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较量的真正战场在哪里

时间:2022-06-19 10:09:32

2014年又是甲午年,120年前的1894年爆发了甲午战争,中国惨败于日本,近期这两个甲午之年的对比话题受到关注。1月23日,号称 “末日博士”的美国学者鲁比尼发推特称:“不少人将2014年与1914年作比,尽管没人希望这会发生,中国与日本之间会出人意料爆发战争吗?”

对此,中国社科院海疆问题专家王晓鹏更是如此表示:“中日再现120年前的战争态势,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现在的形势,和那时候完全没有可比性。”

王晓鹏说:“如今中日之间的海上较量,真正‘掰手腕’的地方,在于执法力量上的过招。”与前些年中国海上执法力量海监、渔政、海事、边防海警和海关缉私五龙治水不同,如今整合后的中国海警局装备升级。

1月23日,中国海警2401船完成建造并交付中国海监东海总队。中国海警2401船是国家海洋局重组以来第二艘完成建造并交付的新型4000吨级多功能海洋执法船。

据悉,中国在建和即将开建的大型执法船包括10艘4000吨级海警船、6艘3500吨级海监船、4艘5000吨级抗撞型海警船、4艘6000吨级海警船、11艘3500吨级渔政船和4艘以上的12000吨级大型海警船,待建和正在建造的3000吨级以上大型执法船合计达到空前的50艘左右。这些执法船建成后,中国将拥有世界最强大的执法船队,其大型船的质量和数量将数倍于日本海上保安厅。

海洋执法,只是中日较量的领域之一。在年初的舌战中,中日两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和林景一将“战场”搬到了英国广播公司(BBC)《新闻之夜》节目。

与直接的军事冲突相比,海洋执法领域、外交领域、利用大众媒体领域,乃至对内行政领域的较量、工作、部署,可谓是烈度较低,却更需要智慧的一个战场。在这个战场的背后,更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靠山。而两国全方位的竞争,则需要更大的智慧,以赢得文化之争、价值观之争。

有专家指出,中日博弈的深层因素是东亚首次出现两强并立,日本对中国崛起的心理准备尚未调适好。至于中国,若要四海升平,核心价值观这个“本”一定要立起来。摘自《新民周刊》

上一篇:日本输出武器威胁中国能源命脉 下一篇:对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