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交际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9 14:40:53

非语言交际论文

非语言交际论文篇1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  身体行为  时空安排

    在对跨文化交际过程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只侧重于语言的内容,而忽视了交际过程中的非语言行为。其实,意义不仅通过话语和语言,也通过非语言交际体系来传递。这些非语言交 际体系包括人的身体语言、目光接触、体距、服饰、触摸和身体气味等,它们在人们面对面交际中伴随着语言为来帮助传递信息,他们在成功交际中的重要性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诫如 David Abercrombie所说:“我们用发音器 官说话,但我们整个身体交谈”。萨莫瓦认为:“绝大多数交际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砥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人们的行为构成了非语言交流的各个部分。由此可见,交际能力是由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两部分组成,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交际过程。 

    1.非语言交际的范围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流大致包括身势(bodylanguage)、时间与空间安排(spatial and temporal arrangements)等方面。身势语又包括目视表情(faeial expression)、姿态(posture)、手势(gesture)、眼神(oculesics)、接触(contact) 等。 

    1.1身体行为 

    身体行为庄沟通 中有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同样 的动作、手势、表情、眼神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完全不 同的理解。以下是几种分类:

    1.1.1目光 

    与面部表情:在人际交往中。面部表情能真实地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及其心理活动与变化。表情包括脸色的变化、肌肉的收展以及眉、鼻、嘴等动作其所传达的信息要比语言来得巧妙、丰富,而且复杂得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习俗对眼神的运用也有差异。英美人交谈时,双方正视对方,在他们看来,这是正直 与诚实的标志 。英美人 有句格言 :Never trust a person who can’t look youi e eyes.(  要相信不敢直视你 的人)与他人交谈或向他人打招呼时,应目视对方.如果不看着对 方,会被认为是羞怯 、缺乏信心或不尊重他人。目光注视对方,应自然、稳重、柔和,不能死盯住对方某部位,或不停地在列疗身上上下打量,这是对人很不礼貌的行为。如,在美国,一般情况下。男士是不能盯着女士看的;日本人对话时,目光要落在对方的颈部.四目相视是失礼的;阿拉伯民族认为,不论与谁说话,都应看着对方、中国人在交谈时,双方不一定要不时地正视对方,甚至有的人还有意避免不断的目光接触,以示谦恭,服从或尊敬 。 

    1.1.2体态语 

    体态语指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和动作。英语中有 bodylanguagebodv movelllen!s,汉语有体态语、身体语言等。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也是文化的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因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表达意义相同的体态语因中英文化的差异而有所差别。例如,在中国和其他很多国家,总是“摇头不算点头算”,但在尼泊尔,保加利亚 和希腊等国却恰恰相反.琏“点头不算摇头算”。印度人则以摇头或歪头表“同意接受”。英语国家的“OK”手势已为中国人所熟悉,但文化不同,其意思也大相径庭在美国及欧洲广泛使用于各种场合,表示“好”或“是”,但一位西方商人和日本商人谈判结束之后,在签订合同时向对方作了OK手势后.却发现日本商人的态度突然变了。在西方人看来,OK表示“很高兴我们谈成了这笔交易”,但日本人却理解为“他在向我们提出要钱的暗”;因为在 日本,OK手势就像硬币形状一样,表示“钱”的意思。法国人理解 OK手势为“零”或“不值钱”,在德国和巴西等国,这一手势是非常粗鲁的,甚至是侮 辱性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同一动作在不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或对的。例如:中国人在对人 讲话 时,为了防止唾沫外溅或 口臭,用 手捂住嘴,英语国家的人就误以为他们在说谎话。中国人认为女子拿杯子时小指弯曲很优雅,英语 国家的人则认为这有点故作优雅,是表示我不想弄手、不能乱摸东西 的意思。有些体态语则是英语文化中所独有的。如英语国家的人用不断转动手上戒指的动作,表示情绪紧张或不安。英、美、加等国家的人是面对开过来的汽车,右手握拳,拇指翘起向右肩后晃动。这些行为在汉语中是没有的。所以在英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中应明确各种非语言行为的确切涵义,有利于顺利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身体行为还包括交谈者之间的距离。在美国和大多数北欧国家。人们相互之间交谈的距离是 18—36英寸。而亲密朋友 之间交谈 的距离是 6~18英 寸,拉丁美洲人之 间交谈 的平均距离则是 6—18英寸, 这个距离对非拉 丁美洲血统的美 国人来说是关系密切的表 现,因此美国人认为拉丁人热情冲动,傲慢专横,办事性急:而拉丁人则认为美国人冷漠无情,漠不关心,性格孤僻。事实上,在拉丁美洲人看来,触摸是一种“谈话”的方式,见面时拉丁人触摸表示问候“喂”或作为一种请求的方式,如“我能和你谈~谈吗?”。在拉美国家里,妇女见面要相互触摸 、亲吻和热烈拥抱,男子也是如此,然而非拉美 的男性和女性几乎从来不像拉丁人那样相互触摸,初次见面时,只是相互点一点头或轻轻握一下手。由于文化差异,非语言行为表达不尽相同,同一个动作或行为会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为不同的信号和不同的信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非语言行为引起的误解屡见不鲜,这种误解甚至会造成沟通受阻,谈判失败,合作受挫。由此可见,对对方文化有所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身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也可见一斑。

    1.2时间、空间安排 

    英美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可以人为地进行切分或组合的具有实体性(tangibility)的东西。英美人习惯于一个单位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因此特讲究计划的周密性。社交活动中,提前预约被视为必要的礼貌行为。与英美人打交道.守时至关重要一例如你在美国念书,不按时交付作业,教授可能因此降低你的作业分数,甚至拒绝批改你的作业。与外商打交道,能否遵守期限,更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团体或个人的信誉与利益.有时还牵涉到法律责任。时间、空间安排就是社交规范的无声的语言,如在中国文化中,主为“上”,为“先”,为 “正”,副为 “下”,为“后”,为“偏”,主要人物通常走在人群 的前面,坐在最前排居中,宣布开会后第一个发表讲话,其他人依职务或重要性依次向后排。但中国的座次安排有时与国际惯例不相符,如中国文化中.普遍认为“左为上:’。“右为下”,男左女右就是历史传统中男尊女卑的遗风,但通常的国际惯例却是“以右为上”,其他还有“居中为上”,“前排为上”,“面门为上”等,因此在谈判厅,通常使用横桌,客人面门为上,主人背门为下,首席谈判手居中,如有翻译,翻译居主谈右侧以示尊重,其他人依重要性依次向两边排列。用汽车接送客人也是交往中极常见的活动,汽车中座次的安排同样体现着对客人的体贴关心和尊重。以双排五座小车为例,通常副驾驶座因其遇到事故时危险系数相对较高通常属于保镖或秘书,而客人通常坐在最安全的后排司机对角线位置。如果是私家车.主人亲自接送的话.副驾驶位不能空着,因为这是对主人的不敬.把他 当司机看待。 

    2.非语言交际与跨文化交际 

    非语言交际系统和语言交际系统,都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不同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系统也不一致。在跨文化交际中,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文化和绝大多数非语言交际行为都是代代相传和后天习得的,都是长期历史和文化积淀而成的某一社会共同的习惯。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值得注意的是,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比语言行为的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还要严重,因为非语言行为一般是情感、情绪和态度的表露。然而,许多人以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掌握的交际工具只是语言.他们比较注意语言交际行为的正确性、合适性和可接受性,却易忽视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结果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频频发生。其实,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行为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交际作用更大,在语言交际发生障碍时其代替、维持甚至挽救交际的作用则更不可低估。因此,学习者在把英语当作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要同时关注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体系,因为在面对面的 口语交际中,它们是同时发生的。但是学习非语言交际体系并不容易,因为非语言交际所体现的文化是如此之多,文化学习的障碍很多情况下是非语言的而不是语言的。 

    总之,非语言行为与文化有着非常密切 的关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不仅要求语言得体,而且要求非语言行为的得体,以达到正常的交目的,而“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入门问讳”则是跨文化交流的基原则。

    【参考文献】  

    [1]Samovar,k et a1.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don[M].Wadsworth1981. 

