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应融入情感教育

时间:2022-06-22 03:45:53

中学语文应融入情感教育

摘 要: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语文教师必须把情感教育贯穿于语文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语文教学要成功地进行情感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内,必须既重视课内而又不忽视课外。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文章从富于感染力的诵读、充满情感的导入语言、动之以情的作文评改、导之以情的课外读写指导四个角度结合教学实践谈了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155-02

什么是情感教育?从美学的角度看,情感教育是美感教育的特殊功能,它利用人们的真情实感来达到文艺的感染和教育作用。从教育学角度看,情感教育指教师通过种种的教育方式和途径,促使学生的情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就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在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中先从情感上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既获得知识的增益,又受到道德的熏陶和艺术的感染,从而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情感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结构是一个多维、多层次、动态的综合体,它包括以下三个亚结构:素质结构,认知结构(智力因素),动力结构(非智力因素)。这三个亚结构有机地综合为一个整体。其中的动力结构也就是人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的因素,普遍而又深刻地影响着认知结构,学生发展智力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心理整体发展的过程,情感作为认知的动力,在认知过程中产生,又反过来给认知以动力。可以说,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再从教育目标来看,要培养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语文科理所当然地要注意充实学生的美好心灵和高尚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任务必须通过情感教育来完成。因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形成正确的道德评价的主要因素,语文教师必须把情感教育贯穿于语文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增强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情感相互交融,并逐步深化,最终转化为信念,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审美观。

前苏联现代教学论专家卡斯特对情感功能曾作出如下阐述“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的色彩,要引起学生的感受。因此,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固然也能使他们学到知识的技巧,但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不可能使他们始终如一的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为此,有人认为,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以书本知识为实体,以师生情感为纽带,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过程。

在这方面,被同仁誉为“情感派”的于漪老师,无疑是个杰出代表。她的课堂教学之所以具有吸引力,与她的情感投入有直接的关系。她历来十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并以此为突破口,以情激情,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丰富情感,从而将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了,使整个教学过程情趣盎然。她又从现代思维科学的角度高度明确地提出语文教学要从传统的直线型、单向性改变为辐射型、逆向型、立体化、多功能联系网络,解决这个问题的环节,一样离不开情感教育。

集数十年教学经验,笔者颇得益于情感教育所产生的积极效果。本人认为,语文教学要成功地进行情感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内,必须既重视课内而又不忽视课外。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仅举数种,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一、富于感染力的诵读

诵读,是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从情感教育的角度看,教师语音准确,感情充沛,绘声绘色,富于感染力的诵读,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形成立体思维,从多方面感知教材,在心理上获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受,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学生随着老师的感情变化而体验出喜、怒、哀、乐的感情。在欢乐中,在肃穆中,在悲愤中,在痛苦中……加深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二、充满情感的导入语言

导入新课时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充满情感的导入语言,能迅速打开学生的感情闸门,使学生自觉、乐意地参与教学活动,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动之以情的作文评改

评改作文是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开始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心理上开始产生闭锁性,性格较为内向,思想表露有了相当大的保留,但同时也产生渴望被人理解的要求。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评改作文了解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的思想感情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作文当中往往翻腾着学生生活的浪花,表现了学生的欢乐和幸福,苦恼和困惑,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道德观念也无不蕴含其间。面对学生生活的大海,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绕过暗礁和涡流,沿着正确航向劈波斩浪。如有个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当班干部的苦恼,他认为当班干部既耽误了学习又得罪了同学,是个不好的差使。针对学生这种思想倾向,笔者在评语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小助手,任务既光荣又艰巨,虽然他们做班级工作表面上耽误了学习的时间,但他们在完成班级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判断、综合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增长了才干,不但不会影响学习,反而能以正确的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他们得罪少部分同学,却赢来了大多数同学的拥护、理解,这样的差使,何乐而不为?!”总之,教师要利用评改作文的机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学生更健康地成长起来。

四、导之以情的课外读写指导

课外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辅导中进行情感教育,就是要从审美情趣方面引导学生识别花香和毒草,培养学生阅读优秀书籍的兴趣。笔者经常在课外与学生进行朋友式的交谈,评论各种报刊和书籍,给学生介绍一些优秀读物,畅谈自己的阅读体会,以引起学生阅读格调高、内容好的书刊的兴趣。文质兼美的书籍和刊物就像许多高尚、知识渊博的朋友,每天给学生以道德情操方面,审美情趣方面和学识方面的良好熏陶。

课外练笔是课堂作文的重要补充。指导学生课外练笔,一是要学生的作文兴趣,二是要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笔者认为写日记是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的良好途径。学生可以在日记中书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毫无保留地直抒胸臆,向日记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提高分辨真假美丑的能力。学生在日记中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从而鼓起学习的勇气,增添学习的信心。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它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的丰富内涵,使语文教学获得既教书又育人的最佳效果。

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情感教育应该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语文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它不能游离于双基教学之外,也不能脱离素质教育的轨道。

上一篇:浅析高中生物新课改学习方式 下一篇:刍议如何培养和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