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时间:2022-06-29 05:44:55

高中地理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地理学科内容多、课时少,再加上在高考中分值相对偏少而使学生不重视等原因,我们的地理学科教学一直没有大的突破。因此,要完成地理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能力,就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从关注学生成长着眼,改革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打造地理教学高效课堂。

一、编制学案,引导学生自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同样,只有让学生真正学会了自学,才算学会了高效学习。要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必须使学生自觉地参与课堂,投入课堂。在上课之前,如果让学生充分的预习,然后带着预习的成果或未能够自我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深入地研究教材,研究学情,把每堂课的学习内容编制成学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时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减少盲目性,减少无效劳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课堂思考、讨论上来。学案导学,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新课的内容先行通过预习来自学,了解自己的优势和欠缺,并通过学案知道老师在新课中将要讲哪些内容,怎样讲这些内容,学生自己课前应该怎样做,课上应该着力学习哪些内容,怎样解决自己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能围绕学习内容,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认真地听讲、思考、回答、练习、整理、归纳等,并通过这些活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必须主动投入学习,才能实现高效课堂,而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必须使其对学习内容有兴趣。因此,地理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实际及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灵活地选择资源,创设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有关地震、海啸、泥石流、火山喷发这类内容时,学生不能身临其境进行体验,教师可以播放这方面的视频,使学生从大自然的威力中受到震撼,进而饶有兴趣地对学习内容进行学习和探究。

三、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和对话的一种重要手段,课堂提问设计得好,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因此,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扣住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问应具有科学性、目的性和层次性,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对尖子生和学困生有所照顾,使他们都能通过思考而有所收获。例如,在教学“工业区位因素”时,可以设计“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这个问题,主要供学困生思考回答设计“影响力在增强和减弱的区位因素分别有哪些”这个问题,主要供中等水平的学生思考回答;设计“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对影响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的认识”这个问题,供水平较高学生思考回答。这样,分层次设计问题,使各种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老师和问题的引导下进行积极思考,都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从而都会学有所得。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仔细倾听,并进行适当的点拨和评价,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正确思考、规范回答的习惯。

四、组织讨论,倡导合作探究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很多工作都无法由单个的个体独立完成,因此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就显得异常重要。学习也是这样,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合作互动,培养学生自觉合作探究的精神与能力,可以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交通运输”时,可以设计这样两个问题:1.青藏铁路的修建为什么要选择从青海进入?2.假如你要从青岛出发去长江三峡和九寨沟旅游,怎样设计旅游线路最好,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甚至也没有唯一的答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首先,学生必须结合教材和查阅有关资料才能找到依据,其次,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可以互相启发,获得新的思路。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又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进而更灵活地运用知识形成能力。

总之,如果我们能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从地理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就可以构建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的高效课堂。

上一篇: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感悟 下一篇:感动一生有你——我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