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短道运动员耐力素质及其训练特征

时间:2022-06-19 07:55:31

我国优秀短道运动员耐力素质及其训练特征

摘 要: 目的:探讨我国优秀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有氧和无氧耐力素质能力的现状和特征,及 其在训练中的主要体现。方法:以22名我国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在训练周期开 始阶段及年度训练强度课及比赛后,采用气体代谢和血乳酸测试方法对运动员进行无氧阈、 最大摄氧量和最酸耐受值等指标测量。结果:无氧阈时期的心率值男女队员之间不存在 显著性差异,与参照值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短道速度滑冰;耐力素质;训练特征

中图分类号:G86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1)05-0126-03

A Study on Endurance and Training Characteristic of China ShortTrack Elite Skaters

XIA Jiaoyang1, ZHAI Qiang2, ZHANG Xiaoming1

(1.Dept.of P.E.,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Qingdao 26 6555,Shandong China;

2. P.E. and Culture Dept. of Chinese Agricult 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 of both aerobic and anae r obic endurance capacity of short track skaters,and their embodiment in training . Methods: The 22 China elite skaters are tested by the measure of Gas Metaboliand BLA for VT,V•O2max and others at the beginning and m iddle of season.Results: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but be opposite with referent value in HR of VT(p

speed are the main contents in their training.

Key words: 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 endurance; training characteristic

耐力是体能类运动项目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它是属于人类的基本运动能力,对 于成绩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对于长期从事大运动量训练的优秀运动员而言,耐 力与他们的健康水平也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虽然每个大项目之间的项目制胜规律不同,甚至包括每个小项目之间对于耐力能力的需 求和重视程度可以完全不同,但是毫无疑问,“耐力素质”对于混合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 特别是典型的中、短距离周期性运动的项目仍具有重要意义。回顾多年的训练历程,“耐力 ”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我国教练员和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和多方面的研究与探索,但收效甚 微[11]。关于混合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对于耐力素质的需求,在具体细节上也 存在分歧 。例如,在 “无氧”和“有氧”代谢供能比例之间,“专项”和“非专项”耐力训练比例 之间,以及耐力训练具有多大作用等方面尚没有形成一致性的认识。国内对于优秀短道速度 滑冰运动员耐力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乳酸无氧阈及最大耐乳酸训练两方面[3,8-10 ] ,运用气体代谢的方式对短道运动员有氧耐力进行研究还比较少见,更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 。

本研究在备战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过程中,从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入手,探讨我国优秀短 道运动员的耐力能力特征、存在问题、以及提高的潜能;在与其他项目运动员的对比分析中 寻找差异,为我国冬季项目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优秀短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选自国家短道队及各省市队的优秀 运动员,

1.2 测试方法

主要测量的指标为心率、氧脉搏、每分通气量、摄氧量、摄氧量/体重、每分通气量/摄 氧量、呼吸效率和最高乳酸耐受值等。

1.3 现场调查

现场收集和整理我国短道速度滑冰队2008赛季的耐力训练内容,并记录测试结果(比赛 后和强度课中的即刻及恢复期的乳酸最高耐受值),及时进行综合整理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单个样本和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单因 素方差分析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无氧阈值

无氧阈(AT)的评价可以通过气体代谢测定方法(VT)和乳酸阈测定方法(LT)。本研 究采用气体斜率分析方法分别对男、女优秀短道运动员的无氧阈(VT)参数进行测定。优秀 短道运动员无氧阈时期的心率值男女队员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参照值对比分析结果显 示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男女运动员在无氧阈时期的摄氧量指标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通 过与优秀游泳运动员[7]的无氧阈值对比分析,男女运动员均未呈现显著性差异。

2.2 优秀短道运动员最大摄氧量 男女短道运动员的V•O2max和V•O2max/体重的值分别为3.96 mL/min和58. 70 mL/min/kg,2.65

mL/min和49.34 mL/min/kg,两项指标男女运动员之间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通过对比 分析结果显示,男女运动 员在V•O2max和V•O2max/体重两项指标上都与 国际优秀耐力速度滑冰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 异,但是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与自行车男女运动员每分通气量的 对比结果显示,短道运动员的每分通气量指标较低,与自行车男女运动员存在非常显著性差 异。

2.3 优秀短道运动员乳酸最大耐受值

通过监测短道运动员夏训和冬训的无氧强度课训练,以及在1 000 m和1 500 m比赛后对运 动员进行乳酸测试,采集运动员本年度的最酸耐受值,以此来评价短道运动员无氧糖酵 解代谢能力水平。结果显示,男女运动员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国内学者对速度滑冰项 目的测试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对象的耐酸能力更高。

