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生态草”工程8年艰苦治理41万公顷荒漠变绿洲

时间:2022-09-27 11:53:00

吉林:“生态草”工程8年艰苦治理41万公顷荒漠变绿洲

“大风呼呼刮,平地起黄沙,无风三尺土,沙撵人搬家”,这是几年前吉林省西部地区荒漠化的真实写照。通过“生态草”建设工程,经过8年的艰苦治理,这里41万公顷荒漠重新变成了绿洲,当地生态得到明显改善。

吉林省是全国荒漠化治理的重点省份之一。由于气候变异和过度放牧等因素,全省共有荒漠化土地140万公顷,其中沙化土地70万公顷,沙漠化、盐碱化和退化草地67万公顷。从2000年开始,吉林省把治理荒漠化土地作为生态省建设的重中之重,并尝试转变草原治理思路,开创由林业部门负责草原治理的模式。

“生态草”工程就是以恢复和改善植被为目的,采取封原育草、植灌种草、林草结合的综合性生物措施治理荒漠化土地。吉林中西部一些地方2001年大规模启动了“百万亩荒漠变绿洲”行动,至今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共完成“生态草”建设41万公顷,“生态草”建设项目地区植被得到迅速恢复,荒漠化蔓延的趋势得到遏制,不仅得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长岭县是吉林省“生态草”建设的典型县,8年来共完成“生态草”建设56137公顷,围封地块216处,建工程围栏225万延长米,人工种草6500公顷。据了解,现在全县草原覆盖率从以前的30%提高到85%以上。草原平均每公顷采草量由过去不足0.5吨增加到1.5吨,仅这一项全县每年就可增加产值6000多万元。

长岭县88号乡20号村靠近公路,过去这里都是白花花的盐碱地,天上刮的全是白碱面子,村子里的人夏天也不敢开窗,出门一张嘴都是碱面子。很多农户因为受不了这种生活,搬离了这个村子。2000年这片盐碱地被围护起来后,植被逐渐恢复了,盐碱地慢慢变绿了。特别是2002年又在草地里栽上一行行的柽柳树后,大风刮白碱面子的现象不见了。现在,这片20多公顷的土地基本上都被草地覆盖,秋季时草能长到1米多高。当年因为盐碱侵害迁走的几十户人家,现在也大都重新回来安家了。

长岭县2005年引进吉林省科尔沁生态草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生态草”为基础,已形成草业-饲料加工-育肥牛产业链,探索出一条深度开发草业的新途径。实现年利润2000多万元,季度性解决当地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目前这个公司还在尝试种苜蓿等效益好的牧草。

吉林省林业厅厅长刘延春说,“生态草”建设不只是一项单纯的生态工程,最终将走上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之路。

上一篇:吉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中国能源价格改革寻找时间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