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显著 困难犹在 前途光明

时间:2022-06-23 03:58:11

为分析摸清沼气建设和后续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推动我市沼气建设科学发展,我们成立专项调研组,深入部分县区,采取随机抽样、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农村沼气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调查情况表明,近年来,我市农村沼气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对农村节能减排、乡村环境治理、增加农民收入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农村能源事业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用新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前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加快农村能源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现况及特点

我市农村沼气大规模建设始于2003年,随着农村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我市农村沼气建设逐步加快,2006年国家提出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的要求,我市把发展农村沼气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市养殖业的发展,农村沼气发展尤为迅速,沼气建设成果十分显著。并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1、建池规模迅速发展。

十多年来,我市农村能源建设规模迅速扩大。2003至2012年,全市农村沼气用户增至15.1万户。建设户用沼气池14.32万户;建设沼气工程共478处,总池容2.71万m3,其中大型沼气工程15处、中型沼气工程13处、小型沼气工程450处;建设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120处,总池容1万m3。沼气入户率由3.5%提高到9.9%。

2、资金投入不断增加。

充足的投入是搞好农村沼气建设的根本保证,我们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能源建设投入的机遇,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和争取部门支持,引导农户、企业自筹。

(1)争取国家项目资金。

十年来,目标任务逐年递增。2003年至2012年,我市共争取国家农村能源项目27个,中央预算内累计资金11473万元。争取中央资金,由2003年的156万元增加至2011年的3101.736万元,增长幅度为19.88倍。

(2)争取省级以下财政投入。

省、市、县(市)财政都安排一定的沼气建设专项资金,保证沼气建设的资金需要。省、市财政安排农村能源建设资金都超过800万元。据统计,2012年衡阳市县级共投入资金515.65万元。

(3)引导农户、企业自筹。

坚持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充分调动农民、企业建沼气池的积极性。据统计,2003年以来,农户、企业自筹农村沼气建设资金已超过4.5亿元。

3、服务体系日益健全。

(1)建章立制,行业管理逐渐规范。

根据《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湖南省农村可再生能源条例》以及部、省有关政策,结合衡阳实际,相继出台了系列管理文件和措施,如《衡阳市农村沼气建设管理办法》等。

(2)逐步建立服务网络。

各县市区已建设服务网点395个,已覆盖全市乡镇,初步形成了以乡村服务网点为基础,以农村沼气技工为骨干的服务网络,并通过常态化服务和重点推动相结合的工作方式,逐步提高服务质量。

(3)加大培训力度和范围。

十年来,按照“省培训到市、市培训到县、县培训到乡村”的原则,举办农村能源培训班30多期,加强沼气技工的培训与技能晋级,我市获得上岗证书的沼气生产技术工达1200多名,居全省前列。将沼气用户培训纳入沼气建设的主要内容,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和农业科技入户,培训沼气示范户,开展沼气技术咨询现场培训活动500多期,做到每个沼气村都有沼气使用明白人。据调查,我市接受沼气使用技术培训人数达4.8万人次。

4、综合效益正在显现。

我市年产沼气5100万m3,折合标煤3.6万t,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22.5万t,相当于替代35.9万亩林地年蓄积量,改良土壤22.2万亩,处理粪便污水708.6万t。据测算,通过沼气的综合利用,农户每年直接增收节支都在2000元以上,“三沼”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户年增收超过2万元,我市每年直接为农民、企业增收节支效益达1.82亿元。农村沼气建设对改善生态环境,为建设秀美新农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问题和原因

发展农村沼气,有利于调整农民生活用能结构,改善农村公共卫生脏、乱、差的状况,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建设。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使用率低。

沼气使用的根本保证是有原料来源,可是随着农村养殖业由分散向规模化发展,散养户比例降低,或者是城郊乡村被纳入城镇化建设范围而不准养殖;同时,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收集和处理秸秆困难,致使以前建的沼气池由于缺乏原料而“池空气绝”。 据调查,衡山县9万多农户,养猪户不到8%,我市秸秆能源利用却只有23万t标煤,开发利用率仅为12%,并且几乎全部是低转换效率的直接燃烧方式。因此,我市调查沼气用户使用率仅为79%。

