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时间:2022-06-24 07:22:07

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 要:在当代教育思想观念指导下实行教务管理信息化,指借助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及基本方法,展开信息化管理。作为高职院校来说,需要在突破原有的管理工作格局的基础之上完善教学模式,提升实际办学的水平,需要充分认识到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以及重要价值,将信息技术充分地应用于教务管理的活动过程当中。

关键词:教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探究;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12

一、我国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漏洞

1.管理者不能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教管人员都不能充分理解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在管理过程当中不能将信息化的建设当作重点;即便部分学校认识到这一问题,也往往会忽略建设信息化教学管理需要贯穿在教学工作过程当中,因此比较盲目,不能建设比较完善的决策系统,自然就不能制订教学计划,出现思想落后的情况。

2.管理观念陈旧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都比较排斥,仍停留于传统管理模式当中,使用比较陈旧的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另外,学校的信息化设备也比较落后,专业交流以及协作非常薄弱,管理者无法更新管理观念。

3.信息化水平较低

就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来说,大部分高职院校也仅仅停留在相关的教学软件应用的程度上。除此之外,教学时很多老师都仅会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完成教学任务,网络平台以及更加高端的信息化设备都没有得到应用。

二、如何修补职院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漏洞

1.转变管理观念

想要实现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放思想,将现代化的教学理论作为主要指导思想,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课堂当中,保证老师和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进来。

但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我们常常会遇见很多老师不愿意使用信息技术的问题。很多老师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也没有使用恰当的教学模式。想要落实信息化教学目标,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才能达到目的,比如说举行定期的讲座以及辩论会等,需要转变老师的教学观念,令信息技术可以进入到课堂当中。

2.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技术的进步,高校需要引导教管人员学习现代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法,提高管理能力,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管理者。

另外,就老师来说,需要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并将其应用到教学服务当中去,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以及专业水平,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3.完善管理信息化体系

所谓教学管理最终任务,指的就是借助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的各个因素,强化管理工作,并不断地对教学方法加以完善,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所以,教学管理过程当中,需要积极地完善教管信息体系,调整传统管理形式,顺应时展潮流,针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工作展开全面、细致的管理,这也正是教学质量的发展要求。

4.加大教学管理的建设投入力度

加大对教学管理系统的投入,必须充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并立足于此,将老师和广大学生的方便作为基本原则,对教管系统进行不间断的完善和提升,对各个模块加大规范化管理的力度,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管系统。首先,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以保证信息化设备的日常维护以及运行。其次,教管系统在硬件上需要较大的维护成本,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每一笔投资。最后,需要对教务系统进行后期修改,令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日常的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作为高职院校来说,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程需要学校各个部门采取统一、协调的行动,这是一项需要持续推进的工程。想要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就必须充分地认识管理当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在此基础上适当更新观念,引入信息技术,加强教学管理团队建设,完善教务管理的信息化体系,加大对教学管理的资金投入等,以提升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国才.高职院校教学综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7).

[2]郑学梅.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4).

[3]薛永三,何 鑫,于赢军.高职院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3).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下一篇:给我一双梦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