非语言交际论文篇2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非言语 必要性 能力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1(a)――0012――01

1 高校英语教育的现状一从学生言语与非言语能力的培养角度谈

随着全球化的日趋加深,高校英语界也越来越意识到英语应用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而且由于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领域的不断发展壮大,高校英语教育也逐步向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而转型。但是,目前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中国高等院校的英语教育重点一直放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言语能力之上。这一点,我们从课堂的设置和英语教材的编排上即可得到验证。 翻遍所有的英语教材,不难发现,只有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材中,才有专门讨论非言语交际的内容,且不会超过一章。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此呼吁国内高校英语教育界的所有专家和从事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对此重视起来,从而达到培养具有合格、全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

2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的主要内容

根据毕继万结合西方学者的分类方式,我们可以将非言语交际分为四大类:1.体态语(body language):包括基本的姿势和身势,目光语,面部表情,体触语等;2.副语言(paralanguage):包括沉默、话轮转换和各种非语言声音(如笑,吹哨等);3.客体语(objectlanguage):包括皮肤颜色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个人用品等方面提供的交际信息;4.环境语(environmental language):包括空间信息(如拥挤,体距,领地概念,座位安排等)和时间信息两方面。(毕继万,2009:339)因此,INCC也就包括这四方面主要内容。

3 高校英语教师提高INCC的途径

根据笔者两年来对INCC的潜心研究,并结合五年来从事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经验,提出如下途径来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INCC,以箴参考。

3.1提高观念意识

从根本上来说,INCC一直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未能取得像英语言语那样的成功,原因在于思想意识上并未对其重视,也并未把它放在一个必须进行教学的地位之上。因此,要想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INCC,我们首先要完成的第一步就是提高观念意识。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的传统一向都是重视视听说等基本语言技能,要把一个如此容易被忽略的方面放在一个重视的位置上,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情。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从事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教师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如,在与其他同事进行教研、讨论,甚至平时聊天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向他们渗透一些这方面的有趣的常识,从而使他们意识到INCC的存在与重要。还可以在编写英语教材的时候,适当地穿插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使其真正得到地位的体现与知识的传播。

3.2学习文化差异

从意识上认识到INCC的重要性,可以说为我们的成功打下了心理上的基础。决定其成功的还是进行文化差异方面的学习。因此,我们要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就有意识针对性地进行这方面文化差异知识的积累。而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许多生动有趣的途径,如:第一,最简单易行的方式之一便是读英语杂志。杂志作为最鲜活与与时俱进的学习资料,是我们获得第一手信息的直接来源。因此,我们在平时阅读英语杂志的时候,可以多多注意其中对于一些非言语行为的描述,从而积累一些有时代气息的英语非言语行为。第二,看英语电影和电视。因为其独特的动态性,最直观、有效的方式莫过于看英语电影了。在看电影时,应该注意交谈双方的非言语行为的各个方面。如:两人在拥挤的地铁中靠近站立或有身体接触,那么美国人会避免直视对方,并且举止小心。第三个有效的方法是读有关西方风俗习惯或跨文化交际的专业书籍。优点是知识系统权威。但是缺点是不够鲜活生动。第四,主动与外国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其行为举止,但是要切忌轻率地模仿和盲目地搬用电影电视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还要认真观察中国人的哪些行为举止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导致不必要的误会和交际失败。

3.3 从事实践与教学研究

前面两个主要途径是从自身的意识和知识方面的提升,第三方面就是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并在更高层次的领域中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学研究。主要包括:第一,把习得的INCC运用在日常教学和同行的交际当中。这样,一来可以检验各种非言语交际行为的正确性,二来可以通过实际操作,熟练各种非言语行为。在课堂上,可以有意识地教授学生相关知识,也可以通过做各种非言语行为让学生认真观察,来获得下意识的印象。第二,可以在课堂上分析一些经典的电影和电视,以及文学作品的非言语行为,但是要注意时代性。第三,可以专门立项进行科学研究,如对中国和外籍教师的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进行调查分析。

4结论

INCC在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中起到一定的决定作用,因此,我们首先应该使高校英语教师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通过文章中讨论的各种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INCC的途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这方面的能力。而高校英语教师INCC的提高,才是将来我们培养具有合格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校学生的保证,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非语言交际论文篇3

论文摘要:在日常交际中,非语言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与语言的关系阐明非语言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因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看,非语言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不明显。 

 

国内很多学者也从不同的专业领域论述了非语言方式在本专业中的运用。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的是非语言方式在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家关注的焦点都是非语言方式本身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非语言方式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更倾向于实践方面,少有理论上的论述。本文也指出,非语言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不像以往学者论述的那样明显。 

一、非语言方式与语言方式的关系 

1.非语言方式的范围。从形式上来讲,非语言方式分为两种——听的副语言和可视的体态语,前者指没有固定语义的声音(沉默为特殊的一种);后者包括表情、动作、体距、触摸、服饰等。本文所说的非语言方式是一个包含以上所分的两种方式的概括的范畴,并不是针对某一具体的非语言方式(如微笑,摇头等)的研究——因为非语言方式细分起来种类太多,力所不及;再者,本文意图在理论上对非语言方式这一范畴进行概述,所以也不必对所有具体的非语言方式逐条分析。 

2.语言与非语言方式的关系。交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说话人的表达和听话人的理解,而听话人的理解在整个交际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是交际成功与否的关键。听话人在理解时,总是先通过说话人提供的形式线索寻求说话人的交际意图,通过对交际意图的推导最后生成话语意义。在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中,非语言方式对交际意图的推导乃至意义的生成起着很大的作用。 

alber mebrobian认为,传播的信息效果中非语言方式占到了93%,并给出了交际过程中信息交流的全部效果的公式:信息交流的全部效果=7%言语的+38%声音的+55%表情的效果 

在这个公式中,语言效果仅占了7%,非语言方式的效果则达到93%,这就涉及到在交际中语言和非语言方式关系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个公式所体现的是非语言方式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重要作用,而不能说明相比非语言方式来讲,语言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在交际中非语言方式的运用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语言,离开了语言,很多非语言方式是没有意义的。 

二、非语言方式的作用 

(一)非语言方式的元语言(matalanguage)作用 

所谓的元语言作用,是指非语言方式直接表达意义内容,现实世界中事物都有一定的形体,事物运动时都有一定的轨迹或姿态。在交际中,当谈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单用语言的表达略显苍白,非语言方式往往起到描绘或再现这些形象的作用。作为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在表达现实世界时尤其是具体的事物时是抽象的,在解码时需要首先将语音信息转换为图像信息,较非语言方式在认知上多了一个解码的过程。非语言方式是直接作用于视觉的,所以可以直接进行解码。因此,在表达某些形象意义时,非语言方式就有着先天的优势,在某些条件下,非语言方式的运用是必须的。 

(二)非语言方式的情感作用 

除了运用语言外,非语言方式也经常用于表达情感。实际上,交际中的情感因素往往由非语言方式来承担。这是因为非语言方式在表达情感态度时有着先天的优越性,因为语言有时会显得太生硬,而又不够丰富,非语言方式往往是行动,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和触觉,更能直接表达强烈的情感。如激动时挥舞着的拳头,否定时的摇头等。 

(三)非语言方式的表事作用 

此处的“事”是指“世界的事情、知识和道理”,非语言方式在表达“事”的时候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一,非语言方式本身没有一个完整的意义体系,某些非语言方式的意义并不固定;其二,非语言方式(副语言除外)是作用于视觉的,给交际带来很多不便。 

在构成表事成分时,非语言方式可以构成在语言基础上业已形成的一些意义,是一个封闭范畴。此时是在语言产生之后,非语言方式又“重操旧业”,表达了一种特定的、明确的意义。如用“v”手势表示胜利,汉语中用拇指和小指直伸,其余三指向手心弯曲并拢表示数字“六”等;或是一个民族公认的具有某种意义的动作(多为一种前语言性质的东西),如汉族用点头表示同意,用摇头表示反对等。 

三、非语言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非语言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起到表情作用,即主要是表达教师的情感,调节老师与学生间的关系 

