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治疗高龄胆结石患者108例临床体会

时间:2022-06-29 03:41:25

腹腔镜治疗高龄胆结石患者108例临床体会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深受老年患者的青睐[1]。2002~2010年成功实施LC治疗结石性胆囊炎高龄患者108例,现将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特点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08例,男39例,女69例;年龄78~85岁,平均81岁;病史3天~47年,均无黄疸史。术前B超检查均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其中胆囊积液11例,胆囊萎缩29例,拟诊胆囊体部肿瘤2例。全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通气功能障碍,并存高血压病24例、冠心病37例、糖尿病9例、高脂血症16例,3例心电图异常(左束支传导阻滞和早博),脑栓塞后轻度偏瘫2例,低蛋白血症2例。

治疗方法:全组患者均采用吹气球等肺功能锻炼3~7天,无并存病患者给予极化液治疗5~7天。并存病在专科治疗1~2周,术前预防应用抗生素,2例给予周围静脉高营养,输注白蛋白。术前清洁灌肠,不下胃管和尿管。全组患者均为择期LC术,采用快速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气腹压稳定控制在8~10mmHg。腹腔探查发现,全组患者胆囊均有黏连,悬垂胆囊37例,胆囊萎缩性改变33例,胆囊颈部嵌顿结石18例,胆囊积液14例(其中积脓2例,白色胆汁12例)。采用后侧入路,顺性胆囊切除96例,胆囊大部分切除19例,另3例因胆囊重度萎缩,胆囊三角区“冰冻样”黏连无法解剖改为开腹胆囊切除术。

结 果

本组患者中转开腹3例,均无副损伤,病检未发现胆囊肿瘤。术中血氧饱和度监测均在正常范围内,29例术中心电监护发现初建气腹时心率减慢,其中最低心率为40次/分,快速解除气腹压及静推阿托品等治疗很快缓解。术后1~3小时内出现心动过速6例,血压升高(158~143/120~105mmHg)12例,其后自行缓解。1例患者术后第3天出现脑梗死,转神经内科治疗3周好转出院。本组无肺部感染,术后4~7天出院。

讨 论

结石性胆囊炎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病变。系指胆囊内或胆囊颈部发生结石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取决于结石的部位、大小、是否引起感染、梗阻以及梗阻的部位和程度。根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可有胆囊结石、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结石之分。不同部位的胆石,其形态、大小和成分等一般都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其形成的机制也是不同的,而其临床症状和病理表现也将因人而异。60%的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于查体或行上腹部其他手术而被发现。当结石嵌顿引起胆囊管梗阻时,常表现为右上腹胀闷不适,类似胃炎症状,但服用治疗胃炎药物无效,患者多厌油腻食物;当患者于夜间卧床变换时,结石堵塞于胆囊管处暂时梗阻而发生右上腹和上腹疼痛,因此常有夜间腹痛。

高龄胆囊结石患者病史长,多数患者胆囊出现萎缩,充满结合和嵌顿结石,同时并存病较多,给LC术增加了手术难度和风险。因此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全面地进行体格检查,除了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外,还需要进行重要脏器功能的检查,以便发现问题,估计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及手术难度[2]。认为结石性胆囊炎高龄患者,心功能评定在2级以内,肺功能呈轻中度受损,半年内未发生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近期无心绞痛发作,无严重心律失常,均可耐受LC术。

高龄患者心肺功能较差,而且心肺并存病较多,CO2气腹对呼吸循环系统干扰较大,因此术前给予能量极化液和肺功能锻炼,改善呼吸循环功能,提高心肺储备。并存病的治疗,原则上在专科治疗或请相关专业科室有经验医师会诊,协助治疗。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21/14kpa以下,稳定控制在1周左右,术前可给予心痛定舌下含服,以防气管插管时刺激血压急剧增高。糖尿病患者术前应停用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血糖稳定控制在空腹11.1mmol/L以下,尿糖“(+)”以下,无酮症酸中毒。

高龄患者病史长,因怕胆绞痛,常常限制饮食量和忌蛋白食物,多数患者近期消瘦明显,其血容量和热量储备较低,临床上很难对高龄患者进行评估,手术前后适量输注血浆或白蛋白是提高手术耐受性的关键,有助于预防肺部感染。

高龄患者对LC的内环境反应是比较重的,由于此类患者多数血容量和热量储备较低,术后快速坐立和行走,易出现性低血压,对冠心病患者,低血压意味着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灌注压,易导致冠状动脉急性缺血,诱发心肌梗死,应主张高龄患者术后48小时适当床上活动,避免下床过度活动后意外发生。另外高龄患者血液黏稠度较高,脑动脉硬化常见,术中、术后应避免用止血药物,以防深V血栓及脑梗发生,1例患者术后第3天出现脑梗,分析原因与低年资医生术中、术后连续运用止血药物有关,应引起教训。

高龄患者LC手术难点:其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不符,在本组观察中表现为:①胆囊黏连发生率高,胆囊三角区解剖难度大,本组3例因胆囊三角区“冰冻样”黏连无法分离,中转开腹。避免了胆道损伤及出血;②肝脏有纤维化并下垂,以左前叶缘下垂最明显并覆盖胆囊三角区,影响剑下孔器械操作及三角区解剖,有时易误戳伤肝组织;③组织器官质脆,缺乏韧性,尤其合并急性炎症时,黏连组织脆烂,手术操作应轻柔,以免误戳伤血管及十二指肠;④胆囊易萎缩变形并向肝门部移位,谨防胆管损伤[3];⑤高度警惕解剖变异、胆囊肿瘤及胆管结石。

总之,高龄胆囊结石患者,不仅全身情况差,并存症较多,而且胆囊局部改变比较复杂,因此应加强LC围手术期处理,改善全身情况,提高心、脑、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手术中术者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只要自己觉得难度大,均应及时中转开腹,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中转开腹就是腹腔镜手术的失败,适时中转开腹有利于减少和避免并发症发生,否则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参考文献

1 陈训如,田伏洲,黄大熔.微创胆道外科手术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25-36.

2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7-132.

3 朱江帆.普通外科内镜手术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52-264.

上一篇: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下一篇: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