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独立大队”

时间:2022-06-28 04:25:28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项英、突围来到赣粤边的油山,领导赣粤边红军游击队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1938年2月,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二营北上抗日。1945年8月后,东江纵队等北上部队挺进到粤北,先后派出三支部队进军油山地区,重新点燃了赣南老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斗争烽火。下面叙述的就是发生在新四军红色源流的一则真实的传奇故事。

电影《独立大队》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部老影片,那生动曲折的传奇故事和郭振清、中叔皇、庞学勤等著名演员的出色表演都给广大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鲜为人知的是,“独立大队”的原型是活动于赣粤边的土匪何高队。

何高是河南人,家境贫寒,因遭遇灾荒,生活不下去而弃农从军,多年之后混上了个班长。他性情刚直,好打抱不平,对于军队的胡作非为也感到义愤填膺。后流落到位于赣粤边的江西省大庾县(今大余县),在县保警队当特务长,负责掌管伙食。在一次因故与长官太太争吵并揍了她以后,何高自知闯下大祸呆不下去,索性与七八个结拜兄弟一道携枪上山落草,主要在杨梅岭、洪水豪一带打富劫豪,偷鸡摸狗。其特点是抢远不抢近,抢上一点吃一顿,没有了再抢,并不贪婪。因为何高是没有办法被逼上这条路的,日子一长,他便感到当土匪不是长久之计,也觉得“土匪”称呼很难听,心里不是滋味,总想找一条正路。听说邻县信丰油山上有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便赶紧带着队伍前去联系。

油山,山峦叠障,竹木丛生,云雾漫天,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得天独厚的好地方。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中央苏区丧失之后,项英、领导和指挥赣粤边红军游击队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1938年2月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后,杨尚奎、刘建华等部分领导、干部和战士留在了赣粤边开展抗日救国运动,其中心区域便在油山一带。我党在这一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如今,油山有三支共产党的队伍,他们分别是以高固为队长、刘建华为政委的七十余人的武工队,黄业率领的叶昌大队和王作尧、杨康华率领的粤北指挥部机关及一个主力大队。粤北指挥部是1945年8月中共广东区党委遵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组建的,并由林锵云、王作尧、杨康华率领从东江纵队、珠江纵队抽调的部队北上,准备与王震、王首道领导的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部队会合,创建五岭抗日根据地。后因日本投降,三五九旅奉命北返,两军会师未成。根据中央指示,广东区党委决定粤北指挥部北上部队继续北进,在粤赣湘边建立革命根据地。挺进赣南的三支部队恢复了部分老游击区的群众工作,扩大了革命影响。

在赣粤边混迹多年的何高耳濡目染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望,为了他和他的弟兄们有出头之日,能够名正言顺地打出自己的旗号,便急切地寻找共产党,并终于与由原东江纵队二支队政委陈志强率领的一支武工队取得了联系。陈志强将何高欲投奔我军的情况报告了上级。为争取、影响何高队,上级批准他们一道活动了一段时间,还派了武工队员叶永辉到何高队工作。

1946年6月,根据军调部第八小组谈判协议,粤北部队(包括挺进赣南的部队)主力北撤山东烟台。黄业、刘建华等二百多人留下隐蔽,坚持五岭地区斗争,并由黄业、刘建华、陈中夫三人组成了中共五岭临时工作委员会。部队北撤前,刘建华找何高谈话,告诉他部队要北撤的消息并询问他的打算。因主力部队撤走后,留下的部队要严格做好隐蔽工作,在北撤部队到达烟台前绝对不能暴露,部队只进行政治、军事和文化学习,这对于还未经过改造和考验、成份复杂的何高队来说显然是无法做到的。要他随主力北撤他又不愿意,因为他所想的还是搞他的独立王国。在这种情况下,刘建华同意他进行独立活动,但告诫他一定不能袭扰百姓。并派刘南文前去担任政治指导员,协助他改造、巩固和扩大队伍。刘建华将刘南文介绍给何高时说:“我给你派了个大学生,会教你们歌子。”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何高曾向刘建华要一个会教唱歌曲的人给他,何高的队伍不会唱歌,而共产党的队伍都会唱歌,他感到队伍不会唱歌便不像一支正规的队伍,别人会瞧不起他,觉得只要自己的队伍会唱歌曲就能提高他的身份。刘南文原是中山大学学生,因参与组织广州学生运动被敌人注意而转移到粤北山区,在中共五岭工委《人民报》担任编辑工作。何高非常欢迎这位有文化的并且是经他所尊敬的共产党的领导人刘建华介绍来的年轻人:“欢迎刘同志派你来给我写字、教唱歌,我正需要,你就跟我走吧!”

