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繁简合宜

时间:2022-06-25 08:40:51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繁简合宜

摘 要:就教学中的碎问繁讲、环节过多现象,提出了“简便活动解决复杂问题”“简练问题,引发深刻思考”“繁简合宜目标,产生浓厚兴趣”“能力培养不可就简”四条相应做法,以期做到繁简合宜,简而有效,繁而不赘。

关键词:繁简合宜;化繁为简;化学教学

化学教学中碎问繁讲、环节过多现象不断出现,特别是公开课、展示课,用华丽的形式包装后显得教学手段、方法多样化,教学目标达成方式多样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学生活动方式多样化等等。在各式各样的多样化的同时,教师应考虑,简也是一种美,简可能更有效。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措施。

一、简便活动,解决复杂问题

化学概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架。物质结构的内容抽象、难懂,成为学生学习的分水岭。之前浓厚的学习兴趣可能就被这两单元内容扫得干干净净,乏味枯燥、杂乱纷繁的内容甚至令学生望而却步,望而生畏。于是,我尝试用一个简单甚至可以说幼稚的游戏来进行教学,收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习第三单元前,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套儿童玩具――拼足球(价值五元左右)。学习水电解反应的微观过程时,人人动手,先拼出两个水分子模型,再按照我的描述进行,每个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被化分成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这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却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顺利,部分人成功完成任务,而有的拿着拼图不会拼水分子,有的一直拿着水分子不舍得拆分,有的不完全拆分,有的氧原子与氢原子不分,将一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结合,有的请老师帮忙,有的请同学帮忙,有的模仿同座位的,有的不能理解分子聚集等等。我顿时感悟到,分子、原子在学生头脑里是那么的抽象。于是,我请课代表(拼图成功)展示、讲解水分子模型,分子化分、原子结合的过程。

二、简练问题,引发深刻思考

为了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控学生的思维方向,教师都会设计若干问题。问题的设置是那么层层相叠、环环相扣。学生的思路就被引导着一步一步、不偏不斜地往前走,最终成功达到教师预设的目标。从头到尾,教师的问题主导着教学进程。长期以来,学生的思维必然僵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退化,可以换一种方式,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发现问题,因为发现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

例如,“氧气制取”课题中有关催化剂的概念是难点,但非重点。按部就班完成教材中的三个实验后,对比得出二氧化锰是该实验的催化剂,给出了催化剂的概念,圈出的关键词: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改变的是自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即“一变二不变”。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要说明某物质是不是催化剂,只要说明它有没有“一变二不变”的性质。那么,我们刚才是如何说明二氧化锰有这样的性质呢?学生很容易想到,通过对比实验,说明二氧化锰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容易回答出“二不变”。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去思考“二不变”的内容是什么,其中会想到,要说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不变,就要知道二氧化锰有什么化学性质,又是第一次接触到二氧化锰,只知道它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顺利得出说明的方法是向反应后的二氧化锰中继续滴加过氧化氢。要想说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就要知道反应前的质量,还要知道反应后的质量,得出说明的方法是称量。一个普通问题剖析了催化剂的内涵与外延,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学生学会了认识实验、比较实验、设计实验,也为学氧化锰做氯酸钾制氧气的催化剂做好铺垫。我想,这样做,比老师费尽口舌、费尽心思层层铺设更有效,轻松了老师,成就了学生,何乐而不为呢?

三、繁简合宜目标,产生浓厚兴趣

教学的课堂,目标要明确,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形式和环节设置,都应当依据目标,这样才能做到“繁简合宜”。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对各方面的教学目标进行整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结合学情,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教学的整体安排。繁简合宜的目标,能使学生自觉、持久、主动地学习化学。

如,学习CO2的性质时,分段落实教学目标。物理性质:学习CO2密度比空气大和CO2能溶于水这两点性质时,先让学生讨论有哪些实验或生活实践能说明它的这一性质,然后取出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学生触景生情,就会根据实验器材设计出更优化的实验方案。化学性质:不仅落实知识与技能,还应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每个目标及时检测,将学生的学习落实到笔头练习,使之达成学习目标,体验成功的喜悦与学习的快乐,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能力培养,不可就简

初三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和学法有一个认识和适应过程,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使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失调。培养学生能力,不可就简,这需要长期发展和培养,不是一个问题、一个实验就能达到。”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每个教学过程都是不可逆的,不可能从头再来,也无法事先把握,教学中的繁和简只是相对的,因学生而宜,因目标而宜,做到繁简有度,也是对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考验、教学能力的考验、教学机智的考验。

参考文献:

[1]杨剑春.化学教学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8.

[2]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6.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烷基苯中学)

上一篇:外科手术治疗对难治性妊娠Graves病孕妇和新生...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