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开发园区支付结算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6-20 01:17:57

资源型城市开发园区支付结算现状及对策

【摘要】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开发园区的金融服务情况。本文主要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淮北市辖内的经济开发区企业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园区内存在金融网点分布不足、企业对支付工具使用不广、支付结算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金融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支付结算工具宣传使用力度、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开发园区 支付结算 调查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的北部,是中国能源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全国坍陷土地复垦示范区,是以煤炭开采而兴起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淮北市金融服务水平提高很快。为了解支付结算工具在县区经济开发区企业推广使用情况,进一步提高对县区经济开发区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支付体系在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笔者选取1县2区经济开发区、30户园区企业及10家开户银行机构,通过发放问卷、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方式,对园区企业支付结算现状和金融服务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基本情况

淮北市下辖三区一县,濉溪县经济开发区、相山区经济开发区及杜集区经济开发区均为省级开发区,三个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入驻企业395家,201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38.7亿元,园区经济快速增长。

(一)园区企业资金结算需求旺盛

调查显示,30家园区企业多为民营大中型企业,占比93%,年生产经营规模1000万元以上占90%;机械行业约占37%、食品行业占23%、其他类约占37%;资金来源主要以自有资金的约占73%,资金往来规模每月100万元以上的占83%,园内企业发生资金往来的对象主要是外地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资金的结算方式主要选取网上银行、银行汇票和支票等,分别占67%、30%和27%,选择非现金结算工具在资金往来中占比50%以上的企业约占77%。在资金的时效性、安全性方面,80%的企业认为资金安全是关注重点,其次是汇划速度。多数企业认为,目前办理资金结算业务渠道较多而且畅通,很多业务在家就能办理如网银、电话转账,但考虑到资金风险第一,部分企业采取在家只办理收款,如网银业务只收不付,付款业务仍采取到开户银行办理。园区企业普遍反映,在园区内或园区附近设置银行网点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对企业金融服务的需求。

(二)园区企业财会人员知识层次得到提升

统计显示,园区企业财会人员30-35岁年龄占63%,大专学历占73%,本科仅占13%,主要专业会计学占80%,中级职称占57%,从年龄、学历及专业条件显示,园区企业财会人员素质基本能够满足企业支付结算业务需要。企业支付工具使用上虽然主要采取现金、支票、汇票、汇兑等传统支付结算方式,但非现金支付工具、电子支付如网银、电话转账等选择使用占比相对较高,在传统结算方式基础上,企业接受新型支付工具的认知度和熟练度都有较大幅度提升。

(三)金融机构对园区企业金融服务有待加强

调查的10家开户银行机构中仅有农行、建行和徽商银行在园区设置网点,网点相对集中在杜集开发区,开发区企业资金结算主要依托县城和开发区附近的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及徽商银行营业网点办理,10家开户银行机构基础设施投入自助银亭有2家、ATM机有5家、布放POS机具有9家;企业开户银行全部接入支付系统,并对园区企业适时开展了理财、金融产品介绍、柜面服务及上门服务等金融服务项目,服务的企业为财务制度健全、有专职财务人员的企业较多;70%的银行网点认为园区财务会计通过宣传介绍可以接受和选择新型支付工具,企业办理网银业务、通存通兑及集中代收付业务较为普遍,但从调查中了解到,企业财务人员对大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等新型支付结算渠道仍不太熟悉和了解,办理支票影像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企业几乎为零。

二、园区企业支付结算服务存在问题

(一)金融机构网点设置相对单一,基础设施投入有待于加强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金融的不断发展,从自身经营效益考虑,商业银行机构网点逐步向城市化转移,业绩不够好的分支机构、营业网点逐步撤并淡出县域农村,农村地区具备支付结算功能的网点越来越少,特别是乡(镇)、村两级区域内的结算网点覆盖率逐年降低,偏远落后地区出现了结算网点缺位现象。县区开发区大多设立在城郊附近的乡镇,网点入驻率较低,导致县区开发区金融服务营业网点设置不足,覆盖率较低,调查的10家开户银行机构中仅有3家在园区设置网点,而且相对集中,由于受成本、安全等影响,5家网点布放ATM机数量仍相对不足,有9家网点布放POS机具,虽然网点布放率较高,但与园区30家企业相比POS机具运用普及率仍较低。调查显示银行网点和园区企业普遍反映增加银行网点,提升园区金融服务是当前开发区内金融服务突出问题。

(二)贴现业务遇阻,融资转入民间

在与部分企业财务人员的座谈中了解到,由于县区开发区企业在金融机构申请办理贴现时,往往会遭到当地银行的拒绝,其原因一是受融资信贷规模影响;二是部分银行对其企业信誉、抗风险能力不甚了解。有的企业为急需融资周转,票据贴现则通过民间融资方式,以高息进行融资,增加了企业融资风险和成本;有的企业则采取比较稳妥地方式,票据到期后再办理承兑,但给企业规模发展和扩大经营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园区支付宣传缺失常态化,金融机构服务针对性不强

