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城镇化效应理论探微

时间:2022-06-20 04:03:57

产业转移城镇化效应理论探微

摘 要 本文从产业转移理论、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以及产业转移与城镇化之间互动关系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了产业转移城镇化效应的研究现状,对产业转移城镇化效应理论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城镇化 产业转移城镇化效应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1 产业转移与城镇化的理论研究现状

1.1 产业转移理论

产业转移是一个传统而又新鲜的经济话题,它很早就进入了国内外学者的视界,得到了大量学者的潜心研究。目前,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比较丰富,例如: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从依附理论的角度阐述的中心――理论、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了雁行形态理论、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结合了产业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理论提出了边际产业转移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弗农(Vernon,196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英国学者邓宁( Dunning J H.,1988)在产业转移的微观层面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论以及我国学者卢根鑫(1997)的重合产业论等。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产业转移的形式演变不断地多样化,产业转移的内容发展不断地丰富化,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也在不断地复杂化。于是,众多学者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研究当中,去挖掘产业转移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怎样的作用影响。总体来说,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主要分为产业转移结构升级效应、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产业转移就业效应等。

(1)产业转移结构升级效应。James R. Markusen(1997)认为产业转移到承接地,会通过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需求,从而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根据小岛清(Kojmia K.,1973)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产业转移实际上是移出地的“边际产业”向承接地的转移,也就是将本地区失去优势的传统产业转移出去,取而代之则是发展一批新兴产业。由此可见,产业转移促进了移出地产业结构的升级。Magnus Blomstrom(2005)则利用日本的FDI数据,实证验证了日本的产业海外转移促进其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Robert E. Lipsey et al(2002) 、Andrew B. Bernard(2002)、Helen Mckeon et al(2004)等学者均认为产业转移具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我国学者陈刚(2001)以C-D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区域间产业转移效应的计量模型,并将产业转移效应细分为优化效应、扩大效应和发展效应,随后利用模型对这些效应进行了验证。其中,优化效应是指由于较高技术水平的移入产业替代了原有等量产业,从而引起承接地产业结构升级。汪斌(2002)通过对日本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数据分析,发现产业转移促进了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王全春(2008)在其《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研究》一书中,详细地论证了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从产业转移对农业结构、工业结构以及第三产业结构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方慧等(2012)则实证检验了中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魏博通(2012)则利用江西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数据验证产业转移的结构效应。

(2)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MacDougall(1960)在分析以FDI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产业转移对于承接地经济影响时,首次提出了产业转移的溢出效应的存在。而Caves(1974)第一次引入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构建了一个简单的计量模型,并利用它对澳大利亚的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此后,Globerman(1979)采用1972年加拿大制造业的横截面数据,实证检验了FDI对当地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随后,大量的学者选择不同的样本对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Blomstrom & Persson(1983)、Blomstrom (1989)、Kokko(1994)对墨西哥的研究, Girma & Wakelin(2001)对英国的研究都证实了FDI对当地产生了显著的正溢出效应。我国学者沈坤荣(2000)利用1996年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FDI总量与各地的全要素生产率做了截面相关性分析,得出FDI/GDP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TFP提高0.37个百分点,得出了产业转移具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随后,张建华、欧阳轶雯(2003);严兵(2005);龚雪、高长春(2008);吴汉贤、邝国良(2010);张新起(2012)等学者在他们的研究中验证了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

(3)产业转移就业效应。Helen Mckeon et al(2004)对跨国公司海外投资进行研究时发现,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承接地的就业机会产生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就长期而言,不仅可以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劳动力素质。Tain-JY Chenetal (2003)通过对我国台湾地区制造业产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产业转移对于移出地的就业具有两大效应,即替代效应和产出效应,一方面,产业转移对移出地产业具有替代效应,因此会相应减少移出地该产业的劳动力雇佣。但另一方面,异地生产增加了移出地的产出,而产业的增加又会增加对本地的劳动力开发,从而增加就业量。Wan.Aziz(1994)、 Brainard(1997)等学者都说明了产业转移具有扩大就业的效应。国内学者卢根鑫认为移出企业往往利用的是承接地的廉价劳动力,它们通过建立新企业吸收当地劳动力,从而对承接地的就业结构产业影响。随后大量的学者通过实证模型对产业转移就业效应进行验证,王红伟(2011);郭力(2012);王晓刚、郭力(2013)等学者都证明了产业转移促进了劳动力转移,从而扩大了当地的就业容量,产业转移具有就业效应。

1.2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众所周知,加快城镇化进程,可以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扭转中国宏观经济“偏冷”的趋势。从长远来看,城镇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的发展对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那么是哪些因素推动了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呢?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