1.对所讲述内容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价,渗透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这种主观性往往外化为一种情感,通过非语言方式得以表达。此时的非语言方式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但这种情感不宜太激烈,因为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主要应该讲授的还是方法,所以要对非语言方式进行有意识的控制。 

2.对学生听课状态的情感。教学相长,这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学生在课堂中的提问或讨论可以激发教师的灵感,促进教师的进一步思考。学生的听课状态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比如,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小声讲话从而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听讲,也会打扰教师的思路。在课堂上,教师又不宜做出太过的批评,尤其是语言上的批评。此时,非语言方式会成为一种教师与学生在情感上的沟通方式。如,教师可以采取沉默、眼神等方式对这类学生进行提醒。通常情况下,学生会收敛自己的不当行为。 

(二)非语言方式的元语言作用 

即在讲述课堂内容时,相关内容只能用非语言方式表达,非语言方式表达的即是其本身。这可以说是一种“引述”,即说到某一事物、动作时,语言在表达时往往是无力的,这时直接用非语言方式表达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如在讲到西方特有的非语言方式时,光靠语言的表达是无力的,有时学生甚至不知所云。这时就需要非语言这种比较直观的方式。 

(三)非语言方式的表事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非语言方式的这种作用是极其有限的,通常只是对语言表述的简单加强。如上所述,因为非语言方式在这方面受到太多的局限。不成体系的非语言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无法起到太大的作用。 

四、结语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非语言方式的作用并不如以往学者所论述的那样明显,如果将教学阶段分期的话,在初级教育中非语言方式还可以看作一种教学方法,在中高等教育教学的课堂上,与作为教学工具和内容的语言相比,非语言方式的工具作用微乎其微。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在课堂教学中,非语言方式的主要作用还在于表达情感与自我调节,而真正能够传递的信息较少。相对来讲,一些静态的非语言方式,如衣着、与学生的距离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似乎更加相关。究其原因,这与课堂教学的性质相关,课堂教学有着自己特殊的语境和特定的交际内容,因此,非语言方式难以像日常交际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非语言交际论文篇4

Abstract: The communication,especiall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is important not only in the language,but also in languages other than non-verbal elements. Whether personal daily life or business communication,all the non-verbal elements that accompanied verbal behavior are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Japanes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mastering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the life and study.

关键词: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流

Key words: verbal communication;non-verbal communication;exchange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0-0142-01

交际行为由语言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两部分组成,交际礼俗包括这两种行为的交际规范。文化不同,交际行为互有差异,商务交往也各有不同的交际规范。举手投足之间往往就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征,这种特性的差异还常常引起文化误解和交际障碍。在不同的文化中,非言语所表示的含义不一样,因此,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在听别人说某种语言的同时还得了解说话人的手势、动作等所表示的意义,这就是说,既要“听其言而知其行”,又要“观其行而知其言”。

身体的接触:在商务交际中,人们应当注意体触的方式以及体触行为与人际关系的文化差异。例如,在社交场合,文化不同,体触行为就有许多区别。在日本,一般朋友和熟人之间交谈时,要避免身体的任何部位与对方接触,即使是仅仅触摸一下也可能引起不良的反应。

除了轻轻触摸外,再就是当众拥抱的问题。在许多国家,两个妇女见面时拥抱亲热是很普遍的现象,夫妻之间或久别重逢的亲朋好友也常常互相拥抱。两个男人是否相互拥抱,各个国家的习俗不同。阿拉伯、俄国、法国以及东欧和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里,两个男人见面后采用热烈拥抱,亲吻双颊来表示欢迎。但在东亚和一些说英语的国家,男人见面一般只是握握手,握手(shaking hands)这一身势语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表示同一个意思,即友好(friendly)。作为见面和告辞时“握手”已被大多数国家接受。但握手并不是一种全球性的礼节,在有些国家,握手仅限于特殊的场合,如在美国只有被第三者介绍后,被介绍双方才可握手;在日本,见面的一般礼节是相互鞠躬致意;在东欧一些国家则是相互拥抱、贴面,而不是握手。在交际中,最常见的体触行为当然是握手、拥抱和亲吻。除此而外还有其它许多体触行为。而作为交际者应谨慎对待,认真了解每一体触行为的含义及其文化差异。非言语交际行为既有表现性,又有社会性,而且多与文化相连。这是因为非言语交际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注意多积累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认真了解不同国家的非言语交际的含义及其文化差异。达到良好的交流目的。非言语交际作为一种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方式,不仅仅是一种非言语符号系统,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形态,折射出交际主体强烈的文化特征,它会随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内涵迥异。

非语言交际行为,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往往负担着一定的重要信息,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容。它在整个交际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在跨文化交际中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交际作用更大。它所起到的代替,调节甚至挽救交际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交际双方应不断提高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意识和非语言交际能力,正确得体地运用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手段进行跨文化交际,避免发生文化误解或冲突,更好地实现交际目的。

日本人之间的交流方面,重要的不仅在语言,而且还在语言之外的东西,无论是个人的日常生活,还是正式的商务活动,除了语言表达外,那些伴随着言语行为的所有非言语的要素都在向交际对方传达着某种信息。

面部表情是丰富的,因为它可以传情达意,然而,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丰富多变的表情却难得一见,他们在很多情况下都喜怒不形于色。在此,最具代表性的有[ジャパニ-ズスマイル](日本人式的微笑)日本人非常注重这种面部表情的运用。所谓的[ジャパニ-ズスマイル]是指日本人特有的没有深沉含义却和蔼可亲的笑容,日本人无论在与上司或同辈谈话或走亲访友时都面带笑容,即使是在不高兴的时候仍然保持着笑容,对此,《日本人的微笑》一书中这样写到:“对对方来说,最令人心情好的表情便是微笑”。

因此,一定要以最令人愉快的微笑面对周围所有人,这是惯例,是常规,向社会显示出精神饱满的状态,是生活的的规范,即使是在痛苦万分的时候也凛然地保持笑容是个对社会的义务。

这种标志性的微笑有好处也有很多弊端。好处是和别人交流时,不会因为自己个人的情绪来影响交流的氛围,即便自己心情有所改变,但只要不表现出来,别人也不会在意。但弊端却是不能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相同的微笑要在不同的场合下出现,常常会使自己活的很累也会给不知情的人带来误解,认为此人深不可测。必有防备之心。

笑在日本人心目中最初总是与美好相连的,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与农耕稻种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的。稻谷离不开太阳的照耀,对太阳的渴望与追求,成了人们内心永恒的向往与冲动,如果用颜色来描述人们内心世界的光明和憧憬,那就是白色和红色(这两种颜色在日本被认为大吉大利)而在感情上的表现就是一种向着太阳的笑,因此在十分重视团体生活的日本人,将最简单也最容易表达的笑视为赠送给对方的第一个最美好的礼物,在他们看来笑是一种通行证,一种愉悦众人的武器,是团体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调剂品,更是人们相互交流和沟通时的信号和语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本人常用一种矛盾的心态克制着笑,并对笑过多地灌注了文化内涵和社会的约定俗称,反而使原本十分单纯和自然的笑变得复杂多样和神秘起来。

一个人即使日语说得很好,如果表情配合得不恰当,有时也会使意思的沟通受到障碍;反过来说,即使不用语言,如果非语言交流处理得很恰当,有时也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得到很好的沟通。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日本人的非言语交际非常独特,了解这一点,跟日本人打交道就会方便一些,而且能避免一些误会。而且学习日语的目的就在于运用口语进行交流和沟通,这个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基础就是要理解对方的文化,并且尊重自己的文化,注重非言语要素在交际中的作用,并准确地运用这些非语言要素来传达信息,这样才能达到良好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1.

