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刍议

时间:2022-06-24 03:52:02

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刍议

摘 要:“风险管理”是近年来引入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新兴学科,是国有企业运营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可或缺的科学管理手段。面对决策、运营和法律等风险,国有企业要深入开展风险评估,进行风险,加大风险管控工作力度,注重风险管理与日常业务紧密结合,以形成风险管理常态化工作机制,运用好全面风险管理这一科学手段,使国有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识别;评估风险;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074-02

世界市场变幻莫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资金和信息的流动,旧的风险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今的情况,全面风险管理已成为21世纪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必走的改革之路。合格的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必须具备风险意识,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患于未然,减少风险,保证国有企业获得长足发展和安全保障。

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门科学

风险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经济界、企业界的重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推广和应用也广泛而迅速。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门科学,含义分狭义和广义两种。从狭义概念看,风险管理要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以增强企业项目的前瞻性、全面识别风险能力、应变能力、风险反应能力等,尽可能维护企业和项目投资的收益,为企业和项目成功提供有力保障,达到“管理风险,创造价值”的目的。企业缺少风险管理机制,所有项目将暴露在诸多的确定和不确定因素之中,将陷于被动和消极接受的境地。而有了风险管理机制,企业就具有了应对各种情况的措施,如同农田有了灌溉工程,有了农药,虽不能保证全面丰收,但至少可避免较大损失,化被动为主动。从广义观点看,风险管理再一次体现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人类在不断地认识自然、适应自然,通过风险管理对社会环境的正确判断,不被各种社会随机因素所迷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认清因素,承担其风险并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为此,要做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必须明确以下原则:第一,企业高层管理部门必须有一个明确、有效的总体风险管理体系;第二,企业必须有明确的风险管理分析政策;第三,风险管理应体现企业特点,融入企业的业务计划;第四,风险管理应该是动态的、反复的以及适应变化的。

二、全面风险管理是国有企业运营不可或缺的科学管理手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有企业的风险防范问题已经成为企业运营、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全面风险管理既是国有企业实现科学决策、和谐决策的前提和保证,又是国有企业运营不可或缺的科学管理手段。

早期风险管理的倡导者詹姆斯・奎斯提曾提出过一个著名观点:“风险管理是企业或组织,由控制偶然损失的风险,以保全盈利的能力。”近代风险管理学者赫利克斯・克莱蒙又认为,“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保存其组织前进的能力,并对顾客提品与服务以保全公司的人力与物力,保护企业的盈利能力”。综合借鉴以上观点,可以说,风险管理的目标,首先是鉴别显露的和潜在的风险,处置并控制风险,以期预防损失;其次是损失发生后提供尽可能的补偿,减少损失的危害性,保障企业生产和运营活动的顺利进行。笔者比较欣赏风险管理者的这句格言:损失前的预防胜于损失后的补偿。

总之,全面风险管理就是为了提高公司抵御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管理不确定性能力和应变能力,提升应对危机、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全面风险管理是国有企业运营的基础

目前,在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战略与决策风险、投资风险、资金风险、发展方式相对落后产生的风险、融资与债务风险、市场风险、生产运营风险、法律风险、人力资源和劳务纠纷风险以及执行力风险等。拿战略与决策风险来说,由于责权利不对等,现实中往往存在对上级或主管部门依赖过度,导致决策程序不够科学和规范或者先决策后论证、项目论证与实际投资效果偏差较大等现象,尤其在并购或合资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更多。如:有的企业对合作方情况调查不深入,了解不充分,导致合同或协议存在缺陷和漏洞,埋下风险隐患;有的企业股权设置不合理,不利于重大决策风险的控制,甚至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有的企业自有资金不足,整体负债较高,负债结构不够合理,财务负担沉重,资金链一旦断裂,将难以为继;有的企业集团风险管控能力不强,以至于在规模不断扩张、业务不断拓展的情况下,人才、技术或资金等方面捉襟见肘,对子公司的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管理、风险控制和化解的能力较弱,使得企业投资风险隐患增大。

认真分析、准确识别以上各类风险,是做好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

四、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制定或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有企业运营应当以风险为导向,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围绕企业的日常运营过程中的每一个节点,围绕每一个重要项目及重要岗位,并结合风险管理技术,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估,进行风险,在企业内部凝聚力量形成共识;分解重大风险点,明确管控工作重点;建立风险预警和应急预案制度,使风险管理常态化。“斩草除根”地降低或规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做好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关键。

1.深入开展风险评估,落实风险控制责任单位。通过对国有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初始资料的汇总、分析,并经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审议通过,识别出适合本企业的重大风险和重要风险,同时,把对应的风险点细化到各个责任单位进行落实考核。有效的风险管理不仅能改变国有企业面临困惑乃至生产经营工作的被动局面,而且有利于对国有企业“三重一大”进行风险管理决策,国有企业应以自身工作实践诠释“企业风险管理是以最低成本实现最佳运营和生产保障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2.进行风险,在国有企业范围内凝聚力量达成共识。在国有企业内部营造全面风险管理氛围,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尤其应当看到,风险意识的强化与企业文化的建立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培养,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领导层,强化领导层的风险意识是关键。另外,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法律风险也是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如果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法治意识不强,潜在的法律风险就会变成现实的灾难,轻则给国有企业带来财产或商誉损失,重则给国有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所以目前进一步加强企业法制建设十分重要和紧迫。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重点企业法制建设,这既是实现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大做强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快我国市场经济进程和法治建设进程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求。

3.加大风险管控工作力度,确保重大风险措施实施到位。有效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防范系统来控制和化解风险,减少损失。虽然有一部分国有企业没有条件,也没有足够的能力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但完全可以由现有的职能部门承担风险防范的日常工作,如财务、审计、法律等,比如,针对应收账款余额大、货款回笼不及时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下达月度销售回款指标。在确保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加强客户信用调查,坚决杜绝欠款发货,同时优化合同质量,减少新增合同质保金比例;二是坚持每周召开总经理办公会,现场解决需要企业资源支持的事项;三是建立应收账款动态管理平台,建立应收账款分级管理机制;四是加大货款催收力度,按月实行销售业绩考核,将销售回款指标作为重要绩效考核依据。当然,不管哪个部门承担,都必须保证其工作的独立性。逐步建立国有企业内部的风险评估、风险分析和风险处理机制。

4.注重风险管理与日常业务紧密结合,形成风险管理常态化工作机制。为降低战略风险,国有企业应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以积极的心态对公司治理环境不断优化;为控制资金风险,合理进行资金的资源调配,要加强对资金的实际占用、资金的周转流动以及资金的投资回报等情况进行分析。总之,要以超出一般的“非常优秀”的心理状态,自我增强责任意识,自觉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无论是国有企业高管,还是各级管理人员;无论是精英人等,还是普通员工,在实际工作和重大部署中,都要自觉做到“四动”,竭尽一己之力,即:主动参与、挥动双臂、劳动耕耘、感动企业,奉献社会。“四动”在于实干,“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为了国有企业发展和自我生存,竭尽全力。

归根到底,为了有效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国有企业应紧紧围绕自身未来的发展战略,坚持事前防范,注重关键业务流程控制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重点关注投资风险、资金风险、执行力风险以及高风险业务领域,更好地将风险管理和企业日常业务工作有力结合,合理高效使用风险管理报告,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增强企业自身调控能力和水平;防止出现重大决策失误;提高投资和项目管理能力;防范财务风险及危机事故发生;进一步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有效防范风险事故的发生;促进国有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为国有企业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上一篇:将中国梦融入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之中 下一篇:新形势下士官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