何高不清楚政治指导员是干什么的,只把刘南文当作是能为他赢得脸面、肚子里有墨水的宝贝供着、护着。刘南文跟何高来到部队,何高叫通讯员取来一支打不响的手枪交给他:“这枪打不响不要紧,吓唬吓唬敌人就可以了。”何高交给刘南文办的第一件事就是:“你给我写信,叫王昌隆(敌大塘乡乡长)拿钱来!”遇到要外出作战,何高便会说:“我去打仗,你就在家里看看门。”

刘南文没有闲着,抓紧时间对何高队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了解。二十多人的何高队是由三部分人组成的:一是何高的把兄弟,但并非铁板一块,其中两个最亲近的一个姓邹、一个姓董,都是一道从河南逃荒投军出来的,思想反动,沾满旧军队的坏习气、坏作风;其他有的表现落后,身上带有流氓恶习,有的虽讲哥们侠肝义气却和一般农民一样本份。二是当地的贫苦农民,是因为生活所迫而入伙的。第三则是我党派进去的党员“火种”,除了刘南文外,他们是副队长黄祥、排长新黄、战士叶永辉。在何高队里,何高的拜把兄弟占据着重要的支配地位,如担任了排长、手枪队长、副官、班长等,开始,他们都没有把这些新来乍到的共产党员放在眼里。

为尽快打开局面,刘南文召集党员开会,研究改造何高队的对策,决定从帮助、教育好何高入手,把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带进何高队,在战士中广泛开展诉苦教育和军事民主教育,逐步提高大家的政治觉悟,并尽力做好何高拜把兄弟的争取工作。党员们还深入分析了何高的历史和现实表现:从何高个人经历看,他颇具中国历史上农民革命草莽英雄的某些特征,也有点像苏联内战时期夏伯阳式的传奇人物;目前,何高已明确这支队伍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但又抱有草莽英雄包打天下、乱世出英雄的思想和愿意,并不懂得革命队伍的最终目标和革命队伍必须具备的基本内容。正因为如此,如何尊重他,发挥他的长处,又帮助他改变落后的思想和行为,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难处理的问题。

何高虽然曾是“土匪”头子,但他本质并不坏,身上毫无匪气,除好酒贪杯外,生活朴素,从不大吃大喝,杀了一只鸭子他就认为是很好的菜,更没有旧社会旧军队习以为常的嫖赌恶习。何高还是个很要面子的人。有一次,刘建华叫人带了一封信给他,他将信倒拿着看了半天,良久才说了句:“可以,就这么办!”刘南文心中明白他其实并不识字,又不好意思讲自己没文化,便平静地把信接过来看了一遍,然后把内容重述给他听,何高第二次说了:“可以!”何高从心中感觉到共产党的人看得起他,是好相处的。何高只知道部队是打仗的,而且他自己打仗就很勇敢,他根本不知道、不明白过去更没听说过部队要做什么思想政治工作。每次刘南文对他说要给战士上思想课,他都会说:“好吧,你去卖你的狗皮膏药。”一次,部队转移到古村,从不参加政治学习的何高被刘南文拉着去参加了战士诉苦会。会上,一位战士拿着血衣声泪俱下地控诉了旧社会的罪恶。何高边听边联想到自己辛酸的家史,当场伤心地流下了热泪。他激动地站起来,大声骂道:“小老蒋们要统统打掉,不打掉不行!”从此,他开始认识到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何高很注意保护群众利益,却不知道要做好群众工作,要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如探听敌情,都是凭自己派出去的几个侦察员,结果得到的很多消息往往不准确。他一心要多缴枪,听到哪里有枪马上就会带人马去夺,却因情报不准而常常空手而归。刘南文则常深入到群众中去做工作,群众也乐意把所了解的情况告诉他,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每次又都是满载而归,有一次还缴获了一挺机枪,把爱枪如命的何高乐得几天合不拢嘴。在事实面前,何高渐渐懂得了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道理。