2、项目推动难。

近年来由于建材、劳动力等价格的持续上涨,农村沼气建设成本大幅度提高,中央补助不足建设成本的30%。省、市、县配套能力有限,很难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造成农民自筹压力增加,部分项目户由于自筹落实困难,存在“一池三改”建设标准较低或没有进行“三改”的现象,有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农户希望建设沼气池而无力开展建设的不利局面。

近年来传统农业的经济效益远低于外出务工的经济效益,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也影响了农村沼气事业的发展。常宁市调查农村90%以上的青壮年弃农外出务工,致使农村劳动力缺乏,留守人员为“386199”部队,沼气池的建设反应冷漠,建池积极性很低。如该市的荫田镇上浯村70%人口外出务工,32%全户外出。以上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农村沼气持续发展。

3、综合利用差。

部分农户对沼气综合利用的认识不高,仅停留在解决照明、做饭等生活用能方面,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沼气、沼液、沼渣在发展生态农业及保护环境中所起的作用。沼液、沼渣的利用也仅限于菜农施肥,缺乏对沼气贮粮,沼液浸种、养猪,沼渣栽培食用菌等实用技术的了解,沼渣、沼液在发展养殖业、种植业以及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等方面没有发挥其综合效益。据我们对使用沼气(含间歇使用)的2434户农户的调查,施用沼肥的有1841户,占调查农户数的75.64%。

4、制约我市农村沼气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以上问题的存在,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综合分析:

(1)认识不明。

由于宣传工作不够到位,相当一部分干部和农户对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综合效应不甚了解,认为建设沼气唯一好处是省柴节煤,煮饭方便,根本不了解建“一气”(沼气)带“三料”(燃料、肥料、饲料),“三料”促“四业”(农、林、牧、渔),“四业”出“三效”(社会、生态、经济)的综合利用效益。而且随着农村养殖业由分散向规模化发展,散养户比例降低,缺乏原料。

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缺乏劳力;许多农村只有留守老人和儿童,缺乏市场,农村沼气特别是户用沼气已无空间,没有发展必要。

由于有些地方对农村沼气建设后续工作不大重视,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造成沼气使用率不高,使人产生了质量差、服务差、效益差的错觉。加之,现在农村能源并不缺乏,煤、电、液化气都比较方便,所以,对农村沼气建设引发了一些消极议论,少数干部群众甚至对前一段沼气发展路径提出质疑,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2)投入不足。

1)建池成本高。

目前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当前建设一口户用沼气池的成本要5000多元,如结合“三改”配套,农户投入要接近2万元,而补助标准只有1600元;因此,许多想建的农户因为一次性投入太大,只得“望而却步”。目前,我市拥有年出栏商品猪10万头的养猪企业1个,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养殖场30个,年出栏5000~10000头的养殖场有79个,5000头以下的养殖场16695个,但是建设沼气工程的却只有478处。数量最大,造成污染严重的来源是中小型规模养殖场。据测算,建一个中型沼气池,每立方米池容投资在2500~3000元之间,建一个50~500m3的中型沼气工程(含配套设施)投资在12.5~150万之间,大多数都无法筹集足额资金。

2)配套资金难以落实。

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都要求县市区按比例给予配套,从我市过去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财政紧张,市县都难以足额配套。

3)工作经费不足。

农村能源工作的特点是点多、面广、线长,从确定项目、督促检查到项目验收,周期长,工作量大,但农村沼气项目资金中不含工作经费、财政也不安排工作经费,基层工作倍感艰难。

