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6-27 08:54:41

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真正的把学生的“学”改在首位,以多样灵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不断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3(a)-0092-0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解决问题是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教学的终极目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双向配合,选择灵活的教学模式。笔者从数学教学的实际活动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探讨数学教学中怎样更好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与各位同仁共勉。

按照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会呈现不同的状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稳定,学习兴趣也会根据内容的不同起伏多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切忌长时间使用同一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适当进行模式的轮转,具体可使用以下几种模式:

1、引导法。学生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占有绝对主动性,教师在其中应适当引导,由浅入深,可以以提问的方式也可以以启迪的方式循循善诱。引导法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答案的欲望,因而,在解决问题中,学生会积极动脑,认真听取老师的提示,注意知识的衔接,从而求得最后的答案。如,在总结能被5除的数的特点时,教师可先出几道能被5除的简单计算题,等学生做完后让学生找出几道题的特点,从而得出“凡是尾数是5或0的数都可以被5整除”这一结论。

2、分组讨论法。小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欲强,在讨论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荣誉感会积极发言,从而提高思维的活跃度,提高学习效果。由于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低,讨论有可能演化为争论,从而影响到课堂秩序,失去原有的意义。因此,在安排分组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其中,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并安排小组负责人,负责讨论秩序,控制讨论时间。

3、逆向转换法。逆向转化是一种启发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在讲述一个知识点时,根据知识的关联性,从它的反方向出发,推演问题的产生及答案。如我们在讲述30减10时,可以变化形式问10加几等于30,让学生体会加减法的关联性,从而利用已学加法知识来解决减法问题。这种逆向转换法还可用来检验解决问题的成果,从反面验证答案的正确与否。

4、实际演练法。问题来源于生活,科学也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小问题引发的探讨,因此,教师要将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真实感受数学的重要性,深刻体验解决问题所带来的乐趣。儿童有着强烈的活动需要,包括游戏活动的需要和对运动活动的需要,教师应就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游戏、活动等发问,并可以结合实际演练引导同学从不同角度思考、看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一般来说,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图形拼凑或是游戏演练的活动,在课外,可以给学生分组安排一些例如方阵变化、数字填空等游戏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根据上述教学方法的不同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1、适度原则。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上要注意知识点的排列,知识点过多学生不易掌握,知识点过少会影响教学的整体进度。另外,在难易度的选择上也要坚持适中原则,既不可过难,也不可过易。过难会造成学生的挫败感,减弱学生的自信心。过易无法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要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当安排教学难度。适度原则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上,小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力,但情感脆弱,易对学业失败产生焦虑,因而教师在表扬或批评学生时,都不宜过度,要根据个体的性格特点具体对待。

2、连续性原则。小学生虽然记忆力强,但是记忆储存时间却很短,学过的知识点很容易遗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加强知识点的衔接,在学习新知识时,要适当引入相关旧知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另外,在整体教学中,教师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讲授,不能因为学生接受能力强或是知识点较容易就跳过,转而让学生自己学习,有的学生自律性差,不去学习,很容易造成知识链的断层。

3、启发性原则。学生是解决问题的主体,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教学课堂生动活泼,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孔子在《论语》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告诉我们在教学时,要寻找适当的机会,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发问。敢于陈述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探索,积极求知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最终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运算能力,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秩序。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内容方面,改变以往“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关联的“活”的知识,在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建立一种和谐的教学气氛,多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好胜心,引导启发学生去探求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答案。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付春林.《新华教育研究》,2011年3期.

[2]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曹淑香.《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3]《学习策略》.林崇德.湖北教育出版社.

[4]自主创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夏立新.《江苏教育》2003年12期.

[5]儿童探究式学习策略培养研究.杜一凡.《重庆教育学院学报》第18卷.

上一篇:浅谈班级组织管理 下一篇: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