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2-06-24 05:51:19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摘 要 小学数学以计算为主,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科。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数学计算能力之目的。

关键词 小学数学;兴趣与习惯;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之一,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新课标》中要求小学生在计算方面达到“熟练”、“正确”、“会”三个层次。因此,为了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组织多样化练习等几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一下较为详细的阐述。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深入学习数学和发展的基础知识。在小学,计算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关于“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要求学生在计算方面要达到会、正确、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的教学要求。纵观全国小学数学试题,涉及计算内容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均占85%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小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但实际计算中,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简单的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马虎、不进行验算造成计算的不正确。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来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小学生乐于计算、善于计算,对计算感兴趣,从而达到算得熟、准、快的目的。计算教学好像只是枯燥乏味的数字“开会”,只是一系列的数字堆砌和罗列。对于小学生来讲,比起好玩的游戏,动画片来说,计算真可以算得上是乏味,学生看了就烦。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对计算感兴趣呢?针对这一情况,我对班级52名学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喜欢计算的仅占26%左右,不喜欢计算占了50%右,还有24%左右的学生则表示一般。

另外,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我还适时地用生活中的数学来感染学生,或以学生喜欢的数学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学生从乐中得益,从乐中长智,不知不觉就迷上了数学。从而为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教学中吗,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要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提笔就算,这时就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我在数学教学中,分三步走: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确定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要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以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做到对简单的计算题不“轻敌”,对数目大的计算题有耐心。

(2)加强口算训练。口算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技能。口算的正确、迅速与否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赢重视加强口算的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表内除法,务必让每一个学生熟练计算,脱口而出。

(3)使学生养成认真核对的好习惯。要求学生对于抄写下来的题目,都要认真仔细核对,做到数字、符号不错不漏。试想,题都抄错了,结果怎么可能正确呢?

(4)使学生养成估算和验算的好习惯。教给他们估算和验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一些学生以为验算可有可无,其实不然。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

(5)使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字迹端正、做到不潦草,不涂改,保持作业整齐美观。

(6)使学生养成相互检查的习惯。要求学生在作业完成后,在做好自查的基础上,对作业进行互查,然后上交学习小组长复查。对于出现的问题随时指出,帮助分析错误原因,及时纠正。对于普遍或典型问题,及时统计、汇总、上报,进行统一分析讲解。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意识,更能让学生掌握知识,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7)安排专门的改错课。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的要求:判断对错一找出错误处一分析错误原因一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仅能使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可以达到预防犯错的效果。

三、提倡算法多样化、激发学生潜能

算法多样化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交流,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它能使学生在计算中得到成功的愉悦,而且能使不同层次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总之,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只要我们认真挖掘教材,领悟《新课标》的要求,多渠道开发小学生潜能,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上一篇:浅议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教学 下一篇:风雅颂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