[2]李杰群.非言语交际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非语言交际论文篇5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 课堂非语言信号 影响 语言习得 调查

本文系陕西科技大学教务处教改项目(11JG53)资助课题研究成果。

研究背景

1.国际背景:国际上对于非语言交际的科学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上世纪40年代,其中有四部著作特别值得提及:1952年美国伯德惠斯特尔教授的《体语学导论》;1959年和1966年美国跨文化交际学奠基人霍尔的《无声的语言》和《潜在的尺度》; 1970年美国作家法斯特的《体态语》。其中霍尔的两本书具体提出了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领域内更广泛的研究价值。

2.国内背景: 国内对非语言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连续出版了四本有关非语言交际的著作,从此拉开了我国非语言研究的序幕。近年来,很多老师和学者开始关注这个领域,非语言交际理论研究成果已经被引进课堂教学,但存在诸多局限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两次)+课堂观察+学生访谈+数据分析”四结合的方法。自2011年11月到2012年7月,在5名项目组成员所教班级随机抽取学生参加调查。两次调查每次抽取8个不同班,分别为 7个学院的理、文、工科大一和大二学生自然班。问卷根据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理论和我校实际设计,全部为单选。问卷1用汉语设计,共有选题25个。问卷2用英语表述,共有选择题15个。两次共发放问卷205份,收回有效问卷198份。数据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包收集的数据进行效度、信度以及相关分析。

结果与讨论

两次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比较多,由于篇幅有限,该部分主要基于第一次的调查问卷(发放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从中选取几个有代表的陈述和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课堂观察记录和访谈得到的反馈信息进行讨论。

1.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会喜欢上他/她的课

表1

上表中的阿拉伯数字1代表完全或几乎不适合我;2代表通常适合我;3代表完全适合我(下同)。如表1所示:87.5%的受试者认同观点1,充分证明了英语学习和其他科目的学习过程一样,学生都有“爱屋及乌”的心理。这种心理不只在幼儿园和中小学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大学阶段也普遍存在,但大学生认同的是老师的人格魅力。学生访谈也表明:老师的衣着打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上课的心情,老师干净利落、端庄大方、穿着精神得到学生认可,学生忌讳老师穿着太潮、太暴露、化妆太浓,影响学生课堂注意力,不利于教学。

2.目光接触通常代表了善意与兴趣,学生对教师发出的“目光信息”相当敏感

表2

表2显示:77.1%的受试者认同这个观点,显示了目光信息的重要性。目光,这一无声的语言,是教师激发学生兴趣、把握学生动向、传递爱的信息的重要方式,是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用温柔的目光激励胆小紧张的学生,用亲切的目光注视回答问题的学生,用关注的目光提醒做小动作的学生,用充满自信的目光鼓励犹豫不决的学生,用兴奋的目光赞赏课堂积极参与的学生。课堂观察和访谈表明:学生从老师的眼神中得到关爱和温暖,从而增进了交流,增强了学习信心。

3.赞成男教师上课穿正装、打领带

表3

一般来说,西装给人的印象是:有文化、有教养、有绅士风度、有权威感等。而表3则表明:除了5人赞同,六成以上的受试者(62.5%)不认可这个观点。学生访谈也表明,西装领带虽然看上去很精神,但潜移默化地给学生压力,显得太矜持,太威严,高高在上,没有亲和力,不但影响师生关系,也不利于课堂老师运用丰富多彩的肢体语言和师生互动。

4. 教室的窗帘颜色、挂画装饰等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表4

表4显示:多数学生都不受窗帘、挂画等环境语言的影响。96位受试者之中,仅有8人表示对学习情绪有影响。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此处的环境指的是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而非人们居住的地理环境。与人工用品有很大不同的是,这些与个人结合往往不那么紧密,不易移动,更具持久性。课堂观察和访谈结果与此一致,证明了一旦熟悉了新环境,习惯成自然,就容易接受了,不会影响课堂的理解力和干扰学生的学习过程。

5.教师上课携带的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其爱好、性格甚至品位

表5

表5显示的是客体语言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程度。客体语言可以具备双重功能:实用性和交际性,受试者中79.1%的学生支持这个观点,表示学生认可客体语能起到传递信息、展示使用者的个人和文化特性的交际作用。例如,包包朴素大方,包内东西井井有条,表明该教师认真可靠、条理性强、有组织能力。访谈表明:该观点对师生关系、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学生理解目标语、语言习得和认知能力不构成影响。

研究结果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1.培养良好的师德和仪表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老师要重视自己德商和情商的培养,意识到教与学的效果与智力因素无关,非智力因素在起主导作用。教师要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有良好的师德和端庄的仪表,做学生的朋友甚至知己,自然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

2.改正课堂使用体态语的随意性和习惯性

体态语能传递特定的信息,以加深印象,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使用不当会使学生误解目标语。从课堂观察和学生访谈得知:教师随心所欲地使用体态语,或肢体语言太多,学生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也达不到加深印象的目的,而且显得很滑稽。

3.创建有利于语言学习的教室环境

环境影响交际。教室的环境应当宽敞、明亮,桌椅要整齐舒适,温度要适中。如果固定在一起的座位不能随意挪动桌椅,教师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在前三排或后三排,拉大了师生之间的物理距离,也不利于课堂组织互动活动。白的墙体颜色设计虽然可以增强教室的亮度,但略显单调,不够温馨。我在澳洲达尔文大学访学期间,观察到该校除了桌椅能随意移动外,无论是教室、礼堂还是学生公寓,全部是杏色墙面。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的非语言信号是整个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交际教学法日益成熟的今天,教学活动完全成为一种双向的交际过程。在此过程中, 教师准确、适当、自然地运用非语言信号,利于组织教学,优化和充实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学习情绪,突出教学重点,简化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增进师生感情,培养学生非语言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研究及其与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J].汉语学习,2004,3:18-22.

[2]胡文仲,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9.

[3]李淑玲.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与大学英语非语言交际教学的融合[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1,12:193-195.

[4]毛军社,周燕.论非语言交际行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优化作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9:131-132.

[5]王增翠.大学英语教师非语言交际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1-51.

非语言交际论文篇6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教学

    Spitzberg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知识、动机、技巧三个因素构成,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足够的跨文化知识、积极的动机和有效的交际技巧,三个因素应同时具备,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单独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知识

    知识指交际者应该了解目的文化中交际对象、语境以及人们对得体行为的要求等信息。这些知识是交际者正确解读交际对象传达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的基础,同时也是交际者选择得体交际行为的依据。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交际者便会无法确定自己的交际行为在目的文化的某一语境中是否得体、有效。

    跨文化知识包括广义文化知识(涉及各国文化的知识)和狭义文化知识(涉及某一特定文化的知识)。广义文化知识从宏观上解释跨文化交际现象,对交际者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做一般性的指导。例如:了解各国文化中存在不同的文化模式和交往规则可以帮助交际者意识到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提高对跨文化现象的敏感度。了解文化对人际交往模式的影响可以帮助交际者理解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对象的行为取向。跨文化交际能力还需要掌握某一特定文化的知识和常识,如:该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以及其主流文化模式和优势等。特定的跨文化交际目标要求交际者掌握特定语境的知识,如: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要求交际者掌握目的文化中有关商务活动的常识,出国留学要掌握与学习和生活有关的文化常识等。

    二、动机

    动机指交际者在预期和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时的情感联想。与知识一样,不同的情感因素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人类的情感包括感觉和意图。感觉指人们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际时体验到的情感状态。尽管人们总是混淆情感和思想,但是情感并不是思想,而是人们对思想和经验的情感和心理反映。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会有幸福、哀伤、急切、愤怒、紧张、惊讶、迷惑、轻松和快乐等情感体验。感觉涉及到交际者对其他文化的敏感性,以及对交际对象和某一特定文化的态度。有的人不习惯面对不熟悉的东西,其他文化中陌生的景色、声音、味道使他们退却。提高体验陌生事物的动机有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意图或目的是指导行为的目标和计划,指导交际者在具体交际活动中的行为取向。人们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持有某种定势性的看法,这种看法可以帮助交际者缩小采取应对措施的选择范围,意图会受这种定势的影响。如果在交际行为发生之前,交际者对交际对象或其文化持有负面的看法,那么在交际中,这种负面看法会影响到对交际对象行为的客观判断。如果交际意图或目的是积极的,交际双方彼此的判断和评价准确,表明交际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强。

