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

时间:2022-06-20 08:21:12

浅谈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

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是落实注册会计师责任的重大举措,也是提高注册会计师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 1994年1月1日起实施的《注册会计师法 》第28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同日实施的《合伙会计师事务所设立及审批试行办法》第16 条规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建立风险基金,向保险机构投保职业责任保险。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发展历史较短,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状况还不尽如人意,所以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 、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保障范围

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是指对被保险会计师事务所所属的注册会计师因疏忽或过失造成的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经济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的职业责任保险。《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1993年颁布)第28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于2000年正式推出,是继1999年初推出律师执业责任保险以来的又一职业责任保险险种。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采取期内索赔制,即不管因被保险人的疏忽或过失使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遭受的经济损失的案件是发生在保险期限内,还是发生在追溯期内,委托人必须在本保险期限内首次向被保险人提出索赔,而被保险人也必须在此期限内向保险人提出索赔,保险人才负责赔偿。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条款规定:被保险人的注册会计师在本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的追溯期或保险期限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地区除外)承办审计业务时,由于疏忽或过失造成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经济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由该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首次在本保险期限内向被保险人提出赔偿要求,并经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提出索赔申请时,保险人负责赔偿。

此外,事先经保险人书面同意支付的诉讼费用,保险人负责赔偿。但该项费用与上述经济赔偿的每次索赔赔偿总金额,不得超过本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的每次索赔赔偿限额。发生保险责任事故后,被保险人为缩小或减少对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经济赔偿责任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保险人负责赔偿。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通常只承保注册会计师承办的审计业务,根据《注册会计师法 》的规定,注册会计师是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 、会计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其中,审计业务包括: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其他由法律法规规定的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承保的被保险人的执业活动不包括非审计业务。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会计师事务所抵御风险的能力。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其很容易遭遇法律诉讼。目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存在规模小、经济实力弱、执业质量差等问题,其承担和规避风险的能力有限。推行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有利于提高会计师事务所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公信力。会计、审计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金融秩序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础,注册会计师的职责决定了其对委托人以及社会公众负有相应的责任。根据法律的规定,当注册会计师违反执业准则或者没有尽到职业谨慎义务,出具的报告失实,并给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时,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有助于进一步落实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使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更加信赖。

(三)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体制的转变。当前会计师事务所普遍采取有限责任形式,权利与责任不匹配,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有利于保护委托人的利益,但由于合伙人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增大了注册会计师执业风险,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不愿意采用这一形式。 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有利于解决这一矛盾,促进会计师事务所由有限公司制向合伙体制转变。

(四)有利于保护受害第三人的利益。同其他责任保险制度一样,责任人因投保责任保险而提高了赔偿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受害第三人的利益。

三、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的现状

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目前深圳会计师事务所投保覆盖率已达到80%,但除深圳外,多数地方推行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的效果并不理想,参保的会计师事务所只占少数。2000 年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共有40 家购买了责任险,支付保费2.5 亿元,占业务收入的1%。2001年底全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保费收入只有1800万元,国内最大的财产保险公司――中国人保公司也只有1000万元,承保面只占全国46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总量的5%。保费支出仅占事务所业务收入的1%。平安保险公司发展的客户也只有200~300家,占全国4600家会计师事务所总量的约5%。即便在中天勤等事件发生以后,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也未出现保险公司原先预期的热销。从全国对职业责任险的购买情况来看,各地区认购积极性高低不一。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会计师事务所购买此保险的积极性比较高,而其他地方的会计师事务所就不够踊跃。全国保费收入地区分布也严重不均。目前,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为数不多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投保额占全国保费收入的90%以上,而其余的为数众多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投保额占全国保费收入的比例不足10%。但是,随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意识的增强、风险管理方式的多样化,全国范围内事务所投保责任险的积极性逐步加大,例如,2004年6月13日,河南省71家事务所经河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投保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

四、 发展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应处理好的关系

作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应立足于国情,处理好责任保险与保险基金,责任保险与诚信建设的关系。

(一)处理好保险基金与责任保险的关系。《注册会计师法 》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长期以来,我国会计行业采用积累风险基金的方式分散执业风险。目前,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对责任险投保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责任保险与风险基金的关系认识不清。例如:为了鼓励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参加职业责任保险,北京市注册会计师协会规定,如果购买了职业责任保险, 会计师事务所就不用计提职业风险基金。但是各会计师事务所仍然习惯于采用计提职业风险基金的形式,而购买职业责任保险的比例比较低,据北京市注册会计师协会 2003年统计,在北京市236 家会计师事务所中,仅有70 家左右购买了职业责任保险,还不足30%。

尽管计提职业风险基金也可以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抗风险能力,但职业风险基金毕竟是内部的一种风险转移机制,其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不尽充分,不能有效地降低事务所的风险。近年来,随着我国会计机构、从业人员及业务数量的进一步扩大,客观上需要责任保险制度来分散执业风险。

(二) 处理好诚信与责任保险的关系。责任保险制度本身容易产生道德风险,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建设必须与诚信建设同步进行,从而促进会计师行业和保险业的发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2 年6 月28 日的 《行业诚信建设实施纲要 》(征求意见稿) 建议:行业诚信建设要与维护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合法权益和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在保障注册会计师和注册资产评估师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民利,以诚信执业获取正当物质利益的同时,要警示注册会计师和注册资产评估师切实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承担应尽的责任,始终把国家和公众利益放在首位。

保险作为一种有效转移风险的机制,已被国内外的实践证明起着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是保险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开发设立的,是事务所风险管理方式的国际趋同。历经8年的发展,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在我国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其降低事务所诉讼风险、增强持续经营能力,提高事务所社会公信度、保障公众利益的作用与理念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初步认同。因此,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从业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保险观念,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注册会计师要尽快熟悉这一险种的内容与索赔程序,在赔偿情况出现后,应按照索赔的程序要求及时通知保险公司,避免已投保而无法取得索赔额的情况发生。

(作者单位:吉林省经济信息中心)

上一篇:公园是否应该免费开放 下一篇:浅议企业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