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3.0中文版在社区应用的信效度评价

时间:2022-06-20 10:48:54

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3.0中文版在社区应用的信效度评价

【摘 要】 目的: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评价世界卫生组织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CIDI-3.0)中文版信度和效度。方法:以大连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社区中202名居民为研究对象,其中经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确诊为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和精神病共102人为患者组,其余100人为对照组,进行CIDI-3.0访谈以评价效标效度。同时进行CIDI-3.0的调查员一致性及重测信度检查。结果:(1)问卷筛查部分的灵敏度为60.4%~93.1%,特异度为33.6%~92.7%,阳性预测值为60.1%~95.1%,阴性预测值为68.1%~93.7%;(2)问卷各病种诊断部分的特异度为97.1%~98.9%,灵敏度为33.3%~70.3%,阳性预测值为66.7%~95.7%,阴性预测值为87.7%~95.4%;(3)调查员对各类精神障碍阳性诊断一致性的Kappa为值0.78;(4)重测信度kappa值从0.737~1.0。结论: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3.0中文版有较好的效标效度和满意的重测信度,筛查部分具有高灵敏度,诊断部分具有高特异度,可以作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的筛查和诊断工具。

【关键词】 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信度;效度;精神障碍

中图分类号:R74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01-0021-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1.005

Community-based evaluation of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Chinese version of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3.0

HUANY Yue-Qin1,XIE Shou-Fu2,LU Jin1,Xu Jun-Ting2,DANG Wei-Min1,

LI Yi2,LIU Zhao-Rui1,CHI Rui1

1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Peking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Mental Health,Ministry of Health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191

2The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Dalian City,Dalian 116023

Corresponding author:HUANY Yue-Qin,E-mail:huangyq@bjmu.省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Chinese version o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 version 3.0(CIDI-3.0)by community-based study.Methods:Among 202 subjects from Dalian city,with the clinician-administered 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IV(SCID),102 patents were diagnostic as mood disorder,anxiety disorder,schizophrenia or psychotic disorder and so on.All of the patients and the other 100 subjects without mental disorders a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interviewed blindly by CIDI-3.0 to test the validity of CIDI-3.0.Ten patients among them were interviewed twice independently in a 7-day interval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of CIDI-3.0.Results:(1)For the screen section,the sensitivity values of different mental disorders ranged from 60.4% to 93.1%,while the specificity values from 33.6% to 92.7%.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s were from 60.1% to 95.1%,and th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were from 68.1% to 93.7%.(2)For different mental disorders,the specificity values ranged from 97.1% to 98.9%,while the sensitivity values were from 33.3% to 70.3%.Positive predict values were from 66.7% to 95.7%,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were from 87.7% to 95.4%.(3)The consistency was 0.78 in any mental disorder.(4)For test-retest reliability,kappa values ranged from 0.737 to 1.0.Conclusion:By clinical reappraisal,the Chinese version of CIDI-3.0 has satisfied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The screen section has high sensitivity,while the diagnostic sections have high specificities.That indicates that CIDI-3.0 is acceptable as a validated instrument for community survey on mental disorders.

【Key words】 the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Stru ctured Chlinical Interview for Diagnosis;reliability;validity;mental disorder

世界卫生组织(WHO)自1986年定式诊断性检查工具“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the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以来[1-2],已有26种常用语言的版本,全世界有7个经WHO授权的CIDI培训中心,约25万人接受了CIDI的访谈,是WHO推荐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专用工具之一,在国内用于多项大规模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也获得了满意结果[3-4]。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北京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授权中文版CIDI培训中心对CIDI-C2.1中文版进行了临床及社区测试[5-9],证实其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本中心对 CIDI-3.0中文版的临床测试结果表明该问卷重测信度好,用于焦虑障碍的诊断和筛查价值高,用于重性抑郁障碍及精神病筛查效果较好,诊断效果更好[9]。为评价CIDI-3.0用于社区研究的信效度,在2006年大连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社区试测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2006年大连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抽取的年满18岁的调查对象中获得的社区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严重精神发育迟滞、严重痴呆、急性精神病等不适用CIDI-3.0的患者除外。病例组选择:经CIDI-3.0访谈任一疾病单元有阳性结果的调查对象,再由精神科医生使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研究版)(SCID-I)[10],确诊社区患者共102人,其中包括心境障碍46人、精神病15人(精神分裂症、其他精神病)、焦虑障碍26人、物质使用障碍15人。对照组选择:该调查中5%阴性复查的社区调查对象,选择与病例同地区、同性别、同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的社区居民共100人。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为诊断标准进行评价。

以102例确诊为单一种类精神障碍患者为病例组,由于部分精神障碍患者存在临床共病诊断,故将其他精神障碍归入非患者的对照组,以利于评价CIDI-3.0对各类精神障碍的区分度。将病例组与正常对照和其他精神障碍两种对照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本研究方案经过了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独立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所有受访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研究。