    三、技巧

    技巧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来的得体、有效的交际行为。交际者只掌握必需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持有积极的交际动机还不足以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他必须能够运用一定的行为技巧。这好比一个人想游泳,他看了很多关于如何游泳的书,掌握了游泳技巧的知识,他有强烈的游泳的动机,但是他还是不会游泳,因为他没有掌握游泳的技能。

    很多跨文化交际学者对Spitzberg的理论作以修改,提出相似的模式。例如: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学者提出“意识”是与“知识”、“动机”和“技巧”同样重要的第四因素。Paulo Freire认为,意识主要指对自我以及与自我相关联的人或事务的认识,包括探索、实验和体验,是自我反省的,可以自我展现也可以向他人展现。意识具有不可逆的特点,一旦有“意识”便不能回到原来无意识的状态。意识可以提高认知、情感和行为技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应该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内容。

    四、非言语表达

    非言语表达也是重要的心智活动之一。交际者要注意对方文化中肢体语言、时间语言、颜色语言、空间语言、辅助语言等非言语符号的细微差别。与言语交际的情况类似,一个具备目的文化非言语交际知识的人不一定能够准确使用该非言语符号系统。因此,在出国之前应该刻意做一些专门的练习,提高运用非言语符号系统的能力。例如:如果准备去日本,你应该在家人和朋友面前练习鞠躬。此外,味道也是很重要的非言语符号,在出国之前应该了解目的文化对味道的喜好和日常的习惯,有的国家,如:美国,喜欢用香水或其他化妆品掩盖人体的自然味道,而很多国家的人们却不习惯使用香水。在教学中不妨使用角色扮演可起到积极作用。

    角色扮演与语境有关,指交际者在目的文化中如何根据自己的角色身份得体地使用言语和非言语符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文化记载了社会对不同社会角色的期望和要求,是个体扮演角色的脚本;换而言之,人们根据自己文化内部的角色期待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个体的言行符合其扮演的角色身份。文化是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不同文化对同一社会角色言行的期待不同,跨文化交际者应了解目的文化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期待,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目的文化的要求。

    在国外,教师与学生尽量保持平等的关系,对学生的约束较少,学生可以自由提问,教师和学生一般使用非正式的、生活化的语言对话,所以一个美国教师在课堂上身着牛仔裤,坐在桌子上讲课可以理解为制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而在韩国,学生期待教师为人师表,仪表言行都应该正式、庄重,美国教师的行为在韩国文化中不符合其扮演的角色身份要求。

    不同文化对职业以及性别的言语和非言语表达方式以及行为模式的期望不同,跨文化交际者要能够调整不同语境中角色身份的行为差异,以对方文化可接受的得体方式进行交际。

    一个人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增加了,交际动机随之增加;交际动机增加在行为上表现为积极参与交际活动。积极的参与使交际者增加经验知识,学到更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推动积极情感能力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上述理论对于学生来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实践和复习所学内容;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加强同学间的合作。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使他们更全面、更细致、多角度地了解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情况,给教师提供机会来观察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完成各类真实交际任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学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李润新.论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二文化教学[A].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非语言交际论文篇7

论文摘要:网络交际是信息时代一种新型的复合式交际方式,相应地,网络语言的含义也可有多种理解。在网络交际中使用的自然语言的前提下,从口语和书面语两种语言存在状态出发,结合网络交际的实际对网络交际中使用的自然语言的属性进行考察,可以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既非口语也非书面语的特殊存在状态,是一种特殊语体——网络语体。它具有视觉性、即时性和非面对面性等特征。

网络交际是信息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复合式交际方式。人们使用网络进行交流时,不仅可以使用自然语言,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符号形式。可以说,“网络语言”是一个有着多种理解的概念,既可以指称网络特有的言语表达方式,也可以指代网络中使用的自然语言,还可以把网络中使用的所有符号全部包括在内。为了问题讨论的方便,我们将使用下面的概念指称上述三个方面:

网络交际手段指代在网络交际中使用的自然语言、非自然语言的所有符号或交际形式,如自然语言、特殊符号等。网络符号是指在网络中使用的非自然语言的符号。

网络语言指称在网络中使用的自然语言,或者说是出现在网络交际中的人的自然语言。我们将网络中使用的自然语言界定为网络语言不仅仅是个权宜之计,而是要将网络语言放在语言的表现形态中去考察,给出一个理论上的说明。

一、从媒介形式区分的语言两种存在状态

按照索绪尔的说法[1](p28-29),语言是一个抽象的符号系统,具体表现出来是言语。言语是个人的东西,具有许多个人的成分。语言是一个心理的东西,它必须表现为或者体现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这样,语言才能被感知,成为一种交际手段。语言的物质形态也就是语言所凭借的媒介形式,从这个角度,人们将语言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类:前者以声音为媒介,把时间作为结构的原则,作用于人的听觉;后者则以“某种物体”为媒介,以空间作为结构原则,作用于人们的视觉。简而言之,前者是听觉语言,后者是视觉语言。从语言的发展历史看,语言的视觉形态是在语言的听觉形态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书面语是由于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发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

毫无疑问,从物质媒介形式出发,“视”和“听”确实是书面语和口语的本质性区别,但对这种本质性的区别不能做过于简单的理解。由于媒介形式的不同,使得语言在口头和书面表现出来的特征有很多差异,口语和书面语交际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孙维张曾详细比较过口语和书面语的这种区别[2](p85-96):

第一,交际的对象不同。口头交际的对象是直接的,交际的主客体面对面相处。书面交际,客体不在现场,不能面对面地交流。

第二,口语交际的范围,一般来说是封闭的,书面语的交际范围是开放的。

第三,口语交际的场合、环境是具体的,书面语的交际场合则是抽象的。

第四,口语使用的载体是语音,书面语的信息载体是文字。

言语交际作为人的一种行为,至少包括下列构成因素:交际主体(说话者和听话者)、交际的内容(包括目的)、交际的形式(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交际环境。各种因素都对交际产生影响,言语交际是各种构成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3](p35-42)。口语和书面语虽然是对交际的语言形式的区分,但对口语交际和书面语交际的认识也应该而且必须从构成交际的各种因素及其特点出发。从言语交际的角度考察口语和书面语无疑能够深入认识口语和书面语各自的特点。口语和书面语不仅仅是从媒介形式方面界定的概念,而且是一个交际层面的概括。因此,口语和书面语除了媒介形式的不同之外,还有如下重要的分别:

(1)主体存在的时空状态不同。口语交际的主体存在于同一交际时间、空间之中。由于声音符号的限定,口语交际必须是一种现场的面对面的交际。在这种交际中,交际的主体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空缺,即是一种现实的存在,而不是理论上的、想象的存在。书面语则不然,交际的主体不在同一时空存在。尽管我们可以从理论上说,书写和阅读是在和潜在的读者和作者对话,但潜在就意味着现实的空缺。

(2)面对的语境状态不同。口语交际的语境是具体的,交际双方不仅共处于一个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而且处于一个具体的物理环境之中。在这种语境状态下交际,交际双方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语言环境表达和理解意义。相对来说,书面语交际就差得很多。首先,交际的双方可能不处在同一个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如现在阅读《红楼梦》的读者就显然和曹雪芹不在同一个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其次,交际双方不同处于一个现实的具体的物理环境之中,除非调动以往的经验,否则就无法利用这样的语境构造和理解意义。换句话说,交际双方所处的语境不同一。

(3)话语产生和理解的时间状况不同。口语的交际,话语当下产生,当下就被接受、理解。说和听是即时接续的,不允许被过多地延迟。这一点可被称为口语交际的即时性。与此不同,书面语交际中,话语的产生和接收、理解不是即时的,话语的发出和接受可以延迟很长时间。也可以这样说,口语交际所发出的话不允许被搁置,而作者写出的东西是可以被搁置的。

(4)反馈方式不同。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甚至在一切的传播中,反馈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构成因素。反馈保证了交际的效果。反馈有不同的方式[2](p96-99),从时间特性上看,有即时的反馈和非即时的反馈两种。即时反馈就是当下的反馈,非即时的反馈就是延迟的反馈。从反馈的主体看,有说话者的自我反馈,也叫内反馈;有说话者以外的他人反馈,也叫外反馈。从反馈的表现手段上看,有言语的反馈和非言语的反馈两种。以上述三种反馈方式来衡量,口语和书面语有很大的差别:口语交际是一种即时的反馈,既有内反馈,也有外反馈,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反馈。书面语交际主要是一种延迟的反馈,有内反馈,也有外反馈,反馈的手段主要是语言的(这里不考虑不阅读的情况)。

