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负性情绪与转化策略探析

时间:2022-06-20 05:13:52

高中生负性情绪与转化策略探析

〔摘要〕高中生负性情绪可以分为过于强烈的负性情绪和相对持久性的负性情绪两种,过于强烈的负性情绪表现主要有易愤怒和易急躁两种,相对持久的负性情绪主要表现为易焦虑、易沮丧、易消沉、易厌倦、易忧愁和易自责,这些负性情绪会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不良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合理情绪理念转化、积极心理课堂、完善学校心理辅导机构、加强学生应对挫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建立负性情绪自我调适机制等途径来进行调节。

〔关键词〕高中生;负性情绪;转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2-0016-03

一、负性情绪的相关概念

心理学将情绪定义为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1]。个体每天都在不停地接受和处理各种事情。行为主义心理学将这类事件称为刺激源,认知心理学称之为应激事件。情绪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个人对刺激都有一个原始预期,如果刺激实际强度和我们的预期相符合,往往不会引起情绪的变化,如果刺激强度与我们预期不符合,则会产生一定的情绪变化。这种不符合主要有两种类型[2]。第一种类型,如果刺激行为符合并超出个体的预期会对个体产生正向影响,个体会产生积极的、正向的情绪;第二种类型,如果刺激行为低于个体预期或与预期相反,会对个体产生不良影响时,个体则会产生消极、不良的情绪。本文中我们将这种消极的,不良的情绪界定为“负性情绪”(negative affect,NA)。之所以界定为“负性情绪”,是因为会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会让我们在主观上体验到一系列令人厌恶的情绪体验,例如恐惧、内疚、愤怒与厌恶等。近几年来国内外心理学家对情绪的研究成果丰硕,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负性情绪也会对我们产生一些积极影响,例如进化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的祖先在面对威胁时,愤怒之后会产生反击行为,恐惧之后会产生逃跑行为,厌恶之后会产生驱逐行为等,负性情绪使人类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境中获得生存[3]。然而尽管如此,在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主要是被其负面影响所困扰,在学生群体中,以高中生最为突出。本文所有阐述均是在其负面的影响基础上进行的。

高中阶段是人的个性逐渐定型的时期,虽然这时高中生已有了驾驭自己情绪的能力,但仍然经常会因学习、人际交往、生活等事件与预期不符合而产生负性情绪。本文将高中生负性情绪范畴界定为“在高中生群体中,因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刺激事件与高中生原先预期不符而产生的系列消极态度或不良情绪变化”。

二、高中生负性情绪的可能表现与成因分析

高中生处于青年时期或处于由少年向青年转型的时期,在生理和心理上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王桂霞老师认为[4],情绪正常与异常的区分主要可以从情绪反应与其所产生的情境是否相符、情绪反应的强度和情绪持续的长久来分析,从这三方面把一个人的情绪同大多数人相比较,同时与他本人在类似情形下的习惯情绪表现相比较,如果是合乎常情的,那就是正常的,否则就是不正常的。根据王桂霞老师在《中学生不良情绪的自我调整》一文中对不良情绪的分类方法,笔者将高中生负性情绪分为两类:一类是过于强烈的负性情绪;另一类是持久的负性情绪。

(一)过于强烈的负性情绪表现

1.易愤怒。愤怒是人类最基本的的情绪之一,但易愤怒则表现为非常容易就发怒,遇到不如人意的事情时,听不进任何人的劝说,尤其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不能自控,习惯于通过吵架、发脾气等方式解决问题,事后又表现出特别后悔。易愤怒是高中生最常表现的负性情绪。

2.易急躁。高中生易急躁主要表现为做事风风火火,鲁莽和冲动,只要兴致来了,在没有准备和计划的情况下也能立刻动手,而且急于看到成效,稍微遇到一点儿困难就表现出焦躁不安。在学习上大多表现表现为好高鹜远,一个计划实行一两天后就通过各种方法检验其成效,特别是经过努力后成绩进步不大,就耐不住性子,结果成绩还是上不去。形成一种越上不去越急、越急越上不去的恶性循环。

(二)持久性的负性情绪表现

1.易焦虑。高中生的焦虑主要是对考试的焦虑,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加快、心慌、胸闷、恶心、呕吐、口干、面色苍白、出汗、手脚发凉、尿频尿急等身体症状;经常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甚至出现恐惧心理;在对待考试上,则表现为过分重视考试结果,总想过去的失败经验,容易想到与考试无关的事情,考试来临时,有的学生则寻找各种理由逃避考试。

2.易沮丧。这样的个体经常会灰心丧气、长吁短叹,感叹社会不公,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整天无精打采,严重的还封闭自己,责备自己,怨恨自己,自信心下降,疏于与外界沟通,不能正确面对现实,最后产生抑郁的情绪,有的学生会产生轻生的想法和行动。

3.易厌倦。高中生的易厌倦主要表现在对学习和原先感兴趣且一直进行的事物产生无所谓和厌烦的态度,严重的还会演化成对世界感到不满或厌烦,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劲儿,整天昏昏欲睡。

4.易忧愁。高中生的忧愁大多和学习、人际关系有关,易忧愁的学生过去有过失败经历,表现为感到自卑,对前景过度担忧,整日无精打采,闷闷不乐,经常发呆,上课走神,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表现为不能正确地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

5.易自责。高中生易自责主要表现为在对学业情况做出不当评价或对学业成绩不满时过分责怪自己,否定自己。长期处于自责中的学生可能会引发易消沉的表现,严重的也会有自残的行为。大多易自责的学生在问题进行归因时习惯于把成功的一面归于外因,认为是好运气使然,而对不良结果归于内因,认为完全是自己的责任。

