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调整策略研究

时间:2022-06-23 06:49:40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调整策略研究

【摘要】1974年,弗鲁顿伯格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这一概念,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高职教师职业倦怠为主题,对现阶段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缓解职业倦怠的具体策略,从而为减轻、消除和预防教师的职业倦怠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职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影响因素

在越来越注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新课改”政策的压力下,作为高职教师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加上一些社会、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本身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少的高职院校中,已经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出现也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的关注。诚如上述所言,高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重视,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1)情绪耗竭。高职教师情绪耗竭主要体现在情感上,如在工作之际常常会出现疲劳感,对原本感兴趣的人或事也慢慢开始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更有甚者会在一件原本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大动肝火。这些情绪上出现耗竭的表现都会不同程度的降低高职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激情。

(2)去人格化。所谓的去人格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提出调度申请等行为。作为高职教师,这种去人格化主要表现在对待学生或同事的态度上。处于职业倦怠期的教师会刻意的减少或拒绝与学生过密的接触,只是单纯的将自己的教学任务“塞”给学生,忽略与学生之间应有的沟通与交流。而更为严重的,教师会刻意的远离同事,甚至有时候会对同事持多疑不满的态度。

(3)成就感降低。当高职教师出现职业倦怠之时,他们会感觉到自己现在的工作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可言;同时处于职业倦怠的教师会将自己的教学工作视为一种简单乏味的机械劳动,感觉工作毫无创新。当一名高职教师不再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之时,便会出现工作效率的降低,不愿面对新的教学任务,甚至会找借口旷班等严重的问题。

二、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任何现象的产生都会有一定的触发因子,高职教师职业倦怠也是由于一定的内外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

1.外因

(1)社会因素。人作为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其一生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社会的影响。因此,在探究影响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时,社会因素是需要最先考虑的问题。首先,随着“新课标”的改革,高职教师原本的授课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需要打破原有教学模式,创建一种新的,“因材施教”的,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模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教师需要“苦思冥想”:运用什么方式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情况下,无形中带给了高职英语教师不小的工作压力。其次,受社会风气影响,送红包、收回扣的事件在各个行业频有发生。于是许多家长对教师角色的定义也由“师如父”转变成“工资教学”,在这种认识下,社会上对教师的尊重度有所下降。当教师这一职业成就感被降低时,教师会对其职业逐渐产生不满感,最终导致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

(2)工作环境因素。现下大多数的学校特别是高职学校对教师的管理采用一种“家长式”作风。主要体现在一下两点:第一,学校领导硬性的下达教学任务,而完全不顾及教师的意见与想法。例如三大主科之一的“英语”,学校要求的英语教学任务相比其他学科要更“严苛”。这种缺乏民主的环境下,容易使教师产生一种压迫感,从而更加不满于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第二,许多学校特别是职业高中,仍然以学生成绩作为教师的奖惩依据。特别作为主科的英语,学校尤为看重。因此,这种制度之下教师的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

(3)工作本身因素。教师这个职业与学生接触较多,并且长期处于一个封闭的校园环境中,这使得教师对于外界的事物缺少了本该有的敏感度。久而久之,当教师对新鲜事物兴趣开始缺失时,他们也会慢慢产生对事物的厌烦感,最终导致教师对职业感到倦怠。

2.内因

(1)身体健康程度。实验调查表明,教师这个职业易患“颈椎病和腰椎疾患、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青光眼和白内障、慢性咽炎静脉曲张”等疾病。作为高职教师自然难逃其害。上述这些疾病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耗着教师的精力与体力,引发职业倦怠。

(2)个人承压能力。当高职教师受到社会、工作环境、工作本身的多重压力的打击时,即使是原本抗压能力较强的教师也会在这种情境下陷入困境。当教师的个人承压能力低于环境所带来的压力时,教师也就会表现出对职业的倦怠。

(3)其它因素。外界本已压力重重,当一名教师的家庭事务,如与孩子的相处、子女的教育等问题也无法处理好的时时候,就会使教师敏感的神经接近“崩溃”,从而加速了教师对职业的倦怠。

三、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整策略

1.学校方面

(1)减轻教师压力。学校对于减轻教师的压力的承诺不应是一张“空头支票”,而应当将办法实施到实际中,这就需要校方在给教师下达任务指标之时,能够多与教师进行沟通,在“校与师”之间达成一种共识。以高职英语教师为例,针对高职英语本身所具有的“任务重、灵活性强、教授较难”的特点,校方在为高职英语教师制定教学指标时,可以适当的给他们较多的时间来完成指标。这样,充足的时间使高职英语教师不再“焦头烂额”,不至于对教学指标速手无策。从而减轻高职英语教师的压力。

(2)完善教师评价机制。现存的“学生成绩定教师优劣”的评价机制存在一定的权限,校方应打破这种传统评价机制,在对高职教师的评定中,采用一种“历时评价”,即通过比较同一班级学生的成绩变化来进行评价。就是将各个班每次的各类学科成绩做一个统计,参照每次成绩的变化来进行综合评定。同时,要将教师的职业道德、受学生爱戴情况等因素纳入到教师的评价机制中,进而从“全方面、多角度”对教师做出评定,缓解教师在学生学业上的压力。

(3)完善培训机制。教师只有个人职业技能过硬,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得心应手的应对各方带来的压力。这就需要校方完善对教师的培训机制,例如校方可以定期派遣教师去其他兄弟学校,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在交流中不断完善个人的职业技能。

2.自身方面

(1)正确认识职业倦怠的普遍性。作为一名高职教师,首先应正确认识职业倦怠的普遍性。只有正视这个问题,才会在未来的工作中尽量克制这种倦怠的“复发”。

(2)通过心理暗示调节倦怠压力。人的潜意识是相当强大的,当教师发觉自己有职业倦怠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来调节减缓压力。作为一名高职教师,可以在潜意识中提醒自己:“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我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教师的内心慢慢趋于平静,从而逐步改善职业倦怠问题。

(3)通过完善自身来抵制倦怠压力。通过完善自身抵制倦怠压力,这种策略的实施与笔者上文所述的校方完善培训机制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高职教师,当具有出差学习机会时,一定要抓住机会,在学术交流期间,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当然,这种能力的培养也可以通过教师自主学习来实现,教师可以阅读与教育有关的书籍,上网查资料来对有关知识进行相应的学习。通过这些方法来提升自身能力,抵制倦怠压力。

在任何行业,职业倦怠都是一种常见现象。作为高职教师而言,只要能够正确对待工作上的压力,运用适当的方法、有策略地减轻或转移压力,便可以找到解决职业倦怠的方法,重新找回作为高职教师的自豪感,在教师这个职业上走的更远、更好。

参考文献:

[1]谭红秀,郭潜深.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教育理论研究,2010(30)

[2]袁荣儿.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与成因调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08)

[3]王静,岳琳.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负动机因素研究[J].徐州建筑技术学院学报,2011(11)

上一篇:借生活之笔描绘高中政治课改新蓝图 下一篇: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评判性阅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