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沟通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24 10:29:28

非语言沟通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1 非语言沟通的概念

非语言沟通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而护患之间则是通过面部表情、体态、动作、触摸、保持适当距离等方式来作为增强语言交流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效果,以达到护患间的思想、感情、信息的传递和沟通[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采用的沟通方式大约有60%~70%是非语言沟通。

2 多种含义 包括两个方面:(1)对同一种非语言行为,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释,例如沉默可能是一个人表达气愤的方式,而对另一个人可能是无兴趣或感到困窘的表示。(2)同一非语言行为,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其含义也不相同。例如,当一个人不高兴时,他可能皱眉,但当他注意力特别集中时也可能展示同样的面部表情。

3 非语言沟通的种类

3.1 无声的动姿 面部表情、目光、点头、姿势的转换、手势以及拍打、拥抱等身体接触方式。

3.2 无声静姿 站姿、坐姿、沟通双方的空间距离。

3.3 辅助语言 音量、音调、节奏、停顿、沉默。

3.4 类语言 、叹息及叫喊。

4 非语言沟通的技巧

4.1 端庄的仪表和稳重的举止 人际交往中,仪表服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有研究表明84%的人对另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来自于他的外表。老年患者住院后,大部份都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希望由资历深、技术高的医护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4.2 关注的目光和微笑的表情 在人际沟通中,来自面部表情的信息,更容易为人们觉察和理解。护士的表情是仪表、行为、举止在面部的集中体现,对患者的心理影响较大。微笑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护士的微笑对患者的安抚作用有时能胜过药物的作用。微笑能使患者消除陌生感,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安全感,因此,护士应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能把任何不愉快的表情流露到脸上,而影响患者的情绪。

4.3 身体的姿势和步态 护士的身体姿势,包括手势、静止体态、运动体态,护士与患者沟通时,要注意手势大方、得体,不宜指手画脚、拉拉扯扯、手舞足蹈等,应采取轻松自如的姿态。

4.4 适时适地的触摸 触摸是非语言沟通交流的特殊形式,包括抚摸、握手、依偎、搀扶、拥抱等等。在专业范围内,审慎地,有选择地使用触摸对沟通是有促进作用的。

4.5 目光的接触 眼睛素来被人们誉为“心灵的窗口”,目光与其它体态信号相比是一种更复杂、更深刻、更富有表现力的信号。

4.6 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在非语言沟通中,空间距离可以显示人们相互间的各种不同关系。

参考文献:

[1] 高玉祥.人际交往心理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21.

[2] 曹力燕,刘荣玉.非语言交流在外宾门诊急诊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1998,33(7):422-423.

[3] 陈爱萍.老年病人临终关怀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57-559.

[4] 郭常要。护理沟通艺术[M],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3-127。

[5] 李小寒.浅谈非语言护理沟通技巧.实用护理杂志,2000,16(5):58-59.

上一篇:ALT、GGT及IL28B基因多态性与PEG干扰素联合利... 下一篇: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