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运用

时间:2022-06-24 03:45:03

任务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运用

摘 要:文章结合教学经验,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学法,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 初中 信息技术

任务教学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适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下面,本人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教学法,做一些探讨。

一、任务设计

所谓的任务教学法,就是指把要学习的内容分解成若干小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小任务或在较少指点的情况下完成小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是一个能力训练的过程。因此,教学任务要设计好,所设计的任务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给学生留有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同时,任务要富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要有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驱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因此,设计任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任务的真实性

例如,在写字板和Word的教学中,在进行图片、艺术字等的教学时,我就给学生制作贺卡的任务,有生日贺卡的,有新年贺卡的,有教师节贺卡的等等,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出非常漂亮可爱的贺卡。现在的学生,个个都玩QQ,我也给学生利用所以知识装扮自己的QQ空间,这样学生就玩得开心,觉得更开心了。这些真实的任务,让学生把计算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娱乐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使他们主动地去学习。

2、任务的明确性

明确的任务,能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如果任务不明确,学习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乱打乱闯,学习效果就不明显了。这个好比射箭,只在目标明确了,才能瞄准好,才能更好完成任务。

3、任务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教学任务给学生极具挑战性。倒如,在简单的Flash教学中,我给学生一个主题,给学生自由创作。这种比较开放的任务,留给了学生学习、思考的大空间,这样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灵活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同时也给学生创造了一种竞争的环境,同是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组合课堂

在实施任务教学法中,教学组织工作难度大。原因是:一是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所掌握的技能的熟练程度相差较大,导致完成任务的进度相差也拉大;二是由于任务是开放性的,学习的过程也是开放性的,导致学生完成任务的难易不同、形式不同、过程不同等等,加大了教学组织工作的难度。因此,教师要随机应变,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作用,合理组织课堂,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首先,要加强探究学习的指导,以节约学生对细小问题的探究时间,使学生少走弯,提高课堂效率;其次,要对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关键问题稍作解说,学生如能独立完成的,绝不提示;再次,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采取分层指导的原则,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要耐心的个别化的指导,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帮助,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对他们进行参加竞赛的专门指导,培养技能拔尖人才。

三、对学生积极评价

评价,是实施任务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肯定和认可。积极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强大的动力。只要学习积极参与,就要鼓励,只要学生努力探索,就要表扬。争取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探究行列,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注意问题

使用任务教学法,任务的设计十分关键,在设计任务时,应避免以具体操作代替任务。如,在指定的位置插入一幅图或艺术字,或对文字修饰等,仅以具体操作代替任务,只能停留在掌握技能本身。由于任务太具体,学生不需要思考分析就可以完成,任务后也拓展学习,这样的学习任务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实,并不是每堂课都适用任务教学法的。如,基本概念、基本操作等就不适用了。当学生对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还没有任务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时,也不适用任务教学法,否则适得其反。任务教学法只有在学生具备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学习经验时,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点滴感受 下一篇:药物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