从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Diego Puga (1998)通过19世纪欧洲城镇化发展历程与目前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道路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由于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呈现了许多不同的特征。Haizheng & Zahniser (2002)通过对11924位16-35岁的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教育程度对人口城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Pan Zuohong & Zhang Fan (2002)则在研究城市规模与城市生产率的时候,发现集聚经济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成为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因素。Derek Headey (2008)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归纳,把53个因素划分为9大类,研究发现,这些因素影响了一个地区城镇化进程。另外,Tao & Xu (2007)则从有关移民的农村土地制度和社会安全保障制度、Hongxie Wang等(2007)从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的整合、Kuo & Yang (2008)和David & Max(2008)从知识资本和技术溢出方面分析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来看,阎小培、刘筱等(1998年)提出“二元理论模式”,该观点认为,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可以理解为二元理论模式,即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宁越敏(1998)在对我国90年代城镇化动因进行研究时,提出了“三元说”,该观点认为,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展现了一种新的进程,即以政府、企业和个人三元主体共同作用,他认为应该以多元城镇化动力替代以往单一的或二元为主的城镇化动力。程俊杰(2008)指出城镇化的内在机制主要是工业化、要素集聚与制度变迁三大因素,而外在机制则是政府的行政推动。另外还有专家学者从人口流动(刘传江,2004)、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丁万钧、李诚固,2004)、工业化(李剑力,2006)、产业结构调整(汪冬梅、刘廷伟,2003;刘振宇、魏旭红,2013)、政府调控(张杰、龚新蜀,2010;胡士杰、朱海琳,2013)、制度因素(黄雪丽,2005;那小红,2012)等方面研究了城镇化动力机制。

1.3 产业转移与城镇化之间互动关系研究

产业转移主要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导致某些产业从某一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过程,而城镇化的本质是通过聚集效应使更多的人享受到现代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业转移会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以及就业扩张效应促进承接地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而城镇化的发展不仅强调农业剩余人口的转移,而且注重区域范围和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区域转移,以及由其而促进产业集中、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升级,提高城镇的吸纳能力,城镇化的发展又反过来为产业转移提供了平台与服务支撑,两者之间具有互动关系。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这一经济现象尤为重视与密切关注。

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经济学家(Perroux,1955;Myrdal,1957;Hirshman,1958)和地理学家(Pred,1966)就认为,城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这种作用具有循环累积的性质。90年代以来,以美国经济学家Paul Krugman,日本经济学家Masahisa Fujita以及英国经济学家Anthony J. Venables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以垄断竞争市场模型和冰山交易技术为基础,对人口和经济集聚累积因果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迁移驱动模型(Krugman,1991;Puga,1998)和投入――产出联系驱动模型阶(Venables,1996)关于产业转移与城镇化关系,埃德温・米尔斯和布鲁斯・汉米尔顿提出了城市形成模型,他们认为产业的区位选择和集聚过程是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近期国内关于产业转移与城镇化之间互动关系研究的文献日趋见多,陈甬军、陈爱贞(2004)认为城镇化启动首先是由于某一或某些产业发展的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以及由此而获得发展的基础实施、社会环境,会吸引人口向城镇流动。人口在城镇的集聚又会引致需求的增长从而促进地方产业部门的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包括消费者服务业)的联动发展。可见,产业转移的发生会为承接地带来新企业或新产业,这些新企业或新产业的发展在承接地形成集聚经济,从而大大促进了当地的城镇化发展。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也会产业转移,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区域资源结构优势及其产业竞争优势的动态变化引起了城镇间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由于企业会为了回避经营风险和寻求利益最大化而转移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此时企业战略性的对外扩张构成了产业区域转移的主要形式。陈平(2010)在对江西上高地区经济发展研究过程中,发现产业转移推动了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发展。随后,学者陈维(2012)、曾湘泉、陈力闻、杨玉梅(2013)、叶振宁(2013)等在他们的研究都发现了产业转移与城镇化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并加以论证。

2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外的学者已经密切关注到产业转移与城镇化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围绕两者与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基础性的研究。研究发现,产业转移对城镇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关于产业转移与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只是在最近几年才得到研究,产业转移城镇化效应理论研究的深度不够,更严重的是,学者们在阐述产业转移与城镇化互动关系时仍是经济表象层面的分析。另外,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对于产业转移与城镇化互动关系研究方法,仍存在理论层面上的探讨与案例分析的总结,没有建立产业转移与城镇化之间的实证分析模型,从而使成果的精确性与可靠性得到怀疑,这将成为未来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 [美]阿瑟・刘易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 [阿根廷]劳尔・普雷维什.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 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 陈刚.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与相应政策建议[J].华东经济管理,2001(2).

上一篇:巧用守恒读解高考 下一篇:CRH380BL型动车组空调系统故障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