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治疗体会

时间:2022-06-28 10:42:25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对采用中医药进行消化性溃疡治疗的临床治疗体会进行探究和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9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这12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两组各62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从治疗总有效率来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2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结论:采用中医药进行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防止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在临床上有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中医药消化性溃疡治疗体会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22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53-01

所谓消化性溃疡,知识底在胃和十二指肠部位发生的慢性溃疡,除了胃和十二指肠之外,还有可能发生在食管的下段、胃空肠吻合周围等部位,大多数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部,由于这些溃疡的发生与形成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具有密切的关系,故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少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治疗后还会复发[1]。为了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和复发的概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以2012年7月~2013年9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这12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本院于2012年7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4例,这12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周期性或者节律性反复发作,均出现了上腹剑突下疼痛、嗳气、反酸、呕吐等现象,且这124例患者经X线钡餐检查和胃镜的检查后,证实患有溃疡;从中医辨证的角度上来看,这124例患者均有胃脘痛、痞满、腹胀、嗳气、舌质淡红、舌苔白腻等现象。在这124例患者中,男76例,女48例,年龄为19~78岁,平均年龄为(47.4±3.6)岁。在这124例患者中,病程不足1年的有53例,病程超过5年的有21例,病程在1~5年的有70例。且在这124例患者中,有58例胃溃疡,有42例十二指肠溃疡,24例复合性溃疡。将这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6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给予患者奥美拉唑,采用口服的方式,2次/d,20mg/次,以四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四周;同时在奥美拉唑的基础上给予硫糖铝,服用的方式为口服,3次/d,1g/次,以四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四周。对于具有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加入1g/次,2次/d的阿莫西林和250mg的克拉霉素,克拉霉素2次/d,于饭后服用;对于有腹胀、反酸的患者,给予吗丁啉10mg,3次/d,以四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四周[2]。

治疗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上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将半夏泻心汤加减药方中的各种中药采用煎服的方式进行水煎后,取200ml的药汁,与早晨和晚上服用,以四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四周。半夏泻心汤的主要中药成分有:12g半夏、6g黄连、10g黄芩、15g党参、6g干姜、10g陈皮、6g炙甘草。对于反酸吐酸水的患者,可以加6g煅瓦楞子、10g乌贼骨;对于有气滞、腹胀的患者,可以加10g枳壳、10g柴胡、5g木香、5g砂仁;对于有血瘀、严重疼痛的患者,可以加10g的延胡索、10g三七粉、5g丹参;对于呃逆明显的患者,可以加6g竹茹、6g柿蒂;对于纳差患者,可以加5g鸡内金、6g焦三仙;对于口干咽燥的患者,可以加10g麦冬、10g生地黄;对于便秘的患者,可以加6g火麻仁;对于胃脘冷痛、便溏的患者,可以加10g吴茱萸、10g扁豆衣、6g炒木瓜;对于便血的患者,可以加6g白及、10g地榆[3]。

1.3疗效观察与判定。

1.3.1疗效观察。两组患者在服用上述药物期间均停止服用其他药物,并且在服药的过程中要注意休息,按时饮食、避免刺激和情绪躁动、禁食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禁烟酒。

1.3.2疗效判定。根据中西医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判定标准进行判定,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采用胃镜和X线钡餐检查溃疡愈合;显效: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消失,胃镜和X线钡餐检查溃疡面积缩小超过1/2;有效: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和X线钡餐检查溃疡面积有所缩小;无效: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明显明显变化,胃镜和X线钡餐检查溃疡无改善[4]。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分析。文章所有的数据均采用SPSS13.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的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表示,并采用X2对所有的计数资料进行检验,统计学差异值用P表示,当P

2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发现,在对照组的62例患者中,治愈的有11例,显效的有21例,有效的19例,无效的有11例,其总有效率为82.26%;在治疗组的62例患者中,治愈的有21例,显效的有19例,有效的有20例,无效的有2例,其总有效率为96.77%。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P

3讨论

3.1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多发于人体的胃部和十二指肠部,但是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两种疾病的病因和发病的机制方面来看,这两种疾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临床上之所以把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归为消化性溃疡当中,主要是因为这两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以及药物治疗的反应比较相似,其中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发概率又高于胃溃疡。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反酸、嗳气、流涎、恶心、呕吐等,严重者有各种神经官能症。一般情况下,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方法是胃镜检查和X线钡餐的检查,再以临床症状辅助诊断。

3.2中医药治疗体会。在中医学病证当中,消化性溃疡属于胃脘痛、腹痛、吞酸、呕吐、嘈杂等范畴当中,主要的特征是痛、胀、闷、滞;主要的形成原因是饮食不节制和情志不遂,从而导致患者的脾胃受到损害,导致肝胃不和。半夏泻心汤最早在《伤寒论》中记载,早期的半夏泻心汤仅在虚痞中使用,到目前为止,半夏泻心汤在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胃肠寒热错杂、脾胃升降失调、胃脘痛等病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5]。在半夏泻心汤中,半夏和干姜具有辛散温阳、散结除痞等作用,黄芩具有苦寒降泄、清热等作用。从结果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医药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采用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中医药的治疗当中,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合理加减半夏泻心汤,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同时能够有效的防止其复发。

参考文献

[1]梁景翠.自拟治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04(01):12-14

[2]王志坤,张晓利.刘启泉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10(04):17-19

[3]万强,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体会[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07(08):17-20

[4]李云文,王翠,戴国军.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10(12):45-47

[5]王抗战.胃溃灵散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01(10):68-70

上一篇:中医辨证论治配合中药药包烫熨治疗胃脘痛150例 下一篇:社区医院如何加强对哮喘儿童的发现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