(5)交际形式的构成不同。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构成言语交际形式的部分不仅有语言形式,而且有非语言形式。非语言形式有很多样式:身势语、情态语、非语言的音响、各种标记性符号等等。口语交际中,除了一些书面使用的标记性的符号以外,还可以运用各种非语言形式进行交际,尤其是一些身势语和情态语。书面语交际则主要使用书面语的非语言符号,不使用身势语和情态语形式。

我们认为,分析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上述五个方面的特征更为重要。口语和书面语虽然表现为不同的物质媒介形式,但认识它们的特征却应该从其交际的动态过程出发。换句话说,对我们有意义的是口语和书面语的交际类型,而不单单是其物质形态。因此,从人的交际行为出发,口语和书面语是更为抽象的交际类型概念,而且是人类言语交际的两种最基本的类型。

二、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存在状态

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最基本的具体存在形式,也是语言在新型传播媒介出现以前仅有的两种表现形式。随着新型的电子媒介的出现(广播、电视、计算机),语言也有了新的表现舞台。从表面上看,似乎可以将这些电子媒介中出现的语言归入到传统的口语和书面语中去,如将广播的语言视为口语,但是,这种仅仅根据“视”与“听”分别作出的解释往往掩盖了电子媒介中语言的真正特点,不利于正确地认识这种语言的表现形式。我们倾向于将电子媒介中的语言放在交际的类型中去观察,以发现它们在交际方面的特质。以下我们集中讨论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将纪录自然语言的文字输入计算机,通过数字化处理,又以文字形式映现在屏幕上的。网络语言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按照规定好的程序“敲”出来的。它是视觉的,但又不同于传统的阅读。认识网络语言的特性,必须将其放在言语交际的类型中去考察。

人类言语的两种基本交际类型是口语和书面语。口语交际和书面语交际代表了言语交际的“两极”。对其他有关言语交际现象的考察可以把这两极作为参照系。将网络语言放在这样的参考框架内,可以发现网络语言具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双重特征。

首先,在交际的功能分布上,网络语言既能完成口语的交际功能,又可以完成书面语的交际功能。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的交际,主要表现形式是对话,是人的一种基本的交际行为。网络语言交际虽然其物质媒介形式有别于日常口语,但也可以以双向对话的形式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际。网络聊天就是口语交际的最典型方式。人们喜欢在网络里聊天,与这种近似于日常交谈的方式不无关系。书面语交际很容易理解,网络语言能以其特殊的视觉方式完成传统的书面语交际。网络新闻、网络文学等就是典型的书面语形式。

其次,在言语交际行为特征上,网络语言兼有口语和书面语的特征。网络语言的书面语特征很明显,如视觉性、非面对面等,但网络语言的口语特征就不是很明显,它的视觉性往往使人们忽视这一点。前面我们已经说明,对口语和书面语的认识不能仅仅从物质媒介形式着眼,还应该观察它在整个交际过程具有的特质。用上面我们概括的口语和书面语交际的五个方面的特征来衡量,可以发现网络语言具有的口语交际特性。

(1)网络语言交际可以具有现场性。具有口语交际功能的网络语言交际行为是一种现场的交际,表现为交际的双方不能有一方空缺,他们必须在同一个交际现场中。如果一方空缺,交际即告结束。交际的现场性意味着交际双方处在同一个时空环境之中。口语交际就是典型的现场交际。和口语交际相区别的是,网络语言交际的双方处在同一个具体的时间之中,所处的具体物理空间则是分离的。但这种分离绝不像书面语交际那样,不表现为交际时一方的空缺,双方必须同在互联网络上,同一个网站,同一个聊天室。口语交际是面对面的现场交际,双方可以看得到,而网络语言的现场性是非面对面的,交际时任何一方都看不到另外一方(新的视频技术将改变这一点,但并非所有人都喜欢这一改变)。如果将口语的交际看作典型的现场交际,那么网络语言的现场性就是“准现场性”。

(2)网络语言交际可以具有语境的同一性。网络语言交际的双方可以处在同一个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同一时间之中,虽然双方不在同一个具体的物理空间之中,但由于其“准现场性”,交际环境还是有某种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可以有效地被双方利用去表达和理解意义。进入任何一个聊天网站,你就首先面对一个选择:进入哪一个聊天室?不同的聊天室有不同的特色,以主题划分的,如动情物语;以年龄划分的,如人到中年;以地域划分的,如长春天空。选择了某个聊天室,就等于选择了一个规定的对话情境,这种情境最大限度地帮助或制约了交际双方的言语交际行为过程,比如对交际对象的估价及选择、话题的选择、词语的选择、话语风格的选择等等。与此相比,书面语交际的语境同一性要小得多。

(3)网络语言交际可以具有当下性。交际中话语的产生和理解具有时间上的即时性和延迟性两种状态,前者是口语交际特征,后者是书面语特征。网络语言交际既具有延迟性,也具有即时性。在网络中的对话交际形式中,这种即时性体现得极为明显。在对网络聊天行为的观察中我们发现两种有趣的现象:一种是有人在选择聊天对象时,把打字的速度作为一个条件。如会发出“有打字快的朋友吗?”这样的寻求交际对象的信息。如果打字的速度慢,话语的接续速度就慢,他们无法忍受这样的话语行为。一个打字速度很慢的人往往会成为聊天室中被冷落的对象。另一种是在聊天的进程中发生的现象:交际的双方如有一方没有及时地接续上话语,另一方就会打出“在吗?”、“说话啊”等语句。口语交际的当下性要求双方话语的即时性,这种即时性被破坏,口语交际的双向性就不复存在。在这一点上,网络语言交际可以做得和日常交谈一样好。

(4)网络语言交际的反馈可以是即时的。即时反馈是口语交际区别于书面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特征。口语交际靠着即时的反馈及时调整话语的方式和进程,以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口语交际的外反馈有言语的和非言语的两种,其中非言语的反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口语交际中,说话者可以根据对方的动作、表情随时调整自己的话语行为。网络语言交际可以有即时的反馈,其外反馈的方式多以言语的反馈为主,也有非言语的反馈方式,用一些约定符号替代人的动作和表情。如用“:)”代替愉快的表情,用“:(”代替不愉快的表情等等。

(5)网络语言交际的形式可以是复合的。口语交际的形式是复合的,既有语言形式,也有动作、表情等非语言形式,两者共同构成了交际意义的表达形式。口语交际形式的复合性显然决定于它的面对面的现场性。网络语言交际是非面对面的交际,即交际双方并不能看到对方,无法像口语交际那样利用动作、表情等非语言形式。但是,网络语言交际可以具有现场性,交际双方处于同一次的交际状态,需要利用动作、表情这类的非语言形式参与意义的构建和理解。在网络语言的交际实践中,人们找到了一种替代现实动作、表情的方式,并在网络语言交际中广泛运用。从替代的形式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用自然语言描述相关的动作、表情,如:

抓了抓头皮,露出迷惑的神情....

