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时间:2022-06-20 01:50:41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其本身蕴涵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体现着科学探索的精神,闪烁着古今中外、源远流长的辉煌历史。在教学中,我们不仅可以用数学领域的典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而且可以用数学本身探索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个人品质,以及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同时,还可以训练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严密、认真、细致的思维习惯。

一、以数学发展史为素材,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数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就。

在公元前1世纪,中国的代数学已经初步形成体系,代表作是《九章算术》。在这本书中,我国最早在方程中引入了负数的概念,出现了负系数方程,规定了负数的表示法,指出了负数的实际意义。相比之下,印度在公元前7世纪才认识到负数的存在,欧洲直到公元前16世纪才对负数作出解释。《孙子算经》创立的“孙子定量”,以及宋代形成的“大衍求一术”,被世界公认为“中国剩余定理”,是解决一次同余式问题的方法。而西方19世纪才发现这一世界数学史上的辉煌成就。北宋沈括“隙积术”与13世纪杨辉、朱世杰等人的“垛积招差术”,给出了级数求和的一般法则,而西方国家17世纪才出现“帕斯卡三角形”和“有限差分公式”。南北朝的祖氏父子(祖冲之及其儿子祖恒),在圆周率的推算、球的体积推算等方面赢得的成果,都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在中国古代数学的繁荣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涌现了大批著名的数学家,赵爽、刘微、王孝通、李淳风等,在数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国古代数学的悠久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不仅可以教育学生引以自豪,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二、以数学为榜样,教育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努力攀登的人才能达到科学的峰巅。在公元前5世纪,人们在认识无理数之前,以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为首的学派,认为整数是人和物质各种各样性质的起因,他们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用有理数去描述。但是,毕达哥拉斯的一位学生希伯索斯在对a2+b2=c2的研究中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它的对角线长不是整数,也不能用分数表示。希伯索斯经过多次研究和验证,发现这是一个新数,并大胆地提出这个新数就是 ,是有别于有理数的无理数。他的这一大胆发现,了他的老师毕达哥拉斯的论断。这使毕达哥拉斯学派感到震惊和不安,他们排斥希伯索斯,把他看成是异端分子,但是,希伯索斯却坚持真理,毫不动摇。毕达哥拉斯学派为了隐瞒这一发现,竟然将希伯索斯抛入大海,使之葬身于鱼腹之中。希伯索斯为真理、为科学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这一伟大发现,使原来的有理数系得到了拓展、充实和完美,形成了流芳千世的实数系。

三、以数学本身蕴涵的辩证关系为教材,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蕴涵着许多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小学我们学习了正数,进入初中我们引入了负数的概念。“正数”与“负数”是辩证的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诸如此类的事例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寻找这样的辩证关系。

在数学的探索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教育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例如:我们在初中几何里讲到“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长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长平方的和),即“a2+b2=c2”时,就引导学生探索使这一式子成立的“勾股数”,再根据勾股数的讨论方法,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索“a3+b3=c3 ,a4+b4=c4”的整数解,进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向方程“an+bn=cn”的正整数求解问题发出疑问和探讨。在这样的基础上可以明确告诉学生,这就是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费尔玛大定理。

1937年,法国数学家费尔玛从勾股数的讨论中得到了启发,引入了数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的问题:“当n大于2时,使等式‘an+bn=cn’成立的正整数组是不存在的。”费尔玛的这一论断,给后来的数学家留下了悬念,直到1993年6月,英国的数学家威尔斯才宣布解决了费尔玛大定理的证明问题,其手稿长达200多页。这种教育启发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又由理论回到实践”的认识过程,正是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

总之,只要我们深入挖掘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资源,视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为己任,就一定能够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

上一篇:“互助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做好数学复习 优化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