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初中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时间:2022-06-25 03:10:30

如何引导初中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摘要】 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走进课内、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如果我们局限于传统的课本教学思路,不敢跳出来,整天引导学生在题海中遨游,是不可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走进课内、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一、加强语文阅读的必要性

(一)阅读可以陶冶学生健康、积极的思想道德情操

阅读究竟是什么?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这样解释说:“阅读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高尔基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雨果也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情况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古今中外无数的名人都向世人昭示着这样一条真理:多读书,读好书,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净化人的心灵品质。

(二)阅读有利于获得语感

众所周知,语言是约定俗成的,语感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语感是一种理性的直觉,其形成是由过去的知识、经验在心理结构中的积淀。一般情况而言,阅读能力的核心便是对语言材料的感知能力,即语感能力。语感敏锐的人,往往能直接、迅速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还可以体味到“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诸多妙处。反过来,语感的优劣,也来自于读书的积累。书读多了,富有积蓄,“感觉”自然灵敏,在读书中积累,在读书中发展。语感丰富敏锐,便能明晓同一语言形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内容,不同的语言形式亦可表达同一的思想内容,特定的语言环境下需要特定语言形式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语感是听说读写的核心,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以积淀语感为目标。因为语感不是“东西”,也不是知识、观念、教条,因而不能给予,不能灌输,不能“粘贴”。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多读课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把别人的言语手段内化为自己的言语手段,是获得语感、掌握运用语言规律的必由途径。

(三)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什么?是表达,是把脑子里的东西写出来,让人家知道。那么,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一个是出。显然,写作水平的提高,是离不开阅读水平的提高。阅读对写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阅读对“思想吸收”,充实写作内容有帮助。《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有如下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但学生不能事事直接参与,许多东西都要从阅读中获得认识、充实和提高,因此,阅读对学生十分重要。其二,阅读对“技术训练”的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文质兼美的佳作,对写作技巧必然有所领会,并渐渐积累,历练出自己的写作技巧。其三,阅读对“完美语言”有帮助。叶圣陶曾说:“从前有些人,看不起语言文字的讨究,认为那是支离破碎的工夫。他们自己有个不二法门,读着读着,自己顿悟,他们的方法并没有错。”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教师出尽法宝,收集大量的作文题目,要学生天天写、周周练,教师也不辞劳苦,批改大量的作文。但结果呢?学生叫苦连天,教师筋疲力尽,但学生的作文水平依然“原地踏步”。究其原因,就是缺少了“活水”――阅读。

因此,提高写作能力,无捷径可走。只能靠学生多读、多思。让学生在“读”中“思”,在“思”如泉涌时“写”,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二、如何开展有效的语文阅读

(一)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由课内的精读引导学生迁移向课外

语文教学不能只满足于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的学习,应将学生的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在一起,把课外阅读作为课内学习的延伸和发展。由精读一篇带出许多篇,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感悟。学习朱自清的《春》,可指导学生比较阅读沈从文的《春》、林斤澜的《春风》、老舍的《大明湖之春》等;学习郦道元的《三峡》,可比较阅读方纪的《三峡之秋》;学习沈从文的《端午日》,可同时阅读他的《过节和观灯》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名著阅读,开展形式活泼的读书交流活动

在放假之前,布置学生阅读新大纲推荐的名著。开学后,在班级举行“好书,伴我成长”手抄报比赛和“读书,使人进步”的征文比赛等,并利用早读、午读的时间积极向学生推荐当代一些名家的作品,如毕淑敏、罗兰、刘墉等,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三)每周开设一堂阅读课

把学生带到图书馆中去自由阅读。未来的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阅读教学仅以课本为单一的教学内容肯定是不够的,为了丰富学生的读书内容,我把阅览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每周安排一节自由阅读课,在教室设图书阁,让书架上的图书成为学生的语文课本,让学生之间的研讨和交流代替学生的语文课本。让学生之间的研讨和交流代替老师的讲授,从而为学生拓宽了视野,形成开放性的语文教学体系。

近年来,中考考试命题也作了相应的改革,现代文不考课内文段。我觉得这是把我们语文教师从题海的桎梏中真正地解放出来,这是师之幸、生之幸。为我们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广泛的阅读,因此,我们应从培养人的高度关心中学生的阅读生活,不断地为他们从源头引进“活水”,使他们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曾尚文;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湖南教育;2004年12期

[2]潘琳;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导刊;2004年11期

上一篇: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利弊 下一篇:高动机学习,高效益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