2.4 耐力训练内容

通过整理耐力训练计划发现,冰上速度耐力滑的负荷量与技术耐力滑的总量相差并不明 显,在部分训练周中还超过了技术耐力滑总量,冰上强度滑的比重虽然没有速度耐力和技术 滑总量多,但是在冰期训练中起到主导作用。

3 讨 论

3.1 无氧阈值特征

国外有研究对各项目的乳酸阈(LT)绝对值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速度滑冰项目运动 员明显高于其他项目。德国柏林的研究[2]证实,轮滑运动的平均最大稳态乳酸是3 .0 mm ol/L、跑步是4.0 mmol/L、骑自行车是5.0 mmol/L、速滑是6.5 mmol/L。什么原因致使 这种情况的 发生还不十分清楚,从滑冰项目的技术特征推测可能与冰上项目运动员参与运动方式的肌肉 数量和肌肉中血流是否充分有关。从国内外的乳酸无氧阈的研究现状中可以看出,滑冰运动 员的无氧阈水平是较高的,但是这个结果是否可推测到气体乳酸阈,国内对于此的研究还比 较少。

心率是运动员训练中最常运用的监控指标,研究表明,在一定强度范围内,可用心率推 测运动强度。研究结果发现,优秀短道男女运动员无氧阈时期的心率值与参照值对比存在非 常显著性差异(p

无氧阈时期的摄氧量(V•O2)和摄氧量/体重两个指标代表了运动员 有氧和无氧临界点的 水平,这两个指标越高说明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越强,在此项指标上,本研究并没有发现短道 运动员与国内其他项目运动员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男女运动员之间也未呈现显著性差异。 运动员无氧阈时期的摄氧量值占到最大摄氧量比值越高,说明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越强,Kumu gai和MickeiLson (1982) 在研究中指出,长跑、游泳、自行车、滑雪等耐力性项目的运动 员的AT和AT占V•O2max的百分比大于短跑、短程游泳、短距离滑冰和 滑雪等运动员[6]。前人 研究结果显示,无训练健康人的AT约为55%~65%V•O2max,优秀耐力 运动员的AT约为80%V•O2max左右[1,6]。本研究的短道运动 员均属于中短距离的选手,无氧阈的V•O2与V•O 2max的比值男女分别为75%和74%V•O2max,男女运动员之间没有显 著性差异。虽然与优秀耐力运动员对比尚有一定差异,但是本研究认为测试对象的无氧阈水 平高于一般运动员。

3.2 最大摄氧量值特征

由于速度滑冰项目特定的蹲屈姿势在滑行过程中限制了血液的流动或是选材等的原因, 并没发现优秀速滑运动员的V•O2max显著高于一般选手。近些年来自 荷兰和美国的研究同时证明,优秀男、女速滑运动员在功率自行车上测得的V• O2max分别为65~70 mL/min/kg和5.58 mL/min、58~62 mL/min/kg和3.60 mL/m in[2]。国内学者对大道和短道速滑运 动员相对最大摄氧量的测量结果男运动员为(3.63±0.14)L/min,女运动员为(2.61±0. 41)l/min[3]。从对比分析 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优秀短道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值和每分通气量值均低于国际和国内优 秀的长距离运动员,与国内同项目运动员无差异,这与无氧阈时期的数据分析有一定不同。 但是由于前人研究成果较少,无法进行更多的同项目对比,是否现水平的最大摄氧量能力可 以满足短道竞赛的需求,应做进一步的与其他国家短道运动员进行对比以及与运动员自身的 纵向比较,本研究认为,短道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能力并不突出。

3.3 乳酸最大耐受值

短道速度滑冰项目主要包括男女500 m、1 000 m、1 500 m和接力四个项目,但是这几个 项目在供能系统上有一定的差别,500 m项目的运动时间是在40~45 s之间,从时间上看属 于 ATP-CP和无氧糖酵解供能系统,而糖酵解供能系统所占的比例较少;而优秀运动员1 000 m 和1 500 m项目的运动时间是1 min20 s~2 min30 s之间,从时间上看是糖酵解供能系统所 占比例较大并结合有氧供能系统,3 000 m和5 000 m接力都是由4人轮流滑行完成的,主要 的供能代谢方式主要为无氧糖酵解系统。