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顽皮地做了个鬼脸“^_*”

摇摇头,一副很无辜的样子。另一类是用约定的符号代替有关的动作和表情。如:

? (意思为:很疑惑地看着对象)

@_@(意思为:大大的眼睛,天真地望着对象)

两种形式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只是符号的替代形式比纯语言的叙述简洁一些,更具有网络的特征(充分运用了网络的视觉性)。纯自然语言的叙述接近书面语言的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不过,网络交际的这种描写不同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一般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描写作品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网络交际则是描写说话者自己的动作、表情,等于告诉听话者,我现在是以何种表情、动作在与你讲话。这是网络交际的无奈,也是它的特色。

三、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体

让我们再回到索绪尔。索绪尔认为语言和言语不同,语言是一种抽象的存在,言语则是具体的,语言体现在言语中。言语就是语言的具体存在状态,语言有不同的存在状态,这种不同的存在状态可以用“语体”的概念来概括。

邵敬敏认为“语体是言语行为的外部因素和内部特征相互作用的综合系统。语体形成的外部因素是交际语境,具体表现为交际领域、交际对象、交际目的以及交际方式,语体形成的内部因素就是因不同的外部因素而导致言语行为及言语行为所运用的各类语言材料和手段所聚合成的特征系统。”[4](p317)网络语言是用于网络交际行为之中的,其交际领域、交际对象和交际方式都有自己明显的特征,从而导致网络言语交际行为形成了“所运用的各类语言材料和手段所聚合成的特种系统”。因此,网络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存在状态,也可以并且应该从语体的层面上,和其他语体并列在一起而得到说明。

决定语体的因素很多,粗略地说,有媒介形式、话题内容、交际目的、风格等四种主要的因素。从媒介形式区分出口语和书面语;从话题内容区分出政论、事物、日常、文艺等;从目的可以区分出说理、评论、诉求、鼓动、娱乐;从风格可以区分出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等。一种言语交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不同的角度体现了不同的语体特征。网络言语交际也可以这样来认识。不过,对于网络语言来说,重要的是以其媒介形式的特殊性区别于传统的口语和书面语。

网络语言是以电子媒介为其物质形式的。由于媒介的特殊性,使得网络语言形成了不同于口语和书面语的交际特征。上面我们已经分析了网络语言交际五个方面的特点:交际的现场性、语境的同一性、交际的当下性、反馈的即时性、形式的复合性。这些特征构成了网络语言交际独特之处,使我们有理由将网络语言认定为一种语体——区别于口语和书面语的一种新型的语体,可以称之为网络语体。

网络语体的形成及其特征决定于网络这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它综合了传统书面语和口语,形成了自己的语体特征:

(1)视觉性:网络语体是主要以视觉符号为交际形式的。网络语言是视觉的,但这种视觉性又不同于书面语的视觉性。书面语中,书写者和阅读者对书写和阅读的速度控制更为主动;而网络中,人们不得不听命于网络技术,人的控制能力有限。这种差异无疑会在形式方面给网络语言带来影响。

(2)即时性:网络语体是一种即时交际的语体(如上所述,我们将网络新闻一类的交际看作是纯书面语的传递),在这一点上它接近口语。但网络语言的即时性程度不及口语,最明显的就是:网络语言交际是将一句话“写”好,一次“说”出来;口语不是想好一句才说,而是边想边说的。因此,口语交际的话语接续在时间上更为紧凑,网络语言交际的话语接续就相对延迟一些。

(3)非面对面性:网络语体是一种非面对面使用的语体,交际双方不在一个具体的物理空间之内。但网络语言的非面对面性不表现为交际对象的“空缺”,只能是同一时间的非面对面性。书面语虽然也是非面对面的,但却可以是非同一时间的。

将网络语言看作和书面语、口语具有同等地位的语体,有助于认识网络语言的各种现象。比如人们都知道网络语言中运用很多非语言的符号来表情达意,其实这些符号并不是为了突出网络的神奇才使用的,而是网络语体特征决定的。它的非面对面性使得口语交际中的表情、动作等非言语手段丧失功用,为了弥补这种缺失,才代之以符号,而它的视觉性正可以满足这种代替。当然,网络交际的符号也不是随意创制的,除了一般地应该符合约定原则外,还受制于物理设备的功能设置,比如键盘。

再如即时性特征。从网络语言的即时性出发,可以解释网络语言交际中的句式特征:短句多,省略多,词句口语化等。

一种语体的出现总是有它的原因的,要么是媒介的发展所致,要么是交际功能的固定化。网络语体的出现明显是出于媒介的进展,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还有一种因素我们似乎也不能忽视:由于网络的出现导致了人们交际方式的变化。在网络出现之前,人们写信和远距离的人交流,或者用口语和人近距离地交谈,交流的对象多数都是固定的熟人。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际方式,在网络里,人们可以和远距离的人做即时的交流,其对象可以是任何人,只要他在网络上。这种交际方式的变化致使网络交际中使用的自然语言又出现了新的特征,这大概可以看作是网络语体形成的直接原因吧。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孙维张.汉语社会语言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3]孙维张,吕明臣.社会交际语言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非语言交际论文篇8

[关键词]交际功能手段 翻译的对等性 交际意向 篇章的主导功能 交际效果

[中图分类号]H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038-02

每个时代的翻译者和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的要求、任务和标准的理解都是不同的。翻译理论方法都不是随意翻译的结果,它体现社会现今翻译学发展阶段对翻译活动所提出的要求。

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产生首先是从相关语言学的发展开始(即20世纪30年代以语言学为中心的多语言的同步研究及多语言体系的相互关系问题),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出现了语言学翻译理论并得以发展,А.В.Федоров在发表的一系列著作中把翻译看作是“与语言和文学相关的创造性活动,不可避免地使两种语言连接在一起,用一种语言手段解决另一种语言的任务”[Федоров,15]。类似的翻译手段为学者们提出了一些现存问题,例如,翻译中语言间相互关系的确定、翻译中处理方法的分类、非等价词汇的翻译、专有名词和熟语的翻译、原文和译文的分歧等。对这一方向的研究终归是关注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的契合与分歧,并把翻译理解成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一种语言符号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符号。最为典型的就是Л.С.Бархударов的观点。这种对翻译的态度在当时是完全符合标准的,在И.И.Ревизин和В.Ю.Розенцвейг的《一般翻译和机器翻译基础》(1964)一书中认为翻译本身就是对告知的转变,或是变体。

显然,上述观点与翻译的交际功能手段没有任何联系。它具有局限性,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翻译理论中译者本身的活动。

翻译理论思想最大的飞跃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当时涌现出大量译作和翻译问题的专著,大多数新观点都依据俄罗斯境外研究(Ю.Найда, Дж.Кэтфорд)。而俄罗斯本土则出现А.Д.Швейцер的著作《翻译与语言学》(Швейцер,1973),与其后续著作《翻译理论:地位,问题,方法》。而А.Д.Швейцер的观点也是在境外众学者(Г.Йегер,О.Каде, Г.Тури,Ю.Найда)创作研究和观点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首先来源于莱比锡学派的翻译理论基础。

А.Д.Швейцер的观点中,主要概念是关于交际目标、交际效果以及考虑到篇章的广泛需求而划分的篇章功能主导等。有关翻译活动任务的观点主要是依凭О.Каде提出的交际活动图示理论。О.Каде很准确地划分了翻译作为交际活动的现有阶段:1.翻译活动,本质上可分解成两个有相互关联的交际活动――发出者与译者的交际、译者与接受者的交际;2.译者轮流扮演接受者与发出者的角色,这种角色的交替本质上影响着翻译过程[Швейцер,63]。交际通过篇章的形成来实现,因此А.Д. Швейцер对篇章的功能性特点特别重视。

篇章的这类特点绝非偶然产生:它们是由话语发出者的交际目标所决定的,篇章的接受者可以理解篇章作者的意图,并对接受者产生交际影响。由此А.Д.Швейцер提出了三段式因素:1.交际意向,即交际目的;2.篇章的功能参数;3.交际效果。对这三个因素的相互关系,А.Д.Швейцер认为,译者在原文篇章的功能主导基础上揭示以此篇章为基础的交际意向,并创造最终的篇章,试图达到与此意向相关的交际效果[Швейцер,147]。

这一观点的成立也受到莱比锡学派代表А.Нойберт及美国语言学家Ю.Найда的观点的影响。从А.Нойберт的观点中А.Д.Швейцер把翻译的相符性划分成两种形式:1.原文内容与译语标准的相符;2.翻译语用角度的相符[Швейцер,76]。而Ю.Найда在翻译理论中加入了翻译获得者的反应与原文获得者的反应相一致的功能等价性概念。