从问卷和交谈中了解到,金融机构入园上门服务主要以收款、协调贷款需求等提供相关咨询,金融知识宣传重点为理财产品、征信、法律法规等内容,对支付结算新系统、新工具、新型支付结算产品的专项宣传缺失常态化,企业财务人员对大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等支付结算渠道不熟悉和不了解,办理支票影像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企业几乎为零,侧面反映出银行网点对园区支付宣传力度和支付结算业务培训不到位。统计显示,60%的企业希望银行在新的结算方式开展时宣传,33%的企业希望银行根据企业诉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培训企业财会人员以达到宣传推广使用的效应。

(四)新型支付结算工具认知度不高

由于宣传普及不到位及企业财务人员传统意识的影响,园内企业对当前支付结算工具多元化形式掌握不充分,对新型支付结算工具的功能、如何使用等了解不全面。调查显示,县区开发区企业结算工具偏少,使用传统支付工具较普遍,新型支付工具使用普遍性发展缓慢。现代化支付系统的众多功能在开发区难以发挥,如支票影像、小额定期借记、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等在开发区企业中鲜有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多样化支付结算工具的推广使用。

(五)结算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因开发区及附近的金融机构网点大多设置规格不高,人员配备相对不足,受理支付结算业务大多采用简单直观的结算方式,难以正常使用和接受各类票据和新型支付工具,这种单调的结算业务形式相对降低了柜面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服务意识和手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这种状况不仅使结算人员的素质难以提高,实际上也影响了柜面对客户的宣传推介效果。同时,金融机构受自身素质和竞争意识的影响,在具体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操作上原则把握上不大规范,随意性较大,致使支付结算业务纠纷时有发生,如有的企业反映,银承汇票到期办理托收业务很麻烦,经常因背书签章等各种原因不能承兑,而且银行要求的说明各不相同,规范不一,影响了开发区企业办理票据结算的积极性。

三、对策和建议

(一)整合网点布局,加大金融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园区金融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平

合理引导商业银行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兼顾社会效益,整合网点布局,结合开发区经济、面积、交通等实际情况,对县区以下乡镇网点进行适当布局,从“走进开发区,服务中小企”活动角度出发,发挥好乡镇网点的作用,为促进开发区经济发展做好金融服务工作。

(二)利用金融机构网点和大众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银行机构应结合实际,多种形式开展对基层银行机构网点人员的业务培训,培育一批具备较强支付结算业务能力,又能够向不同需求的客户群体推介不同支付结算工具能力的临柜人员,切实提高对园区企业支付结算服务水平。同时要广泛开展支付结算知识进园区、进农村等活动,积极鼓励和引导园区企业和周边居民选择和使用新型支付结算工具。通过媒体、在银行网点摆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台和监督电话等不同形式,开展支付系统、支付密码、银行卡以及新支付工具等方面宣传培训,普及支付结算知识,增强园区企业对支付结算知识的认知度。

(三)因地制宜,丰富经济开发区支付结算方式和服务

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加大委托收款、支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结算服务的普及力度,向园区企业大力推广银行本票、银行汇票、支票影像及转账电话等非现金结算工具,推动开发区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各银行机构网点可以采取选择网点、选择企业、选择财务人员,选派专人服务,引导园区企业选择和使用新型支付结算工具,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将园区支付结算服务和宣传落到实处。扩大ATM机、POS机的使用范围,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付结算服务。

(四)提高网点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支付结算知识在农村的普及和宣传

加强对基层营业网点员工的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结算业务知识,熟知各种结算工具的特点和优势,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需求推介不同的支付结算品种,为农民提供优质、富有地方特色、深受农民欢迎的、又具有发展潜力的支付结算服务。同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农村金融一线工作,以适应金融新知识、新业务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推广,适应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金融机构应充分认识到支付结算知识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应用的长期性,从现在做起,稳步推进,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和持久有效地开展支付结算业务宣传。积极推介支付工具,增强群众对支付工具的知悉度、信任度。尤其要加大对新型结算工具的宣传推广和应用力度,使全社会特别是个体工商户和乡镇企业了解和掌握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广泛地接受和运用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减少农村地区的现金使用,为实现非现金结算工具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推广、畅通农村金融机构汇路奠定基础。还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贴近农民的优势,向农民提供优质支付结算服务,同时使其负担起宣传支付结算知识的义务。

(五)充分发挥央行职能,助推园区支付环境有效改善

人民银行要组织协调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对开发区支付结算环境的不断改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开发区的金融支持,尤其加强支付结算、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满足开发区建设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积极组织金融机构开展支付知识宣传和舆论引导,普及金融知识、提高金融知识、理财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晓峰,孙吉鑫,李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市场支付结算工具应用的调查[J].河北金融,2006(09).

[2] 杜建良,谭春新,魏力国.农村地区推广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的难点及对策[J].河北金融,2008(12).

项目来源: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重点课题“金融服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编号:201310)

作者简介:陈海波(1980-),男,安徽庐江人,汉族,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支付结算理论与实践。

上一篇:广播新闻编辑创新探析 下一篇:企业产权制度及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