(3)服务不力。

1)服务网点维系困难。

我市沼气乡村服务体系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是绝大多数乡镇没有能源服务站,服务网点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从事沼气生产的农民技术员。这些网点人员没有任何经费和补助,主要依靠开展有偿服务来维持运转。但是实际操作中却很难收到服务费,收入不多且很不稳定,随时有网破线断的危险。如祁东县调查5个村级服务网点,网点年纯收入最高的为1780元。四喜村、曾家村服务网点今年维修次数仅为163次,而龙湾村服务网点负责人近两年外出打工,根本没有运转。

2)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农村可再生能源设施设备专业性、技术性较强,需要专门的维修技术。因技术员流失严重,全市农村配备的相关工作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很多地方几个村才有一个沼气技术员,而农民普遍缺乏相关知识,不能及时解决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沼气池“带病工作”、“因病报废”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常宁市调查,近几年累计培训技术员336人,坚持连续工作3年以上的10人,仅占总数的2.98%,坚持工作1年以上的73人,坚持不足1年的253人。

三、对策与建议

发展农村沼气事业,既是实行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美丽农村的客观需要,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也符合农村可持续发展方向。为加快农村沼气事业发展,必须综合调整思路,综合施策,固本强基,提高效益。

1、巩固成果,科学调整农村沼气发展结构。

农村沼气建设是农村能源建设的中心不变,建议下步农村沼气发展结构应调整为:重点发展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在群众积极性高、建设条件适宜的地区科学稳步发展户用沼气。建设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是解决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粪便污染、环境治理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1)建议国家出台政策,重点支持中小型养殖场建设中型沼气工程。

中小型规模养殖场数量众多,养殖污染严重,国家这一块应加大投入,中央补助资金应占投资总额的50%以上,以加快农村养殖污染治理。

(2)颁布建设标准图集和有效的管理模式。

至今,联户沼气和养殖小区集中供气工程仍缺乏规范的技术标准和有效管理模式,建议颁布联户沼气和养殖小区集中供气工程建设标准图集,成立专门建设中型沼气工程的施工队伍,简化审批手续和程序,解决建设中型沼气工程技术力量不足、施工进度缓慢等问题。

2、加大投入,努力提高农村沼气使用效率。

坚持建管并重,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沼气池使用效率。一是建议把修复病池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按1000元/户标准补助,主要解决浮罩维修问题;二是提高沼气补助标准至3000元/户,减轻农民负担;三是制定农户使用沼气补贴政策,提高农民使用沼气的积极性,建议补助标准为0.5~1元/m3;四是建议中央预算内沼气项目中参照农业其他项目(如巩固退耕还林)安排中央投资的10%间接工程费作为工作经费。

3、稳定队伍,积极提升农村沼气服务水平。

(1)完善服务体系。

县级设立农村能源服务总站,整合原来的村级服务网点,以乡为单位建设乡(镇)农村能源服务站,集中财力支持乡镇农村能源服务站做大做强。把乡镇农村能源服务站列入农技服务体系,并参照每个乡镇解决1~2个编制,安排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

(2)完善工资报酬。

建议全省出台政策,乡镇服务站工作人员要设立公益性岗位编制、有固定的工资补助、解决养老保险金和工伤保险。农村能源服务站工作人员待遇比照农口其它站所人员执行,不低于零就业岗位基本工资标准(600元/月),建议补助0.7~0.8万元/年。常宁市政府分配能源办10个零就业岗位,每年资金7.2万元。能源办将这笔资金作为沼气池维修、维护工资,让骨干技术员在雨季或建池间歇期间,去指定的区域到沼气用户回访、维修、维护沼气池,并给于计件报酬。这样既增加了技术员收入,稳定了队伍,又使常宁市的沼气池利用率由原来的56%提高到80%以上。

(3)完善服务功能。

建议安排每个乡镇服务站每年不低于2万元专项经费,培养专业化的沼气施工队伍和维修服务队伍,及时为建池农户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走出一条以服务促进沼气建设快速健康发展的新路子。

上一篇:关于高寒地区沼气发展的浅思 下一篇:临汾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