交际功能的出现意味着翻译理论逐渐在医治自己的“儿童病”,此病的症状就是对所译篇章的语言本身的组成部分特别关注,注重翻译上的转换。

现今在研究翻译特点、影响翻译过程和结果的各个因素的时候,找到了一个领域,对于交际参与者,也就是说对于带有指令和意向的原文创造者和对于带有对译文反应、需求和民族文化特点的译文接受者来说,这一领域至今还是空缺的。换句话说,产生了翻译过程的“人化”,摆脱了一般的、由一种语言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的技术转化,而变成一种按照В.Н.Комиссаров说的“跨语言和跨文化交际更广泛范围”的研究。

“翻译的交际功能手段”概念首先在З.Д.Львовская的著作中使用(Львовская,1985)。她认为翻译过程总的来说是言语的理解和产生的过程。应该在人的言语活动领域即交际层面寻找翻译理论的主要标准和出发点。交际手段的概念基础是语言意义和言语涵义两个概念的区分,包括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从属关系[Львовская,75-76]。

把翻译过程看作是言语活动类型进行研究是本文的重点,原因如下:

1.言语交往的最终阶段是把交际涵义从篇章中分离出来。但是解释者可以在对比语言意义和对每个言语环境来说很重要的非语言因素的时候理解篇章的涵义。然而,涵义的语言和非语言构成的一般规律,不管在原语篇章的生成与理解过程中(“原文作者译者”),还是在译语篇章的生成与理解过程中(“译者译文接收者”),都是表现在交际层面的。

2.每个准确构建的篇章都具有语用方向。在两种语言接触时,译语篇章的语用方针原则可以考虑一系列与文化历史、民族、社会和操译语团体的相关特点的一系列补充因素。这些因素同样要求在交际层面进行考量。

3.必须关注篇章涵义的语言和非语言成分,即关注交际层次,此研究方向超出了对语言间体系、规范、惯例层次上现存特点的研究。

4.评判翻译过程的主要业务原则与译语和原语篇章相符性的主要标准就是两种语言篇章的交际功能的相符性[Львовская,75-76]。

与初期翻译理论中使用的方向相比,З.Д.Львовская大幅度拓宽了翻译过程的研究领域。本质上,融入了两种语言交际的全部过程,此过程由原语篇章的生成开始,由译语篇章的解释为结束。换句话说,此过程是指交际过程,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并对自身无论是语言还是非语言成分(非语言成分特别重要)都产生影响。

如果把З.Д. Львовская的观点看做是翻译过程的一种模式的话,那么这一过程可如下进行:

在初级阶段,鉴于交际参与者与言语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交际参与者的意识中形成了言语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即主要交际任务)。动机和目的通过创立有一定涵义和思想结构的篇章而得以实现。在这一阶段可以选择一系列语言手段来表达篇章中的思想来形成篇章。

在下一阶段,篇章涵义的解释由篇章接受者去完成。在两种语言交际的条件下解释者就是译者,译者会把篇章的概念意义与言语环境的构成成分相对照。在此基础上,由篇章提炼出其蕴含意义,由此可以看到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相互关系,尤其是译者本人所知的背景知识。

再下一阶段是带有原语篇章意义的译语篇章的形成阶段。在译语篇章中帮助表达意义的语言手段与原语篇章中的语言手段是有一定区别的,这里是指语言和非语言因素。

在最后一个阶段,译语篇章的接受者对其篇章的涵义内容进行阐释,并把此篇章的概念意义与言语环境的构成成分相比较。

在这一观点中,言语环境起重要作用,若不考虑言语环境就不可能正确地形成原语篇章,也不可能解释译语篇章。言语环境可以定义为篇章作者的个性、言语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篇章解释者的个性、交际地点和时间、言语对象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Львовская,90]。这里,在言语环境的构成中可分为两类情境――交际参与者之间的交际环境(包括篇章作者的个性及其动机和目的,交际发生的地点和时间,解释者的个性),在篇章中描述的具体环境(包括言语发生是关于什么或关于谁,所描述的行为或事件的地点和时间,篇章中描写的人物、实物及现象特征等)[Львовская,92]。

所述理论观点与早先的翻译模式有些不同,特别是与И.И.Ревзин和В.Ю.Розенцвейг提出的情景指物模式不同。情景指物模式只考虑到理解原语篇章与生成译语篇章的语言学因素,也就是说,什么样的所指物是由原语中一定的语言单位所指,借助什么样的语言单位能够指称译语中的现实对象。而З.Д.Львовская坚持认为应该考虑到非语言学因素,准确来说是考虑到语言学和非语言学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З.Д.Львовская并没有忽视言语行为的动机和目的,言语不是一种自行构成存在的,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手段。“无论言语行为的目的是什么,它都是一种影响信息接受者及其意识与行为的意向”[Львовская,123]。按此观点,篇章的意义结构中不仅可以分离出语义亚结构,而且还可以分离出语用亚结构。“篇章的语用亚结构的顶峰通常是由篇章的主要构想、篇章的首要任务所构成的,即篇章生成的主要交际任务[Львовская,130]。其实,这种主要交际任务要通过译者在翻译原文时候来体现。作为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中介,翻译通过翻译活动可对译文接受者产生影响。由此,对译文接受者产生影响的任务是艰难的,因为原文作者和译文接受者的知识背景下存在差别,这种差别是由原文作者和译文接受者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民族与社会团体的分属不同而造成,这是其客观原因;而主观原因在于个性层面的不同造成(包括兴趣与职业、政治观念、背景文化知识、个人喜好等)。译者的任务就是通过相应的篇章语义亚结构的变换来减少差别,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完全同一的篇章是不存在的。因此原文作者在说到译文对等性并遵循现实性原则的时候,通常都会有根据地指出“译文篇章只是从本质特点上对外语接受者产生的影响,而与原文对其接受者的影响效果并不完全一致”[Львовская,155]。

Л.К.Латышев为翻译交际功能理论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认为,翻译满足了一定的需求,同时译者满足了社会需求,并由此指引社会制定。Л.К.Латышев的观点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翻译的社会功能概念。他认为翻译的社会功能是“翻译能够保证两语言间接地交流,这种交流与一般同语言交流可以最大程度地接近”[Латышев,15],因此翻译的社会功能取决于在作为语言中介者的译者帮助下参与交际的人们能够直接地交流。此外,翻译的社会功能在传统需求中也有所体现,根据译文篇章的传统需求,如果接受者已经掌握了相关的语言,就应该使接受者像看原文一样地理解[Латышев,10]。译文在完成其社会功能时所遭遇的障碍就是民族语言障碍。民族语言障碍的产生不仅是因为借助译文交流的交际者是操各种不同语言的,而且是因为交际者之间存在各种差别,这些差别决定了此交际者隶属各自的文化。民族语言障碍的构成可分为:原语和译语体系与规范不同;操两种语言的人的言语习惯不同;操两种语言的人的信息储备存在分歧。译者的任务就是消除民族语言障碍,因此,翻译是民族语言的传播,即“交际的最直接传达,在此过程中译者要完成对典型的民族语言特征的转换”[Латышев,23],同时保留交际参与者的个性特征。消除民族语言障碍后的交际对译文的接受者会产生影响,但是译文接受者的反应能完全符合原文接受者的反应是个理想状态,实际上是达不到的。

正如之前所述,翻译已开始在跨语言和跨文化交际更宽的范围内研究,“交际”一词是最基本的,因为它能够预测到一切带有需求、动机、目的,并对所理解的篇章有所反应的“活的交际者”的存在,由此在现实言语环境中产生的相互作用就是由翻译在两种语言的交际环境下完成的,这其实也是翻译的交际功能手段的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Комиссаров В.Н.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ое переводоведение в России:Учеб.Пособие.М.,2002.

[2]Львовская З.Д.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перевода(на материале испанского языка).М.,1985.

[3]Латышев Л.К.Технология перевода:Учеб.пособие по подготовке переводчиков(с нем.яз.). М., 2000.

[4]Латышев Л.К.Перевод:проблемы теории,практики и методики преподавания.М.,1988.

[5]Федоров А.В.Введение в теорию перевода:(Линквис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2-е изд.,перераб. М., 1958.

[6]Швейцер А.Д. Перевод и лингвистика:(Газетно-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й и военно-публицистический перевод).М.,1973.

上一篇:传统漆艺论文范文 下一篇:非遗保护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