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家与佛教

时间:2022-06-22 09:42:21

【摘 要】本文从“孝”、“爱”、“命”、“忍”、“中庸”、“五常”、“修身”等几个方面,对儒家的学问和佛教的学问进行分析比较。

【关键词】儒家;佛教

众所周知,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以儒、释、道为核心的文化。其中,儒学与道学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学问,而佛教,则是在东汉时期,才从印度传入中国的。自从其传入中国后,就一直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它们两者既有殊异之处,也有共通的地方。它们相互激荡排斥,而又互相融摄吸收。后来,儒学也因为吸取了不少佛法的营养而走向强大,而佛教也融入了浓厚的中国色彩,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时至今日,儒、佛文化已成为中国思想文化难以分割的血肉,但两者又各具特色自成一家。今比较概述如下:

在“孝”的方面:俗话说:“古圣先贤孝为先,万善之门孝为基”,孝是众善的根本,若无孝道,则无以为善。所以说“百善孝为先”。无论是儒家还是佛教,都特别注重“孝道”,强调做人“要以孝为本,以孝为先”。儒家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而佛教则更是把“孝亲尊师”看成是学佛的根本原则。然而,孝有世间孝与出世间孝两种。世间孝就是现世孝,比如,儒家所讲的孝养“父母之身、父母之心”,使父母现世衣食无忧,安乐荣耀。相比之下,佛教里所讲的孝,则主要是指孝养“父母之慧”,是世、出世间的孝,是大孝、永久的孝。佛教的孝,不仅要孝养现世的父母,接引他们学佛,使他们免于轮回之苦,而且还要救度过去世的累劫父母,使他们了脱生死,永得安乐。

在“爱”的方面:儒家以“仁爱”本,主要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儒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说“推己及人”。在儒家的观念里,爱有亲疏之分,爱应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然后,推广开来,去爱和自己相关的人。甚至爱心越来越扩大,连亲疏差别都忽略,而推而广之地去爱自然宇宙中的一切生灵。而佛教则主张“爱”当以“慈悲为本”。佛教里所讲的慈悲,实际上是以“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无私无我的“大爱”,也是一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慈大悲,是永恒的慈悲。它主要体现在对苦难众生的救拔方面,如地藏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观世音菩萨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至于佛教由于体认“因缘法”、“众生平等”、“法性一如”的真理,而爱怜一切的众生,主张“不吃肉,不杀生”,“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等的做法,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慈悲。

在“命”的方面:儒家代表人物孔子认为人的“命”是有定数的,而人的实际遭遇又是由“命”或“天”决定的。所以孔子曾感叹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五十而知天命”。相比较而言,佛教就不那么执着于“命”或“天”,而是主张除了顺应天命,乐天知命外,更要进一步积极主动地去“洗心革命”。因为佛教认为人身就是“业”报身,人是随“业”受报的。而人的命运,也是随着“业”的变化而变化的。这里所说的“业”指的就是善恶因果。以佛教的说法,人的“业”力完全是由自己造的,有“业”就必有报,而且这个因果能通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可谓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预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了解了这个“善恶因果决定有报”的三世因果观,一方面可以让我们因为害怕果报而断恶修善;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明白“命自我作,福自己求”、命运其实就操纵在自己手里的道理。换句话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惭悔改过、积功累德的方式,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真的是前途一片光明、大有可为啊!

在“忍”的方面:常言说得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儒、佛两家历来都很注重“忍”字的价值。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也曾说过“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儒家眼里,“忍”是一种律己的形式,也是一种品格修养。即便是“忍辱负重”也不愧是一种大丈夫的担当。而佛教则一直把“忍”作为利己,成就自己的难得的良方。以佛教的说法,“忍辱”不但能帮人消减业障,还能让人智慧增长,最后得到“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上也说:“一切法无我的成于忍”。所以,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世间修忍辱波罗蜜,被残暴的歌利王“节节肢解身体”时,他忍着撕心裂肺的痛苦,还心存感恩的对歌利王说:“等我成佛后,一定会第一个度您!”后来,释迦牟尼修成正果后,果然第一个度的就是歌利王。昔日歌利王即而今佛经上所说的“陈如尊者”是。可见,释迦牟尼佛就是我们修忍辱波罗蜜的最好的榜样!

在“中庸”的方面:儒家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所以,在为人处世方面,儒家特别讲求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注重适度原则,力避“过犹不及”。儒家代表人物孔子还把中庸视为道德的最高标准,《论语.雍也》载:“子曰:‘中庸之为也,其至矣乎!’”所以当他的学生问他“以德报怨何如?”时,他就带着批评的语气回答:“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其实,佛家所讲的不落两端的“中道”似乎与儒家的“中庸”的意义很相近,但其内容更为深广。因为儒家的中庸,重于人道;而佛法,可以说,一切都是“中道”。“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场,是离两边的极端、邪执,取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比如,佛教认为在修行上,要不偏于苦行或纵乐的生活;在思想上,要不离于有或无、常住或断灭两种极端的见解。大体说来,佛教里的“中道”可分为实践上的“中道”和理论上的“中道”。实践上的中道主要是指以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为内容的“八正道”。而理论上的中道,可以说就是“缘起”,也就是“空有不二”、“即真即俗”的智慧。有了“中道”的生活,学佛、修佛者就能够“心无所住”,也不会被八风所吹动,就能够在佛法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这就是智慧,这就是佛法。

在“五常”的方面:儒家所讲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虽然分别跟佛教所讲的“五戒”相应:不杀生谓仁,不偷盗谓义,不邪淫谓礼,不饮酒谓智,不妄语谓信很相应,但儒家的“五常”止于勉人律己,而佛教的“五戒”则是非常利己的事。:因为受持“五戒”就是入道的正因,还能得到护法诸神的加持。若能精进不懈,惑业就会渐消,功德就会增长,最后必能证得正果。

在“修身”的方面:虽然儒家和佛教都很注重修身,但两者是有很多的差别的。首先,儒家是经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完成修身目的的。而学佛者则是以戒、定、慧三学为修持,因戒生定,因定开慧的。其次,两者所讲的修身,虽然都是以自利利他为旨趣,但儒家认为只有先完成修身(自利),然后才能去“齐家”、“治国”、“平天下”(利他)。而佛教却主张在自利的同时,就可以“广度诸穷苦,庄严佛净土”从而完成利他。佛教上甚至还主张“自未得度先度他”。另外,儒家讲的“利他”只着重于人类,止于现在。而佛教讲的“利他”,论对象,不光是人类,还包括“三界”、六道”的其他一切众生。论时间,不但是现在,更及于未来际;论空间,则通三界,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最后,儒家修身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了天下的和谐太平。而佛教修身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彻底的看破,放下,内心清净,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普度众生。

由以上所述可知,儒家的学问是关乎世间法的学问,而佛教的学问是关乎出世间法的学问,它们是时而融通,而又时而相离的。但它们都是人类性德的流露,都是光明、开放的智慧,都是生命的学问、智慧的学问,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慧能大师说得好:“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净空法师也说:“修佛法,不离世间法;不废世间法,而证佛法。”可见,佛法就在世间,佛法就是世间的佛法,是“随顺世间、利乐有情”、“利他”、“济世”的佛法。

【参考文献】

[1]大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2]论语[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美电缆巨头入华先立“规矩”:中国产业的标准为... 下一篇:苏试广博:开创连锁式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