1.2 工具

测试工具: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3.0(the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core version 3.0,CIDI-3.0),由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共同编制。CIDI-3.0分为两部分:筛查部分及诊断部分,由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翻译。

诊断工具: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研究版)(Stru ctured Chlinical Interview for Diagnosis,SCID-I)为诊断的金标准。该半定式问卷原作者为First和Spitzer等,由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卫生研究所张波译,刘协和审校。

调查员一致性评价方法:对精神科临床医生、精神科护士及医学院在校研究生共24名调查员,进行严格系统的CIDI-3.0培训。调查员一致性评定方法是24名调查员一起分别对10名患者进行逐一访谈,即每1名患者接受访谈1次,24名调查员同时记录,每名调查员练习访谈记录10次。

重测信度评价方法:对10名患者分别由同一名调查员间隔1周,进行2次CIDI-3.0访谈。

效标效度评价方法:对102名患者及100名非患者进行CIDI-3.0访谈,由接受统一培训的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根据DSM-Ⅳ的定义和标准,采用金标准SCID-I对所有对象进行临床评价。

1.3 资料收集和统计方法

专人检查、回收完成的CIDI-3.0量表,经CIDI-3.0计算机诊断软件处理,获得DSM-Ⅳ诊断系统提供的每个研究对象的诊断结果;使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鉴于CIDI-3.0未对物质使用障碍者进行诊断,故本次分析未包含对物质使用者的结果报告。

2 结 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所有研究对象均能理解问卷条目,完成时间为30~150 min。对患者组与非患者组作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的均衡性检验,患者组102例,其中男34例,女68例,平均年龄(42±13)岁,受教育年限(13±3)年;非患者组100例,其中男40例,女60例,平均年龄(40±11)岁,受教育年限(12±4)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s>0.05)

2.2 调查员一致性

24名调查员对10名各类精神障碍患者诊断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8。

2.3 重测信度

各类精神障碍重测信度kappa值在0.737~1.0之间,其中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为1,心境障碍为0.737,焦虑障碍为0.765。

2.4 效标效度

2.4.1筛查部分的效标效度

以确诊的各类患者为病例组,以非患者为对照组,计算CIDI-3.0筛查问卷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显示各类精神障碍单一病种和3大类病种均具有高灵敏度,并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其中心境障碍、重性抑郁、广泛性焦虑、心境恶劣障碍、特殊恐怖灵敏度在80.2%~91.2%之间,仅有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的灵敏度较低。筛查部分的各种精神障碍筛查单一病种具有中等特异度,在68.6%~93.1%之间,但是3大类病种由于个别单一病种特异度较低而使其种特异度偏低(表1)。

2.4.2诊断部分的效标效度

以确诊的各类患者为病例组,以非患者为对照组,计算CIDI-3.0诊断部分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ROC曲线下面积(AUC)、OR值,结果显示各类精神障碍具有中等灵敏度,其中心境障碍的灵敏度为70.3%,而心境恶劣障碍的灵敏度仅为20.0%;结果显示各类精神障碍具有高特异度,并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其中3大类精神障碍的特异度在97.1%~98.9%之间,单一病种精神障碍的类型中,重性抑郁为89.0%,特殊恐怖和强迫障碍为100.0%;心境障碍的阳性预测值很高,达95.7%,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焦虑障碍的阳性预测值较高(表2)。

3 讨 论

CIDI自1986年最初的版本由WHO以来不断更新,已用于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全国性精神疾病调查及研究,如WMH-CIDI在美国共病复测研究(NCS-R)中的应用[10],以及用于世界精神卫生调查;CIDI-1.0以及CIDI-2.1在国内不同地区精神疾病调查及有关研究中的使用令人满意[3,9]。近10年来,经过CIDI专家委员会的多次严格审议和修改,CIDI在普通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初级保健研究(包括WHO的合作研究比如HIV感染、初级保健研究等)及许多临床研究的访谈诊断中都处于领先地位,大量有关CIDI信度、效度研究及其应用结果证明CIDI是目前研究精神疾病的较为理想的社区调查工具[2-9]。国内深圳市调查中对CIDI-3.0中文版的效度研究后,认为其对精神障碍、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具有较高灵敏度,对于后两者及精神病有较高特异度,是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较好工具[11]。

CIDI-3.0包括筛查和诊断的两个部分,发挥不同的作用。首先,筛查部分要求有高度灵敏度,尽可能少地遗漏任何精神障碍,而经过筛查获得的可疑阳性患者,可以进入诊断部分进一步确诊,因此诊断部分就要求有高度特异度。本研究显示CIDI-3.0达到了筛查题目高灵敏度、诊断章节高特异度的要求,符合社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需要。

