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作用

时间:2022-06-22 01:20:27

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作用

摘 要:为探讨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有效途径。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50名本校学生进行了为期6周的改善人际关系的训练。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统计被试训练前后心理自评的7个项目得分差异。结果是被试在自我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诸方面训练后的自我评分增加,有显著和极显著意义。通过纠正认知偏差,同时辅以行为训练、团体心理辅导,在短期内对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 大学生 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126-01

当前,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大学生诸多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探讨改善本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我们于2012年开展了主题为“改善人际关系”的团体心理辅导实验研究。我们此次辅导定位在以发展为目标,帮助大学生纠正认知偏差,同时辅以行为训练,增强适应能力上面。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 被试为本校2011级新生,以自愿报名形式招收参加“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班”学生共69名。经过面试,筛选掉目的不明确或无法坚持的学生9人,实际参加实验的成员为60人,男性40人,女性20人,分6组进行。

2.方法 心理辅导的时间为每组(每期)8周,每周1次,每次2小时,总的辅导时间为16小时。每个小组的成员有6~18人不等。辅导前采用自编量表对被试进行测量。自编量表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拟出7个项目,以测查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对他人的了解与态度等方面在辅导前后的心理变化。每个项目由弱到强分10个等级,由被试自我评定。对统计数据采用SAS 6.12软件进行分析,方法:非参数检验。同时对被试参加辅导后的书面报告进行定性分析。

3.辅导方式 每期分3个阶段。导入阶段:约3小时。目的是让团体成员之间相识、了解,逐渐形成团体合作互助的气氛。实施阶段:约11小时。采取讲座、讨论、写体会、写日记、演心理剧等形式,通过“我是谁?”、“自画像”、“生命线”等活动帮助被试重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进而学会客观地分析自我,接纳自我并增强自信。而“人际关系中的我”、“脑力激荡”、“信任之旅”等行为训练则用来促进被试之间的沟通,增加对他人的了解,并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另外还介绍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终结阶段:约2小时。以总结会、大团圆等形式作为一期团体心理辅导的结束。此阶段由辅导员总结本期的辅导情况,并鼓励大家将所学知识与技巧运用于今后的生活实践,以不断地完善自我。同时,成员们畅言接受辅导后的体会。最后再让被试填一次自编量表,并写一篇接受辅导后的体会。

二、结果与分析

1.实验前后量表得分的显著性检验 被试接受辅导前后的量表得分差异经非参数检验,统计结果全部有显著性意义。从附表可以看出,被试通过辅导,自我意识的3个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自我认识更加全面和客观,因此了解自我得分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自我检验更加积极肯定,表现为责任感显著地提高、更加热情乐观;体现自我控制的自信心有了明显的增强。自我意识的改善,加之一定的行为训练,促进了被试之间的沟通,增进了相互了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结果了解别人、关心别人、分享经验的得分均显著提高。

2.对被试书面体会的分析 60名学生均写了接受辅导的心得体会。所有被试都反映不同程度地有所收获,其中认为收获不小的27人,占46%;认为有一些收获的31人,占51%。对于这次以“改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被试的书面体会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自我认识更加客观 “团体辅导使我的自我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开始重新认识自我,明确并修改自己的生活价值观”,“通过了解自己,剖析自己,终于能够正确、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并且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改正缺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闪光点,增强生活、学习的自信心”。“以前我不是很了解自己,通过辅导,我对自己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以前只知道有哪些优点,忽视了缺点,而现在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为之改变,从而使自己有了更大的进步。”

2.2自信心增强 “团体心理辅导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和实习场合。以前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讲话,害怕别人嘲笑。现在不同了,不但在同学面前,而且在陌生人面前都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谈笑自如,有时还发表自己的见地。这对我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上次上化学实验课,我走上讲台发言,第一次不紧张,也很轻松自然。真的应该感谢这次活动、自由地站在众多人的面前”。

2.3人际交往能力提高 “令我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如何从容应付一些(人际交往的)突况。在同辈间如何交往,与长辈如何交流,与陌生人如何交谈……等都有了一定的心理基础”。“在这样的团体中,我终于勇敢地迈出了我人际交往的步伐,在众人面前我也敢发表我的意见,虽然见解不够深度,但我却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或许是我觉得成功的第一步”。总之,这次团体心理辅导在成员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不少成员认为“参加心理辅导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并纷纷反映“这一活动应该坚持下去”,“应该扩大范围,让更多的同学受益”。

三、讨论

通过纠正认知偏差,同时辅以行为训练,团体心理辅导在短期内对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尽管不少研究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堪忧,但我们认为,大多数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仍然是成长过程中的不稳定,并由此产生认知偏差所造成的。因此只要能够纠正这种认知偏差,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多数心理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另外,这种以主题形式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因其目标明确,易为被接受,也容易激发被试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总结此次团体心理辅导,我们还注意到一些应该给予重视的问题,一是成员的筛选很重要,应设法将那些“凑热闹”的及时筛掉;其次对于个别不十分投入的成员应加强对其进行人别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胡会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研究.社会心理研究,1998(1):34.

[2]张子羿.大学生心理学教程.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19.

上一篇:英语语言中动名词和现在分词的异同 下一篇:英语作文创作过程中母语的副作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