高中生的这些负性情绪会给他们带来许多困扰,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问题,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努力培养积极情绪,使消极情绪向积极方面转化,是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高中生负性情绪的转化策略

(一)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理念转化高中生负性情绪

埃利斯(Albert Ellis)在其情绪ABC理论中提到:诱发个体情绪的最直接的因素往往并非事件本身,而是个体自己的信念以及他对事件的评价和解释。即对于诱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通过当事者对该事件的评价与解释,以及对该事件所形成的信念B(belief)这个桥梁,最终才决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与行为后果C(consequence),在A、B和C这三种关系中,A对C只起间接作用,而B对C则起直接作用,即个体的负性情绪困扰的后果C并非由事件A造成,而是由个体对A的认知、解释B造成的。所以,B对于个人的思想行为方法起决定作用。在高中生负性情绪转化过程中,我们发现高中生所产生的某些负性情绪体验并不完全取决于他们所面临的一些事件,而是他们对这些事件的不当误评价和错误认知。在引导高中生调整负性情绪时,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对引起负性情绪的事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认识,引导其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多方面分析事件,从而形成更合理的认知,产生积极的情绪。

(二)积极心理课堂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5],培养积极的情绪与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密不可分,意志坚强的人,其耐挫折力强,情绪积极。当前国内相当多的高中已经开设心理课,心理课也成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不过遗憾的是大部分高中心理课仍停留在普及、问题矫治和预防层面。近些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热潮的掀起,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已经开始成功运用于中学心理课堂。因此,在倡导高中积极心理课堂的同时,要重视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我们需要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纳入积极心理课堂计划,有条件的、课时充足的学校可以将其单独列为一个版块,促进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发展。

高中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立志教育,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高中生不仅仅要立志,更重要的是树立合理、清晰明确的志向,而不是简单的以祖国现代化和社会进步与发展为志。因此,高中心理教师或班主任在课堂上要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自己有可能达到的清晰志向。二是践行小步子原理,主要是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逐步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求学生从那些自己最容易忽略和暴露自己意志弱点的小事做起。三是行为约束,引导学生自觉严格守纪,锻炼意志。可以引导学生在学校纪律和班级纪律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个人纪律”和相应的监督检查措施,自行制定的纪律一般比较容易遵守,通过遵守纪律而锻炼意志。四是兴趣转移法。高中生意志力不强大多表现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培养坚持学习的毅力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培养其他兴趣,然后再将爱好转移到学习中来,形成良性循环。

(三)建立完善学校心理辅导机构提供负性情绪的释放途径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良情绪及时有效的宣泄有利于减少负性情绪。而不良情绪宣泄的途径有很多,例如呐喊、音乐放松等。高中心理辅导机构可以提供如下服务:一是积极开展个体咨询,笔者多年实践发现,许多前来咨询的学生,一通激动讲述完自己的事情后,便是一句“老师,讲给你听后,我心里舒服多了”,有时虽然我们表面上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些消除负性情绪的方法,但对引发负性情绪的事件的重新阐述本身就是一种宣泄;二是提供宣泄设施,当前心理学研究成果很多已成功运用于实践中,最典型就是宣泄设施的出现,有条件的学校在建立心理辅导机构时可配置一些情绪宣泄人模,设置情绪涂鸦墙等,让学生在产生负性情绪需要宣泄的时候能及时宣泄;三是放松训练,当负性情绪对个体产生不良影响时,及时有效的身心放松训练也是有效的,因此在处理高中生负性情绪时,我们可以适当进行放松训练。同样,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专门的音乐放松椅帮助学生进行放松练习。

(四)培养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

心理学认为,挫折是个体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因想要达到的欲望和目标受阻碍和干扰而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情感反应。高中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再加上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在被父母亲包办的过程中长大,遇到各类挫折时往往不能有效应对,因此,注意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培养高中学生挫折能力,主要引导高中生正确看待挫折。高中学习压力较大,高中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冲突较多,因此,无论主观还是在客观原因都决定了不可能完全避免遇到挫折,诸如学业压力、竞争压力、遭受批评、蒙受委屈、自律不严、人际关系不和等都会使他们产生挫折感。这些挫折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则会对他们产生消极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挫折的两面性,在看到挫折对自己产生消极影响的同时要能看到挫折的积极影响,从而把遇到挫折当作锻炼自己的一次机会,发挥挫折的积极作用,把消极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五)引导学生构建负性情绪自我调适机制

高中生活相对职校和大学等其他类型学校较单调,因此高中生在心理发展过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负性情绪都是正常的,也是可预料的。在调整负性情绪的过程中,除了外界给予一定的帮助意外,高中生进行自我调适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因此帮他们构建一套负性情绪的自我调适机制非常重要。首先,应正确引导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负性情绪,并努力寻找各种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其次,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调节方法,例如对于善于写作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将负性情绪用文字描述出来,从而起到自我宣泄的作用;而对于那些体质较强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选择跑步的形式进行自我宣泄。另外,也可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地转移自己的情绪,比如指导学生收集座右铭、名人名言、人生哲理,在情绪低落或过激时读一读,用理智的力量战胜非理智的情绪等。当然,自我调适机制的核心在于学生的自我管理,因此引导学生提高自控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也有利于学生自我调适机制的建立。

主要参考文献:

[1]曹日昌.普通心理学(合订本)[M]. 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保罗·艾克曼[美]. 杨旭译.情绪的解析[M].海口: 南海出版公司,2008.

[3]廖友国.负性情绪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0).

[4]王桂霞.中学生不良情绪的自我调整[J].科技信息,2007,15.

[5]潘旭艳.浅议职高生的消极情绪及其转化教育[J].中等职业教育,2004(8).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南通,226400)

上一篇:浅谈思品小论文的写作 下一篇:浅谈幼儿智力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