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推进流通现代化进程

时间:2022-09-04 05:53:27

浅析推进流通现代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消费者主体向上位移,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使人们对过去固守的生产者是主体的观念产生了怀疑。加之消费者地位逐渐确立,流通业作为启动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将转化为周而复始的经济增长的新起点成为共识。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业地位和作用将由社会再生产中的末端行业升为先导行业”这个观念的确立,促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流通业的发展直接决定和制约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优先发展流通产业,以适应新经济环境提出的竞争要求。在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进程中,已经将流通业的发展推向了经济工作的最前沿。

一、要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首先,要进一步认识生产和流通的关系,把流通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流通是社会大生产的重要环节,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和桥梁。生产和流通的关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经济体制下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在产品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强调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决定着流通,流通业只是国民经济的末端行业。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的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建立,特别是市场由多年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之后,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视流通就是重视市场导向的原则,就是重视产品价值的实现。流通不仅满足即期需求和开发潜在需求,而且创造未来需求;不仅决定着生产价值的实现,也对生产的内容和组织产生重要影响。

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还体现在流通方式变革对生产方式变革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带动作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小流通促进小生产,大流通促进大生产,落后的流通只能阻碍生产,现代的大生产一定是由现代化的大流通来推动的。

其次,流通业的现代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工业化本身建立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基础上,同时大规模生产从客观上要求社会各个方面以职能效率为核心,追求“以少胜多”,并选择尽可能“合理的”行为方式和途径。这种特点对处于生产和消费桥梁与纽带地位的商品流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效率地实现商品资源的合理配置。所谓高效率是指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费用实现商品从生产向消费的转移。只有现代流通业的大发展才能够满足大工业生产的要求。

第三,流通业不仅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对提高整体经济运行质量也有重要作用,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型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生产企业靠成本和价格竞争已经没有太大的利润空间,竞争的焦点逐渐转向流通环节。能否快速进入各种分销渠道、降低流通成本,已成为企业夺取市场份额、获取利润的决定性因素。从时间角度考察,流通产业通过其“减少耽搁或停顿”的天然职能,可以决定国民经济的运行节奏和速度;从空间角度考察,流通业通过其“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天然职能,可以决定各种经济结构。

二、流通现代化是流通业大发展的必然选择

流通现代化是生产、消费、经济、社会、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一般来说,导致流通现代化的主要原因有:

首先,流通现代化是生产发展的要求。工业革命形成了以机械化为特征的生产体制,而落后的流通体制则与这种生产体制不适应,导致生产企业靠自身力量奖励流通网络,产业资本地位提高,商业资本地位下降。这种状况出现促使了流通体制的变革,以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

其次,流通现代化还反映了消费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城市化的进程使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形成大量消费,从而推动了流通企业规模的大型化和经营的集约化,以适应大量消费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的觉悟和消费者的形成,促使流通企业经营观念的转变,认识到只有走与消费者共同繁荣的道路,不断降低零售商品价格,提高服务水平,才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

再次,流通现代化也是流通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长期以来,由于经营方式和经营手段的落后,流通企业一直沿袭了传统的手工劳动的作业方式,流通领域对劳动的大量消费和无效劳动大量存在,造成了经营效率的低下。随着整个社会收入水平的提高,流通企业人员工资也在不断上升,迫使企业实行经营方式和技术的革新,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流通效率。而科技的发展则为流通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了条件,在流通领域运用现代技术也就成为广大企业的必然选择。

三、突出重点、完善措施,努力开创流通现代化的新局面

(一)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应以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创新为出发点,全力推进流通现代化,重点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连锁经营,这是我国流通领域带有方向性的一项改革。要鼓励有条件的连锁企业,通过兼并联合、资产重组、参股控股或通过输出商标、商号和经营管理技术发展特许经营等方式,带动地区连锁经营发展。要积极推动物流配送发展。对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和口岸地区大型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兼顾近期运作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重新配置,防止重复建设,打造多层次、多类型的物流配送格局。要稳妥进行电子商务试点。通过加快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打好电子商务的应用基础。要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试点工作,在钢材、电子、医药、建材等传统行业中建立上下游客户网上采购系统;在粮食、棉花、食糖、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批发市场中建立专业网络系统;探索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

(二)加快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流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保证。要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提高企业采购、配送、营销能力,全面实现流通企业信息化。加强流通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流通企业加大对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投入,建设企业内部信息集成网络和对外信息传输通道。骨干企业要切实抓好商品采购、物流配送、信息处理三大技术的开发应用,实行商品单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零售店铺逐步推行条码技术,实行销售时点管理和销售信息管理。物流配送企业重点推广电子数据交换、计算机辅助定货补货技术。有条件的企业,要逐步对运输车辆采用卫星地面定位系统,提高运作效率。

(三)加强流通现代化标准体系建设。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出台的连锁经营规范和业态分类标准。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引导流通现代化规范运作和发展。推动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等企业加强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工作,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四)重视和加强人才培养。推进流通现代化,关键在于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支精通现代流通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通过在校培养与在职培训、基础培训与专业培训、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等形式,全面提高流通从业人员的素质,达到熟悉并逐步精通现代流通规则、现代流通方式、现代流通管理、现代流通技术。要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开展现代流通理论的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建立现代物流、连锁经营教育培训基地,培养现代化流通人才。

(作者单位:辽宁省肿瘤医院)

上一篇:节能新法加快全民节能环保步伐 下一篇:奥运赞助商的营销误区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