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顶层设计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时间:2022-06-20 01:13:26

优化顶层设计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摘要: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加强以重点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和实践技能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内涵提升的重中之重。本文探讨了优化师资队伍顶层设计涉及到的几个主要方面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顶层设计;师资队伍建设;专兼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023-02

中国的高职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规模发展层面上升到内涵提升层面,如何尽快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和实践技能,打造一支适应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师资队伍,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谋划,做好师资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师资队伍的顶层设计要着重考虑学院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多方面的因素,以此确定师资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同时围绕顶层设计探索有效的途径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要素分析

师资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着眼于学院的长远发展。设计好这样一个系统,必须清楚地了解影响该系统的几个要素。

1.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影响师资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首要因素。学院的办学定位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的条件在发展目标、办学层次、办学形式、服务面向等方面的定位。学院的办学定位解决了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学院的办学定位,基于“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确定师资队伍的框架。

2.师资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需要考虑学院的办学特色。高职教育是培养能够独立、负责任、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为了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行业需求,对各自的办学优势进行选择和创造,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办学模式。如何让学院的办学特色落地,需要有一支适合学院办学模式的教师队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延伸、丰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外延。

3.学生的需求也是影响师资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因素。老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从目前的高职生源来看,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从意识上走下讲台,一切教学活动都要把学生放在中心地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高职院校都在推行行动导向的项目化教学,需要老师不仅仅具有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过硬的实践技能,以及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由此学生的需求也是在师资队伍建设顶层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

4.师资队伍的现状也是在顶层设计时需考虑的因素。德国的职业教育能够走在世界的前列,是因为他们具备“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在德国,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必须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主修一个职业教育专业,经过两次国家考试,上三堂公开课:一堂教学实验课,一堂专业方向的课,一堂基础课方向的课,还有专业教学法、教育学等方面的口试,这些都合格以后才能获得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所以他们的老师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我们国家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老师没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如何尽快提升他们的职业教育能力和实践技能,在师资队伍建设顶层设计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师资队伍的顶层设计完成后,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和实践技能,以满足高职教育对师资队伍的要求。

1.师资队伍建设,政策先行。学院首先制定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编制管理、聘任、绩效分配和奖励办法等,吸引优秀人员加入教师队伍。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形成用制度管理人才的良好局面。健全教师培养机制。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实施“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培养方案,制定并实施教师校内实训基地顶岗制度,逐步建立优秀专业教师到一线轮训制度。

2.建立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学院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是指挥棒,约束老师自觉地进行常规的教学、科研工作。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加快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学院在调研的基础上,建立符合现代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由学院、用人单位、学生参与,加强过程考核,强调教学过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

3.实施师资培养工程,突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依托国家骨干教师培养项目以及校企合作的教师培训基地,以项目为纽带,实施重点培养、梯度发展、定期考核、动态管理的师资培养工程,提高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专业技术能力、教学能力和职业素质,着力培养一批能够把握专业发展、具有行业企业影响力、理论水平和职业能力较高的专业带头人,培养一批具有一定理论水平、职业技能、课程开发能力的骨干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遴选和培养机制,使一批师德高、作风正、能力强的教师脱颖而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则是从提高学院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考虑,选拔优秀中青年教师进行“定位”、“定向”培养,使之成为拔尖人才、专业带头人或省级青年骨干教师的后备力量。开展名师建设工程。评选出在教学改革、科研、社会服务、行业引领等工作中整体素质好、创新能力强、教学质量高、团队意识强的教师为教学名师。通过教学名师工程,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展教师视野,扩大学院的综合影响力。

4.建立兼职教师库,加强管理,优化师资结构。与行业企业建立深入的人才互通机制,规范兼职教师的聘用“门槛”,建立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聘请在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引领专业的发展,聘请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每学期对新聘用的兼职教师集中进行岗前培训,一方面使其了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一方面使其了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了解专业岗位设置、培养规格,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结合实际岗位的任职要求,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任教师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专兼教师实行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兼职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专任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备课,就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材开发、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实行团队教学,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通过优化教师队伍的顶层设计,实施师资培养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和实践技能,加强学院的内涵建设,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陶书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2]张健.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以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J].教育与职业,2009,(6).

[3]王素芳.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6).

[4]杨攀.职教师资培训的质量提升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0,(13).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1GG208)

上一篇:浅谈学困生的教育管理 下一篇: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新生班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