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艺术探讨

时间:2022-06-29 03:11:23

初中数学课堂艺术探讨

【摘 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型设计的艺术、营造课堂气氛的艺术、语言表达的艺术和课堂提问的艺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艺术;教学质量

艺术: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课堂教学艺术就是要求教师应钻研、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设计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只有掌握好这门艺术,才能真正做到授业有方、传道有术。

一、课型设计的艺术

初中数学课型丰富多彩,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型。《轴对称现象》设计成欣赏、活动课,教师通过欣赏美丽的图片,动手折、剪、印墨迹等活动感受轴对称在生活中、生产中应用的广泛。经过师生互动归纳轴对称的共同特征,再通过游戏、活动等巩固知识,获得成功的喜悦。整节课让学生在优美、宽松的环境下学习轴对称知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设计成活动探究课,学生经历简单图形(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过程,感受到对称轴两旁部分是全等的,让学生经历画、量、折等验证方式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探索轴对称性质》设计成自学辅导课,拟出自学提纲,从点、线、角的位置与大小的关系设计问题。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再次感受到对称轴两旁部分图形是全等的,从而得出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的关系。《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设计成自学、展示课,课前布置各小组任务,收集或画出有代表性的图案,并用一句剪短的话给图案赋予含义。课上各小组交流作品,并收集有代表性的图案展示,由学生说明设计步骤和蕴含的含义,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有所用。总之,无论哪种课型,都应该给学生留足时间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而教师只要精心策划充当好导演。

二、营造课堂气氛的艺术

在课堂,教师不再是主宰者,而应当成为参与者。新课程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而教师的教学艺术就在于把学生引导成自信的人、快乐的人、成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会引起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需要教师好好充当“艺人”。

1.引入新课的艺术。新课的情境引入,是对学生提出新知识的起点,又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教师应当把他当做艺术来设计,如在《轴对称现象》中通过3分钟图片的欣赏,静心的感受数学美后动手折纸飞机,在教室中放飞,再减去其中一侧机翼一个角放飞,充分感受到轴对称特征。这样一静一动,既提出了问题,又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可以很快的营造出学习气氛来。

2.课堂讲解的艺术。课堂讲解重在思路,重在数学思想的渗透。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妙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讲解的优势,对于习题课,学生有积极的表现欲,可以让他们去讲解,教师既能减轻负担,学生也能从其他同学身上看到优点,激发自己的求知欲。

3.课堂小结的艺术。小结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完美的小结会使学生在类比中理清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在探索中培养分析与归纳能力,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使整节课在归纳中得以升华。平时,我们教学中总是忽略这一环节,不利于学生对整节课知识的整体认识,所以,完美的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笔,我们应该精心设计,加以重视。

三、语言表达的艺术

富有魅力的语言能让一节数学课富有活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如沐春风”之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陶醉于数学知识的意境之中,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非常关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语要新颖

要使数学课充满活力,开课就必须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力,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在数学导入上要做到:(1)自然,不落俗套,有趣,紧扣教学内容,切中要害。(2)新颖,不陈旧,独特,好奇。(3)灵活,形式多样,方法多变,采用各种手段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使他们兴奋起来。产生求知的欲望,自然把学生带入教学内容。

2.语言要优美

要使数学课充满活力,教师必须有深厚的语言功底。教育家季米良捷夫说:“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写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数学教师更是如此。因为数学中的公式、定理等逻辑的连贯,语言的表达,都必须做到语言准确,吐词清晰。数学教学要想取得成功,教师必须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形神兼备的教学姿态去打动学生。

3.语言要幽默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的学习与惶恐畏惧的学习,其效果是打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

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交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四、课堂提问的艺术

学生的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好奇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是必不可少的,问题是大部分教师在备课是设计的(当然,有时是临时发挥的)如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也存在一定艺术。如一个老师在讲探索规律一课时,让学生任意想一个数,乘以5,再减去3,只需要告诉老师结果,老师就能猜出你想的那个数,在老师猜对几个后,学生一下变得兴奋起来,急于找到其中的原因,自然把学生带入本节课程之中。

艺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他需要教师不断的积累,总结经验。每个老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都会积累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只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都是好的教学艺术。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对数学教学方式方法应该是时时更新,与时俱进,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

上一篇:论语文的“人文性” 下一篇:试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