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开放式教学的再认识

时间:2022-06-25 03:14:54

中学语文开放式教学的再认识

经历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思考,回望语文教学将趣味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的教育史,不知有怎样的遗憾?同时庆幸自己不是应试教育的虔诚护卫!欣喜的是:沉淀教学思想中的火花,拟定“放―收―放”教学模式,始悟有必要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进行再认识,与有识之士共勉。

一、开放式教学的内涵

所谓开放式教学,我把它分为课堂外延的扩大化和课堂内部的开放化两种情况。课堂外延的扩大化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时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课堂内部的开放化即教学思路开放,变“授”为“学”,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信息源开放,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重。

二、开放式教学的意义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它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包罗万象,正所谓:“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这种大语文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信息摄取、能力培养是开放的,即以课堂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语文不仅仅是会写字、会读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一种对生活的体验。学生自觉地多接触、多关心校园外的广阔生活,凭他们敏感的心灵、活跃的思维,写作兴趣和能力会明显提升。语文教学最终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这四者构成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所以开放式学习的真正意义还在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习过程充满创造力,感受发现的喜悦。

三、开放式教学的目标

开放式教学要达到的目标,纵向是变封闭的课堂教学为在教师指导设计下激活学习的各个链条,拓宽学堂空间,使学生在广泛涉猎中找到语文人文的底蕴;变传统的以“教”为核心的课堂为以“导学”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形成教与学的同步推进。横向是变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信息渠道为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多维信息交流,保持教与学共振,产生“合力效应”。

四、开放式教学的可行性

素质教育提出“减负”,还学生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使广博阅览,积累生活成为可能,也为开放式的独立学习、研究学习、语文和生活结合、文道统一创造了可行的机遇。

近几年选拔人才的各级考试,已向检验能力、发现创造人才的方向转化,语文的重阅读及重写作的导向使学生的开放学习乐而趋之。答案要求的宽泛性和可差异性使学生敢于独立思考、乐于创造,形成了仁智之见的好势头。

总之,教育的新征程让教育者能适应未来的信息化、全球化、智能化趋势,这就必须给语文广阔放飞的天空,放他们去感受作品、感受生活。

上一篇:初中田径教学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浅议小组合作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