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命题特点及复习策略

时间:2022-06-27 07:27:08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命题特点及复习策略

・编者按・日前,北京市已经公布高考改革消息,到2016年,高考语文分值将增加到180分。笔者推测,这30分很有可能会加重对古诗文、文学常识等国学相关知识点的考查。随着北京的改革,其他省市很快也会吹响高考改革的号角,古诗文在高考中的地位还会进一步提升。

文言文是高考必考的文本类型之一。最近几年,绝大部分省市的文言文阅读分值通常在20分左右,2012年和2013年上海卷就分别高达27、28分。因此文言文阅读需要极度重视。下面,笔者就自己的几点发现和心得体会谈谈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特点和备考策略,以期对广大考生有一些启发或帮助。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命题特点

一、有稳有变有同,彰显文言地位

(一)选材变广。近几年天津、安徽、广东、重庆等地都节选了清代文学作品,尤其是天津卷,连续三年选的都是清代文本;此外在2010―2013年这段时间,游记散文、议论文等达到了19篇之多,只有全国卷(包括大纲版和课标卷)、广东卷、安徽卷、辽宁卷、上海卷五省市的试卷,四年来的选材特点都保持了稳定不变。

(二)题型增多。2006―2009年,考文言文断句的省市最多4个,2009―2011年,达到6个,2013年更增加到了9个。2009年或以前只有上海、福建、湖南等地考查简答题,但近几年,北京、广东、江苏、四川等地也都增加了关于文章内容理解的简答题。

(三)分值有变。题型的变化,往往带动分值的变化。相对于2012年及以前,2013年高考文言文题型和分值变化最大的是江苏省和四川省。江苏卷由原来的19分增加到了29分,增加了“一道断句题(6分)+一道文学常识题(2分)+一道简答题(2分)”。四川卷则由原来的“3道选择(9分)+一道翻译(10分)”,变为“2道选择(6分)+一道翻译(8分)+一道简答(5分)+一道断句(4分)”,虽然只增加了4分,但是题型变化很大。北京卷则在2012年的基础上增加了4分的简答题。分值的增加体现了对文言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二、实词遍地开花,多考常用词语

直接考查实词的词义是近几年高考中的流行趋势,如“按、拔、罢、败”等。2010―2013年的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中,考查词义的文言实词共涉及280个左右。此外,高考文言文貌似表面上大多数都是考生未曾谋面的课外文段,但究其根本知识点如实词、虚词、翻译中的重点词语、句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都能经常在课本中看到它们的身影。

三、虚词相对集中,九词高频出现

首先请大家看三个表格:

2006―2009年全国高考(17套题,不含上海卷)虚词考查对照表

2010―2013年 全国高考(18套题)虚词考查对照表

2006―2013年全国高考(18套题)虚词考查统计

由上面的三个表格可以看出,高考大纲要求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中,考查频率较高的为“以、之、而、于、其、所、乃、因”等九个词。

复习文言虚词,回归课本非常重要。如“见”字,可当作“被”,课本上有“见欺于王”的句子;还可用于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样,如“慈父见背”。再如“已”字,考生也在课本中接触过“已矣乎”。再如“咸”字,课本中有“少长咸集”的句子。如此等等,不再多举例。总之,高考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在课本中重复的频率极高。但如果一味死记硬背这18个虚词,效果并不一定好,还有可能造成知识混淆,扎扎实实抓好课本才是硬道理。

高考文言文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曾多次参加高考阅卷,发现考生们在高考文言文翻译中存在的一些规律性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忽略语境。一个词一般有多个义项,然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它的义项只有一个,因此我们要善于将实词放在语言环境中思考,根据上下文进行词义推断。有些考生不注意紧密结合材料信息,不注意在特定的语境下去推测实词的含义,对答题影响很大。

二、忽略句式。有些考生翻译句子时不注意特殊句式的翻译。尤其是省略句和倒装句,考生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经常会犯省略句不能补出省略成分,倒装句不能调整语序的错误。

三、忽略迁移。有些考生不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不能化新为旧,看到试题中的字词,不能和课本中的知识联系起来,这就增加了答题的难度,答题准确度也有所降低。近年来的高考文言文试题,总喜欢把考生学过的既有知识与考卷需要解答的新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忽略要点。文言文句子翻译“采点给分”,原则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但有些考生在翻译时却忽略了这一点。如果一些“采分点”的词不翻译,对分数高低影响极大。

