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时间:2022-08-17 07:23:14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通过从低年级抓起,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树立大语文阅读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能力。讲读课文和作文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使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关键词 小学 阅读能力 习惯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069-02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所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它所用时间最多,因此阅读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对提高小学生识字质量、听说表达能力、作文能力、增加知识储量、发展智力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从低年级抓起,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包括:细致耐心阅读、积极思考主动发问、对阅读文字材料进行圈点批注、摘记、认真书写读书笔记等习惯。圈点批注的内容,应是学生阅读时认为重要的或精彩的部分。这些内容不是在表现中心思想时起重要作用,就是在艺术手法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学生通过圈点和批注,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若是再多体会,更是把阅读的内容条理化、系统化,写成读书笔记。

摘记,是把阅读材料中好的词句、语段摘抄下来,做为自己以后写作素材积累起来。读书笔记,既可摘记作品里的精彩内容,又可对所读内容进行分析点评,这样不但加深了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同时又训练了表述能力,长期坚持不但提高作文能力更能提高语文综合水平。

二、树立大语文阅读观,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光靠阅读教材上的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大的语文教学观,引导学生在学习好教材内课文的同时,主动找课外读物阅读,不但要激发兴趣,还要培养阅读习惯和品质。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以回答,可是发动学生又能把疑难解决。由于学生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并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首先,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培养阅读能力。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不会预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读熟课文,借助字典理解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边读边想,能准确地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让学生有所遵循,使预习由扶向放过渡。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其次,上好精读课,教学法。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因此,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与讲读课文和作文教学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表述能力的训练

学生阅读能力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果课文中的词语、句段意思不太懂,学生读起来必然不流畅;如果意思领会不正确,阅读时的语调、感情就不恰当、不自如。因此,我们要结合讲读课文深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突破难点,训练学生理解课文分析课文的能力。学生在阅读、思考、表述的过程中,会为做对一道题而欢欣鼓舞,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阅读的信心。这样学生无形中掌握了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阅读能力,鉴赏能力也随之提高。

学生阅读量增加了,那么积累的素材就多了,表述能力提高了,作文能力就强了。同时,还需要教师在教学指导中注意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相结合,开始是引导学生多阅读范文,在班内交流自己习作,长期积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作文水平会迅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也会有极大提升。

总之,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长期重视学生阅读理解及其表述能力的培养,就能很快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提升能力和提高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程朝珠.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行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

[2]邹佳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

上一篇:微电子类相关专业半导体物理教学探讨 下一篇:山区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