研究发现,无氧耐力水平高的运动员能够达到较高的乳酸水平,因此,也就能欠更多的 氧债。例如,一般人可欠氧债5~6 L,而运动员可达10~13 L[1]。血乳酸水平可 以反映肌肉工 作的负荷强度,乳酸产生越多糖酵解所占的比例越大,由于速滑运动员在保持蹲屈姿势的高速 滑行中肌肉内积累了大量的乳酸,因此在比赛结束后血乳酸值很高,特别是在1 000 m和1 5 00 m比赛后和陆上耐乳酸专门性训练后,优秀男、女短道滑冰运动员的血乳酸值平均可达到 15 mmol/L以上,超过20 mmol/L也属于正常情况。

短道速度滑冰采用的淘汰制的比赛规则,往往一项比赛运动员要经过4~5轮的决逐才能 进入决赛,这样的赛制对运动员的无氧糖酵解能力的要求非常苛刻。本研究与国内外[ 2,3] 的研究结果一致,优秀短道滑冰运动员具备较高的无氧糖酵解能力,特别是女运动员,在最 酸耐受值指标上与男运动员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也说明了我国女运动员处于世界顶 尖水平的原因之一。

3.4 训练安排的特点

短道运动员的训练主要分为陆地和冰上两个部分。陆上训练主要内容和量强度是从夏训 到赛季开始这一阶段,并贯穿全年。陆上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力量(下肢肌群,上肢肌群 ,腰腹背肌群)、爆发力、专项模仿和耐力跑(自行车)。目前,短道运动员的冰上训练已 经贯穿全年,在夏训开始主要采用配合陆上训练计划的强度低,以技术训练为主的手段;8 月份开始进入赛季的准备阶段,此时冰上的量和强度都达到较高水平,陆地训练为辅助手段 ;进入国际比赛等重要赛季时期,由于比赛的高强度和高负荷,陆地训练和冰上有氧耐力训 练主要的功能是促进运动员积极恢复,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水平和机能能力。

从本研究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冰上速度耐力滑的负荷量与技术耐力滑的总量相差并不 明显,在部分训练周中速耐滑还超过了技术耐力滑,说明了在短道运动员的冰上训练中,速 度耐力训练占到了很大的比例。冰上强度滑的比重虽然没有速度耐力和技术滑总量多,但是 它的强度很大,在训练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短道运动员在训练中比较 注重无氧糖酵解耐力训练,特别是冰上速度耐力和冰上强度滑的内容虽然强度高,但是也占 到训练的较大比重,这也与我们的测试结果相吻合,短道运动员的无氧糖酵解耐力能力要高 于有氧耐力能力。

4 结 论

通过与自身项目、国际和国内其他耐力性项目优秀运动员对比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为:我国优秀短道运动员的无氧阈(VT)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最大摄氧量能力并不突 出;优秀短道运动员具有较高的无氧糖酵解能力,肌群的耐酸能力强,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 致,耐力训练主要是以冰上速度耐力和速度强度滑训练为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王清.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诊断和监测系统的研究和建立[M].北 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90-266.

[2] GEMSER H,DE KONING JJ,VAN INGEN SCHENAU G I,ETAL. Handbook of Competit ive Speed Skating[M]. International Skating Union, Lausanne, 1999.

[3] 杨明,薛继升,张强.应用Monark测试系统对优秀速滑运动员专项能力的测试研究[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156-158.

[4] 葛艺明,冯松,冯长伸.速度滑冰与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身体功能评定[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39):7943-7945.

[5] 李泱,张洁,刘文.耐力性运动员个体无氧阈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6):40 -42.

[6] 李泱,张洁.无氧阈及其研究概述[J].体育与科学,2000,(4):36-39.

[7] 李之俊,姬静宜,王绍宏.运动对无氧阈、最大吸氧量的影响与心功能的关系[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3):1-5.

[8] 冯长坤,等.速滑运动员负荷后血乳酸与尿蛋白的相关分析[J].冰雪运动,1994,( 4):36-38.

[9] 张俊,冯长坤,杨玉绵.血乳酸值在指导和控制速滑训练中的应用[J].运动医学 ,1990,(3):53-58.

[10] 高维纬,郑锡明,姚素勤.我国青年速滑运动员比赛后血乳酸情况的调查[J].沈 阳体育学院学报,1992,(4):5-8.

[11] 陈小平.有氧训练――提高我国耐力项目运动水平的关键[J].体育科学,2004, (11):45-5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策略优化研究 下一篇:男排运动员观看拦网运动情景的眼动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