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式的叙事法

时间:2022-06-28 08:55:08

游戏式的叙事法

[摘要] 非线性的叙事方法使生活就像游戏,却不脱离现实,甚至太现实,就似同―件事实,由不同的人来讲述,叙述者的性格、情绪、成长经历不同,叙述的效果一定不同。年轻人,作为如今大众电影的主流消费群体,传统的叙事手法已渐渐满足不了他们的观影审美需求一这也便是电影《独自等待》为什么能够获得2005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以及获选第1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展的潜在原因。

[关键词] 非线性叙事 游戏 叙述者 《独自等待》

年轻一代的导演们并非都被注入了第六代导演那般边缘而又偏执地自言自语式的自恋风格。当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贾樟柯的《小武》已经再不能满足年轻观众的精神需求时,伍仕贤为我们带来了另一种风格的描绘年轻人精神世界的影片――《独自等待》。伍仕贤不能算是N代导演中的任何一代。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美国人,他本人在中国台北出生,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就读于电影艺术系,大三时候转学到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独自等待》是他的第一部长片,该片没有王小帅、贾樟柯那些第六代导演们爱用镜头表现“自己的小破事儿”的习惯,尽管。它也并不像第四、五代那样用一种宏大叙事来表现一个深刻主题,但它确实按照自己讲故事的方式去完成了一次叙述。

《独自等待》讲述的是现代都市里一群年轻人的故事,以男主人公陈文寻找他心中的真爱为主线,描绘出一副现代都市的恋爱全景图。电影的题材其实并不具新意,都市男女之间的爱情题材不论电影还是电视剧都已被拍俗拍滥,就像是各个人物关系间的排列组合,各种发生爱情的可能性都已被组合过。而此片,偏偏选择了最滥最俗的男女关系――“男主人公与‘梦中情人’以及一直陪伴在身边那个真正爱他的女孩三人之间的关系”作为故事主线,辅线则是男主人公陈文周围的那帮朋友们各不相同的爱情故事。因此,其实吸引年轻观众的也并非是影片的题材,而是导演选择了与第四、五、六代都不同的叙述风格来与观众分享故事。

《独自等待》的叙事结构是非线性的套层式结构,影片选择以主人公“自述”的方式贯穿头尾,而事实上,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该片是一部典型的由大叙述者,也就是暗隐叙述者叙述得由其叙述者、第二叙述者叙述得次叙述的活动,有意思的是,在片中。其叙述者也正在叙述一个“他”的叙述者正在叙述的活动――男主人公的小说。那么,影片是如何突出这样的叙述行为呢?

在电影开场的段落,观众能一直看到摄影机对男主人公“嘴”的特写,镜头一共切换了21次,有13个镜头是切换到“嘴”的特写,而男主人公的脸始终不出现,当镜头离开对话者时紧接着出现了一个类似主观镜头的晃镜头,可没几秒后,男主人公从画右入画。机位摆得很低,画面中始终只能看到男主人公背影的肩部以下,在他和女孩子搭讪的时候。观众也只能看到他将手机放在桌上时手和手机的特写,而随后又是以一个类似“看客”身份的客观镜头来完成女孩的反应镜头,最终由女孩的反应镜头――狠狠――巴掌,才将主人公的正脸引入画面,这时,影片停留在这一帧有15秒钟,画面刚静止的时候,主人公的自述出现了――“这,这就是我。不过平时我可不是这副德性……”15秒钟过后,主人公旁白完毕,镜头又回到“现实生活”中。在这个段落中,我们可以看到影片里明现叙述者的引出不是一开始就以旁白的形式出现,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大叙述者的叙述行为,镜头表现十分明显。而影片一开始选择“说”(两人间对话)的情景。选择对“嘴”的特写,就似乎是一种隐喻,为影片的“叙述”又多增了一份含义,比起一般电影片头中虽然也算大叙述者叙述内容的空镜头,这样的叙事安排更能显示其对接下来叙事套层结构的铺垫,是很好的伏笔。

如果说单单因为影片出现了一个“自述”的叙述者就说该片是一部具典型叙事意义的电影,那就错了(情节片中就不可能没有叙述者,除非类似《请您欣赏》这样的风光片),《独自等待》中的叙述者似乎比其他情节片中的叙述者更加活跃,比如主人公陈写小说,会做梦,常幻想,因此使得本身叙事风格为套层式的影片,在另一层中的叙事结构又呈散点式铺开。刚才提到的主人公陈文写小说、做梦、幻想,都是并列在其自述的叙述内容之中,也就是说这些都是陈文这一视觉化的叙述者正在讲述之下讲述的内容,他不光讲述了“现实”的内容,也向观众讲述了虚构的内容――小说、梦、幻想:而,在他虚构的内容中,小说、梦和幻想中的他,又一次地向观众进行了“叙述”这一行为,因而构成了巧妙的一层套一层又套一层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以上图中的“大叙述者”既为大影像师,若狭隘地指则为导演伍仕贤:“叙述者”既为明现叙述者,在片中既为主人公陈文:“叙述者的第二叙述者”则为陈文小说笔下的女主人公李静和“无脸人”以及梦与幻想中的陈文。这三层叙述者都在同时向接受者进行讲述,而一层又包含了一层。

《独自等待》在2006年获得了影视学会奖“影视作品叙事艺术年度大奖”,也可以说影片在以反映当代城市与青春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题材中,故事本身缺乏新意,没有质感,因此便在叙事上玩一些花样。非线性的叙事方法使生活就像游戏,却不脱离现实,甚至太现实,就似同一件事实,由不同的人来讲述,叙述者的性格、情绪、成长经历不同,叙述的效果一定不同,比如有心态乐观的人,能把困难与艰辛也说成十分愉快或滑稽的经历,也如伍仕贤自己说的,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乐观的人,他希望电影鼓舞年轻观众通过努力掌握命运。达成人生的理想目标。总而言之,抛开题材和主题,就从叙事学这一角度去看这部电影,还是有我们值得细究的地方。此部电影内容虽然俗套,却也仍旧吸引了一大部分年轻观众,除了片中众多明星的客串之外,在传统线性叙事能够做到“好得极至”的今天,非线性叙事成为年轻导演与观众更偏爱的风格。

上一篇:生与死家国记忆的述说 下一篇:解析《海上钢琴师》1900的生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