”的全局观念。教师纷纷向学生强调自己所教学科的重要性,学生分身乏术,尤其是理科生,在数理化巨大的分数诱惑下(语文主观题写100个字最多也就5分,而理科一道大题就10多分),只能在一番权衡之后,把语文抛在一边,成为“鸡肋”。

二、对策

要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实践总结出如下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转变理科生学习语文的观念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要让理科班的学生认识到:语文是“万科之母”,学生学好语文课是学好其他课的基础。让他们明白在语文课上锻炼出来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与基础,在语文课上所习得的方法、能力、习惯、兴趣等应该保留并迁移至其他学科中去,并让其有所发挥、发展。语文学习会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二)激发理科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凭着兴趣学习的。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为重要的。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用爱去沟通师生间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情感是人对待事物或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体验,它伴随着人的活动的始终,是一种很强大的活力。现代教学理论表明,教学是一种沟通过程,“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才有师生间思想的交融,智慧的碰撞,心灵的共鸣。所以教师要用爱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对学习的热爱。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用语言,还要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来实现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教师热爱学生、信任学生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二者交融就会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2.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激情燃烧的氛围。如果课堂上有激情燃烧的氛围,学生自觉学习程度高且兴趣浓厚,课后学生就容易保持自主学习状态;反之,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就会厌弃这门学科,拒绝进一步学习。要创设富有激情的课堂氛围,教师导入新课就要有趣味性,课堂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自然而然就会形成高涨的学习热情。

3.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给学生成就感。正处在青春年少的理科生,往往有很强的表现欲望。教师要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组织与开展属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积极为学生创设展现自我的舞台,给学生成就感。或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让学生表现自己出众的口语表达能力;或课堂上注重启发提问学生,着重问为什么,以此让学生表演并锻炼其思辨能力;或课堂上开设诵读比赛,让学生的朗诵能力尽情表现,并以此增强学生的语感;或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方式,尽显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要想真正上好语文课,让理科生喜欢语文课,我们不仅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且要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要给学生创设最大的展示自我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兴趣,投其所好,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

上一篇:浅谈《背影》对中学生的写作借鉴意义 下一篇:浅谈苏轼婉约词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