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应注重教学设计的优化

时间:2022-06-26 11:03:25

新课改应注重教学设计的优化

“新课程标准”已经颁发,这意味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即将全面展开,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参与实验的老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其教学行为没有太大的改变,有些任课教师自己也困惑:穿新鞋,走老路。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只有从教学设计入手,在教学行为上转变,才能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那么怎么样进行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环境呢?本人结合多年的体会,浅谈本人的一些看法,尽作抛砖引玉,浅陋之极。

(1)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明确一个观点:课堂教学始终需要教学设计;树立一个思想:教学设计要最优化原则,最利于学习经验和环境的开发。要从教育学、心理学、设计论等理论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努力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认真考虑多方面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致力于设计、开发、利用及评价恰当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经验。课堂教学需要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又致力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设计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会产生一种“会当绝凌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到那时,我们完全驾驭教学。比如,课堂气氛的教学设计,日本广岛大学教授冈德雄把课堂上积极的气氛称为“支持型气氛”把消极的气氛称为“防卫型气氛”。那么设计“支持型气氛”,就能让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佳,更有利于学习。

(2)设计知识的可操作,有利于学习经验和环境的开发。知识和操作是算启教学论涉及的两种心理现象。算法――启发式教学论是当代著名认知科学家和教学设计理论家列符.N.兰达(Lev.N.Landa)创立的,知识有三种表现形式:表象、概念、命题,操作是对实物或心理反应的改变和转换。对实物进行转变的操作称作为动作操作,对事物的表象、概念、命题进行转换(如四则运算),这称之为认知操作或心理操作.知识是物体与现象在头脑中的反映,思维是对知识的操作。那么对知识进行操作的设计,就能形成思维,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经验和环境的开发,设计知识的可操作性可以激活学生的心理操作。

(3)注重低一级知识和方法的设计,可以开发高一级知识和方法的学习经验和环境。我们知道,数学知识结构是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展开的,有的高一级的知识形式不能在低一级中出现,而高一级的知识中可以出现低一级的知识形式,这就是需要重视低一级知识和方法的教学设计,为高一级知识和方法的学习提供学习经验.随着开发过程的逐步深入,又是学生的学习经验渐渐予以充实细化。最终达到教学设计的目的――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经验和环境。

(4)设计专题,是学生学习经验和环境开发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数学杂志,多数都是以专题形式编辑的,说明人们对专题的偏爱,数学专题可以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最终培养学生自己做专题,从而学会学习。数学教学中有许多题可做,许多的教师,恐怕从来没有做过专题,显示给学生的是杂乱无章的题目,毫无秩序的方法,这完全是一种粗放型的教学,应做到精细加工化,这就要运用精细加工论进行教学设计。学生从专题中接受学习经验,掌握学习经验,最终释放学习经验。在专题教学中,这种学习环境更利于学习。教师应设计题型、方法、思维等专题,归纳总结出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的学习经验和环境来,设计专题教学,是提高学生成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之,数学教学需要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而教师的设计水平,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当前的“减负”的工作,在教学质量和“减负”这一对立中,教学设计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行高质量,轻负担,开发最优的学习经验和环境,谨请努力设计吧!

如何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仅是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任务,它需要广大教研人员,特别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

上一篇: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下一篇:浅谈初中阶段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