在筛查部分中,尽管多数精神障碍有较高灵敏度,但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部分的灵敏度却较低,分析原因,双相障碍患者病情变化较多,其症状多与其他精神障碍有共病现象,加之患者通常不具备自知力,对躁狂发作期的相关症状予以否认,其本身临床诊断的正确率就偏低;对于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由于CIDI-3.0的诊断是以非精神卫生专业人员访谈方式,依赖对象的正确回答,而精神病患者无法正常交谈,故CIDI设计的筛查条目数量有限,且不包括发作精神病,故识别精神病的灵敏度偏低,但其特异度仍较高,与国外报道相似[12]。

其次,在诊断部分,心境障碍表现为中等灵敏度、高特异度、中等阳性预测值、高阴性预测值,表明CIDI-3.0用于心境障碍的诊断和筛查价值高,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13],说明该量表的条目符合中国人症状表达的特点,适用于在患者及非患者群体的诊断;该部分的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表现为低灵敏度、高特异度,提示其用于诊断的价值高。既往国外在对CIDI-2.1进行的研究中发现:如在CIDI-2.1上增加6个对焦虑障碍内容追问的条目,能使研究样本中疑似惊恐障碍的对象被确诊为惊恐障碍患者增加21%[13]。跨文化精神病学分析表明,文化差异通常影响情绪的表达方式,国外特定诊断标准不能完全涵盖国内人群的心理症状,以及患者的掩饰、保密以及患者对症状的自然和谐接受程度等,均将影响量表采集症状信息的全面性[9]。

同时,AUC可以解释为随机选择的临床病例被CIDI正确诊断率高于随机选择的非患者的概率。AUC值在0.5~0.7表示诊断一致性较差,0.7~0.9中等,0.9以上表示一致性很好。本研究CIDI-3.0的AUC表明对双相情感障碍、重性抑郁诊断价值高。计算OR值,可以评价CIDI-3.0对患者和非患者获得阳性结果的可能性,若OR>1,病例组比对照组更有可能获得阳性结果;若OR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CIDI-3.0作为一个定式的精神障碍筛查诊断性工具有满意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由非专业人员使用,符合中国文化背景和中国语言习惯,适用于各类调查员使用;与CIDI-3.0/DSM-Ⅳ/ICD-10诊断软件配合使用,能够直接获得有关精神障碍的诊断,是一个理想的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的工具,也可以作为精神科门诊辅助诊断工具。

参考文献

[1]Kessler RC,Ustun TB.The World Mental Health(WMH)Survey Initiative Vers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CIDI)[J].Int J Methods Psychiatr Res,2004,13(2):93-121.

[2]Kessler RC,Ustun TB.HO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s-Global Perspectives on the Epidemiology of Mental Disorders [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3-114.

[3]Ma X,Xiang YT,Cai ZJ,et al.Smoking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the rural and urban regions of Beijing,China:a community-based survey[J].Drug Alcohol Depend,2009,100(1-2):146-152.

[4]Ma X,Xiang YT,Cai ZJ,et al.Prevalence and socio-demographic correlates of schizophrenia in Beijing,China [J].Schizophr Res,2008,102(1-3):270-277.

[5]舒良,张鸿燕,汪向东,等.“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核心本”现场测试-信度效度检验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5):208-211.

[6]邹义壮,舒良,沈渔,等.CIDI对神经症诊断的现场测试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 (5):206-208.

[7]龚绍麟,包锡卿,马登岱,等.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核心本和神经精神病学临床评定表的测试及对比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3):169-171.

[8]黄悦勤,李淑然,党卫民,等.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核心版2.1)中文版信度及效度测试 [C].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2005年学术会议.长沙,2005.

[9]卢瑾,黄悦勤.昆明市精神障碍现况调查及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3.0试测[D].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8.

[10]Kessler RC,Berglund PA,Demler O,et al.Lifetime prevalence and age-of-onset distributions of DSM-IV disorders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NCS-R)[J].Arch Gen Psychiatry,2005,62(6):593-602.

[11]胡赤怡,胡纪泽,段卫东,等.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的效度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34(7):583-983.

[12]Kessler RC,Chiu WT,Demler O,et al.Prevalence,severity,and comorbidity of twelve-month DSM-IV disorders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NCS-R)[J] .Arch Gen Psychiatry,2005,62(6):617-627.

[13]Christensen AM,Sherbourne CD,Byrne PR,et al.The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CIDI-Auto):problems and remedies for diagnosing panic disorder and social phobia [J].Int J Methods Psychiatr Res,2003,12(4):167-181.

2009-04-14收稿,2009-09-04录用

上一篇: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障碍患者人口... 下一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眼动抑制缺陷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