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历史教学积极性研究

时间:2022-06-23 10:28:23

论高中历史教学积极性研究

摘要:当今,素质教育已经全面开展,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教师怎样利用手里的教学资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很多教育学家说,教学的效率是从学生学习上的收获里提升的,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能够提升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才能够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所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积极性的提升能够使得教学效率提升,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这样学生才能够变成课堂教学的主体,能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学生能够在很好地教学氛围下能够进行深入学习,与此同时能够对于历史学科有比较理性的认识,学生能够从学习的历史知识当中吸收教训,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获得更加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这样学生才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积极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235-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飞速发展,高中教学是学生重要的教学阶段,对于高中生来说,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升入大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模式一直比较传统,学生学习过于模式化,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积极性逐渐下降,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十分不利,本文对于如何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教师要对于新课程标准准确理解研究

将新课程标准当中的相关内容与理念进行准确理解和领悟是开展历史课堂教学的基础,在当前的素质教学的形式之下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一个高中历史老师,要将新课程标准作为进行课堂教学的标准,对于教学效率进行衡量,将新课程教学标准透彻领悟,能够参考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例如,在对于教材文本进行陈述当中,要对于课程标准进行领悟,对于文本当中利用的动词和词组进行分析,促进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感情等进行完美结合,并且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进而能够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能够进行具有针对性地讲解,为课堂的高效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愉快。

2.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行,教师要将过去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改进,引进新颖的教学模式,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出来,将学生主体的需求满足,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这样,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怎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呢?第一单就是要使学生得到充分地尊重,教师要将课堂学习气氛变得民主且和谐,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对于教学活动进行计划,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际情况优先纳入考虑范围,将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位。如果将学生比作风筝,那么老师就是操纵风筝线的人,线就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终目标,教师要将学习目标把握到位,参考实际需要放风筝,无论风筝飞得多么高远,教师都要做坚定的牵引人,学生自身比较自由,在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就像是在高空当中飞行的风筝,能够自由自在地发挥,也就是要将高中历史的高效教学实现,将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

3.教育学生学会用历史主义的态度进行历史的学习

历史的学习即使是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但是不能用当代人的眼光来看待历史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教育学生通过历史态度进行历史方面的学习,要能够利用历史的态度看历史。总的来说,就是要设身处地的在历史人物的所处阶级、时代背景、传统文化的相关问题上进行思考,这样看到的方面才比较完全。比如,在进行《中国近代史》教学时,课文当中有对于洋务运动失败进行评价和分析的文字,写到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洋务派自身的决定,他们不想将封建制度,只是想能够将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引进,使得国家逐渐变得富强。单纯从字面上来说,确实不能看出什么漏洞,觉得课文当中分析的十分合情合理。但是如果进行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还是能够针对这一的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历史主义态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第一,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洋务派是否能够进行封建制度的彻底改变呢?他们具备这种能力吗?第二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没有体现出历史的进步性呢?在学生进行了一番质疑和讨论之后,就会对这类相关问题进行比较客观且全面的回答,这样无形中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能力,进而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

4.进行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很多高中的历史老师的内心都十分清楚,想要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就要进行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历史教学的内容与其他学科不太一样,本身1内容就比较枯燥乏味,假设在教学当中,教师不能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只是利用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照本宣科,就只是一个声调地读课文,可以知道,听课的学生们肯定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参考学生的内心世界,参考学生喜欢标新立异的心理,将历史教材认真钻研,将课堂教学认真仔细地设计出来,将气氛良好的、和谐的课堂环境创设出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积极性。

5.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我国人民对于教育的关注也越来越多。高中是学生鲤跃龙门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的一生具有关键的意义,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每个学科都十分重要。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历史学科十分枯燥难学,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总的来说,想要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概念,就要使得学生作为课题教学的主体,在教师的正确的引导下,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促使学生对历史知识逐渐感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于梦.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教好高中历史课程[J].考试周刊,2012,(80)

[2] 郭童川.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

[3] 陈荣荣.高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与方法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9)

[4] 陈军.高中历史学习现状及对策初探[J].大观周刊,2012,(4)

上一篇:电力信息化建设模式的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matlab实现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