五、忽略活用。有的考生在翻译句子的时候,不注意一些活用现象,因而失分。

六、忽略双音。高考文言句子翻译时,考生往往把握不好一些双音节词汇,尤其是双音节古今异义词的翻译,这种现象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尤其普遍。

文言文阅读的备考策略

结合以上分析到的命题规律和考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建议各位考生在文言文阅读备考上注意以下几点:

一、传记为主,广涉其他。以人物传记文段的训练为主,广泛涉猎游记、哲理散文、人文小品、小说、序言等文体,尤其要认真分析非传记类文本的命题特点,发现规律,总结技巧。

二、以本为本,夯实基础。注重对课文中重点实词、虚词、通假、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基础知识的梳理和积累,充分利用晨读、晚诵的机会,牢记于心。尤其注意一词多义词语的复习和整理,以此来夯实基础。充分利用手头的模拟题,对遇到的文言基础知识进行分类汇总,记录到一个本子上,经常翻看。

三、巧用方法,规范答题。在复习课本的同时进行强化训练。在训练中,总结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养成规范答题的好习惯。首先是读(大意),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先速读,再有针对性地细读。第一遍阅读一定要快,粗知大意即可,不要在某个较难理解的词语、句子上耽误时间。其次是溯(源头),每个选项的内容一定对应原文中的一句、几句(甚至可能跨几个自然段)内容。“溯”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原文中找到每个选项的源头句。这个环节要“准”“全”,注意一定要把信息筛选全,不能有遗漏。第三是比(比较),比较选项中的表述或分析与源头句的异同。这个环节一定要“细”之又细。最后是选(选择),根据比较的结果确定答案。要遵守“选择最佳”的原则。

在文言句子翻译方面,大家不妨试试以下六字诀:“圈、译、推、连、查、誊”。

(一)圈。将需要翻译的句子的重点字词圈画出来。包括“实词、虚词、活用、句式(倒装、被动、)、古今异义词、双音节词”等。

(二)译。按照“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注意“留、删、换”。“留”是指一些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用翻译,直接抄下来即可。“删”是指不能翻译或无需翻译出来的词语(如一些语气词如焉、者、其等)不翻译,删掉即可。“换”是指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如2013年全国课标卷甲中“录功进左副都御史”中的“录”就应该换为双音节的“记录、记载”等词;二是指要把古今异义词换成贴切的现代汉语,如2013年安徽卷 “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中的“亲戚”二字,解释为“父母和亲戚”则较好。

(三)推。不能直接翻译的,要学会推测词义。我们可以用“语境、语法、类比”等三种方法来推测词义。

所谓的“语境”,是指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测词义。如2013年天津卷考查的“落”字,我们可以从“然敬恒以学道故,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而勤施,渐不可支,遂以此落其家”中推测,这里的“落”是“使……衰败”的意思。

所谓的“语法”,是指我们可以根据语法结构、判断词性等方法来推测词义。如2012年上海卷中“布衣草履而牧羊”一句,“布衣草履”在这里显然是名词用作动词,应解释为“穿着布衣和草鞋”。

所谓的“类比”,是指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知识、成语等用类比的方法来推测词义。如2013年北京卷中的“籍”,我们可以从课文“籍吏民,封府库”中推测,“籍”是登记的意思。

(四)连。完成上面三步之后,我们可以把翻译好的词或短语连缀成句。这个时候需做好 “读、补、调”三点:读一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是否结构完整;缺少成分的要注意“补”出来;语序不合适的,要注意“调”过来。

(五)查。把翻译好的句子代入原文,把其上下文连起来读一读,检查上下文语意是否衔接顺畅。

(六)誊。以上五步在草稿纸上完成,熟练以后可在试卷(最好是文章原文中)上完成,确认无误后,把翻译好的句子誊写在答题卡上。

加强阅读,增强语感

课本上的文言课文,平时作业中的课外文言文语段,考生一定要多复习诵读。一是可以积累文言基础知识;二是可以增强文言文语感,从而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三是可以发现或巩固解题技巧,提高解题的能力。

上一篇:《政治生活》必须把握的“一、二、三、四、五... 下一篇:专业逆袭之工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