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时间:2022-06-27 11:47:10

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摘 要: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而打下必要的基础,针对课堂上学生对教学内容及上机操作不感兴趣等现象,本文对此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现象的想法与途径。

关键词:信息;信息技术;信息能力

中小学信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掌握合理恰当的方法对学生学好这门课是很重要的。

以前我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我一步步的演示,学生照着一步步的操作。结果我发现,这样效果很差。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你还没讲完,他们就操作完了,接受能力差的同学讲完了还没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学生我行我素,课堂秩序极为混乱。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经过大量的实践,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以下是我的几点反思:

一、安装益智游戏,用游戏入门,使自觉学习

中学生普遍对游戏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这个特点。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把计算机某些新课的学习寓于所安装的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新技能。如在学习指法中,我们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学生玩“打气球”“踩地雷”等游戏中发现,取得好成绩的同学都不是乱打,而是指法使用熟练。所以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指法。于是我们就趁热打铁,鼓励同学只有好好练习指法,游戏才能打得又快又好。在这种情况下,再讲解指法,学生就会跟着练习,也就学的很认真,并且他们就在课后主动的练习,自觉的学习计算机知识。这些益智游戏不仅可以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操作,还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二、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教师是整节课的策划者,我们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整节计算机课进行的井然有序。我主要做到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精讲多练,巧设课堂前奏。我在课堂上安排以下三种方案:第一,讲一节课,不操作。第二,讲30分钟,操作15分钟。第三,讲15分钟,操作30分钟。我时常问学生,大家希望让老师采取哪种方案?学生总是选择第三种。这时抓住机会巧设安排,大家想让老师使用第三种方案,就必须集中精力听课,否则就采取第一种方案。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非常集中。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课堂教学也就不再是“满堂灌”了。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重视上机操作。在课堂上努力做到严肃自由、主动探索。严肃是一种规范,自由能使学生思维发散,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于提问,让优生敢于质疑。并且重视上机操作,把操作步骤用幻灯片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充分了解上机操作的具体事项。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活”,也就避免教师唱独角戏。学生操作时也就会目的明确,思路清晰,绝大部分学生会完成基本操作。同时我们也时常激励学生,一般用计算机知识竞赛法,优秀作品展示法,学科整合法。尽可能地把教学过程营造成有利于学生积极进取,吸引学生兴趣的环境。

(三)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师生互动,教师创设各种疑难情景,老师帮扶不同层次的学生,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生生互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让优、差的合理搭配。让优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帮扶差生,使差生尽其所能,学有所得。从而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改善课堂纪律。

三、展示学习成果,共同评价作品,尊重学生的选择和评价

利用下课前5分钟,通过电脑屏幕全班共同欣赏完成的较好的同学作品和教师的下水作品,让学生们自己评价作品的优点所在和不足之处,与学生共同分析,虚心接受学生合理的意见。学生们通过踊跃发言,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增强;通过比较,审美能力也随之提高。这样就会更好的激发学生们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和兴趣,在后面的作品中也涌现出你追我赶,一个胜一个的良好势头。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

上信息技术课和其他课也一样,上课需要带上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去努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教师在乎每个学生所做的努力和一丁点的进步,让学生轻松的投入到学习中,学生才会及时的提出问题,师生才可以更好的交流。我们应该时常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把握好“度”,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让教师在和谐中建构知识,从而在学生心目中不断的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让自己的课堂散发灵性的光辉,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喜欢老师,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根据环境,注重知识应用的综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断摸索总结,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适应时展的要求。

总之,要解决信息技术课程中出现的问题,改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存在的不良现象,作为教师要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因素,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将学生吸引到有意义的学习上来,让他们不再是单纯的“玩”,而带有目的性的学习,不断反思,总结,从而使学生学到计算机的实用知识技能,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课程开办的目的。

上一篇: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 下一篇:估算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