1947年3月,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根据党中央关于发展华南地区游击战争的指示,确定了在粤赣湘边大搞游击战争的方针,要求以反内战、反“三征”(即反征兵、反征税、反征粮)为号召,发动和团结群众,扩大队伍,以南(雄)始(兴)为中心,坐南朝北,向赣南、湘南发展,多支多点,星罗棋布地建立游击根据地,并派张华到粤赣湘边区成立中共五岭地委,由张华任书记,黄业、刘建华任副书记,同时,部队扩编为粤赣湘边区人民解放总队,由黄业任政委,刘建华任副总队长。何高队编为六支队四大队,何高任大队长,因刘南文调任南雄新二区区长,大队政委由中山大学毕业生、曾长期从事地下工作的王石(邝哲民)担任。地委和“边总”成立后,整个边区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仅第六支队的三个大队就由66人扩大到700多人,还发展了一支50多人的信丰武工队和1000多人的地方常备队;在军事上提出“从山区打到平原,从平原打到城市”的号召。“边总”部队连续打了几个大胜仗,很快打开了局面。在胜利的形势下,随着党的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和部队的扩大,已经改造并编入了人民军队序列不再“独立”的四大队(原何高队)广大新老战士都团结在党的周围。何高也深受鼓舞,终于明白只有跟着共产党走,自己和队伍才有前途和希望,经刘南文以及王石的艰苦细致的教育、帮助,何高思想觉悟提高了,进一步懂得了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他多次要求入党,从而实现了由不认识党到对党半信半疑到成长为坚强的革命战士的转变。

1948年,全国解放战争已转入战略进攻。重新调整部署,把广东作为最后立足点,派宋子文主政广东,叶肇出任“粤赣湘边区剿匪总指挥”,调遣六十九师和湘赣两省保安团以及地主武装,对南雄、始兴解放区发动大“扫荡”。五岭地区进入困难时期,部队减员很大,从平原撤回了山区。面对这种形势,五岭地委制定了“坚持老区、发展新区”的方针,“边总”除留下小部队坚持老区外,把主力转移到敌人力量薄弱的赣南、湘南开辟新区,摆脱被动局面,扩大回旋余地,以达到建立新的根据地和支援、巩固老区的目的。其中,六支队分别组建了信余康、信雄游击队和三个武工队,并由邓国梁、刘建华各率一部分分别挺进到赣南及赣粤边区建立立足点,开展武装出击和宣传活动。在艰苦的反“扫荡”战斗中,何高挺身在前,毫不畏惧。有一次打大塘据点,他先捉到乡长王昌隆,要王带去缴碉堡里的枪,可碉堡里的守敌很顽固,就是不投降。何高灵机一动,用黑布包了个大土砖,高声喊道:“快缴枪,缴枪不杀,不缴枪我就放地雷炸死你们。”敌人最怕地雷,一听他要放地雷都吓住了,乖乖地将十多支枪交了出来。

1948年秋,在油山茶头背的一次伏击战中,何高端起机枪向敌人扫射,不幸中弹牺牲。战斗结束后的一个深夜里,同志们将何高的遗体放入一口用500块大洋买来的上好棺材里,安葬在大塘西村的山地上。六支队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刘建华致了悼词,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并代表组织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上一篇:奇袭青龙关 下一篇:列宁的民主政治建设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