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交范围的多样化分析

时间:2022-06-19 04:29:13

当代大学生社交范围的多样化分析

摘要: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培养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对于完善大学生人格、培养合作精神,以及适应社会都具有积极作用。当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使他们的社交范围逐渐扩大,由此必然引发新的问题,也引起了教育者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范围;多样化

社会交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活动形式,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当代大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实现生活愉快,精神振奋,思想促动,情感抒发,获取成功的重要途径,更是塑造他们成熟人格的重要因素。

但是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复杂的社会背景不仅使大学生的交往对象开始增加,也使他们的交往内容更趋丰富。虽然大学生们对人际交往有着强烈的需求,他们希望有一个稳定和谐的交际环境来促进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但同时大学生的交往观又带着浓厚的理想化色彩和极端化倾向。这种矛盾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人际交往,甚至因为找不到正确的解决方式,干扰到正常的生活。

一、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社交范围

1.生活交际圈。大学生离开家乡和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衣食住行都要自己来安排,在生活中不自觉地和不同的人发生关系。好的生活交际圈会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快乐和轻松的生活环境,反之,就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宿舍”和“班级”对于大学生有着很强的归属感,在他们的基本生活圈中,是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宿舍是关系最为亲密的圈子,学生们常喜欢将寝室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一个寝室里的几个同学就如同兄弟姐妹一样,大家饮食起居基本同步,也常常结伴出行,晚上就寝之前,还会坦诚地聊生活,聊爱情,聊理想,这种感觉是其他大学校园里的人难以代替的。此外,班级作为大学生重要的生活载体,为大家提供共同听课、学习和互相探讨问题的机会,更会因为一些集体活动很自然地把大家维系在一起。大学生对班级的荣誉无比注重,因为班级可以给他们最基本的依靠和认同,同时也是他们展现自我价值的最基本的单位。

所以,可以说生活交际圈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社交舞台,一个好的宿舍氛围和同学关系,是大学生开展其他社交活动的基础。当然,生活交际圈的社交对象远不仅仅是舍友和同学,更包括任课教师、辅导员、宿管人员、校园相关管理人员等等,能否和谐融洽地与这些人相处,决定着自己是不是很好地处理了与生活的“家”的关系,是保证正常学习生活的最基本条件。

2.公共交际圈。大学生远离家庭生活,感情失落,由于情感补偿的需要,他们更重视精神生活。公共交际圈是一个更大的社交范围,在大学里,大学生们除了最基本的生活和学习,就是广泛参与到校园内外的公共活动中去。这些活动可以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素养和能力,表现自我的风采,同时也让他们结交更多朋友,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最终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式各样的社团覆盖整个学校,为大学生培养兴趣爱好,交流心得,培养素质搭建了平台,许多大学生就是以社团为中介走到了一起。几乎每一名大学生都会在大学里参加社团活动,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此外,有很多有更高学习要求的人在大学里很自然地又形成一个学习圈,比如升本、考研、出国、考公务员、考资格证书等等。由于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使这些同学往往乐于在一起交流信息和经验,彼此请教问题,并经常在某些固定场所里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大学生喜欢激情和新鲜事物,钟爱刺激和休闲,他们的娱乐活动尤为丰富多采。所以,就有了因为喜爱跳舞而结交的“舞友”,有了喜欢歌唱的“歌友”,有了喜爱轮滑的“滑友”,有了喜爱旅游的“驴友”,有了喜爱打球的“球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大学生在这些娱乐活动中得到了更多身心的快乐,这是他们大学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此外,大学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公共交际圈子,那就是“同乡会”。“同乡会”是同一个地域的同学们不分班级系别组成的一个松散的学生组织。“同乡会”的同学们都来自同一个家乡,大家彼此有乡情和乡音维系,感到亲切,寒暑假相约结伴离校返校,有困难了找老乡帮忙,这是一种比较亲密的人际关系,更是大学生们不知不觉都要参与的一个公共交际圈。

3.情感交际圈。正常的异往可以使交往双方在主观上产生一种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的感觉,由此会感到生活富有意义,充满乐趣,可以促使大学生情绪和情感的成熟,使其人格向更健全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前解决婚恋这一人生问题很重要的部分。但是,如果这种强烈的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又会使交往者产生自卑的心理体验,从而自轻、自贱、自我厌恶、自我拒绝,甚至出现心理疾病。情感交际圈是一个二人狭小的圈子,但却包罗着很多不可确定的问题。有的大学生在与异往的过程中,往往缺乏自信,惧怕出丑,易害羞,渴望和异往,却又采取与异性不接触的回避态度。也有的大学生与异往过程中,骄慢轻狂、盛气凌人,自私刻薄,只关心个人的需要而忽视别人。当然,更多的是很多大学生虽然可以保持正常的异往,但仍容易冲动、易变、暴躁、焦虑和不安。

4.求职交际圈。求职就业是一个特定的话题,似乎只是毕业生所面临的问题,但是很多大学生在求职中所表现出来的交往素质却正是自己大学里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许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因为社会交往能力差,不太会协调周围的人际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使工作和个人成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更多的大学生却因为自己交往能力的缺失,根本就敲不开用人单位的大门,或是被赐予面试的机会,却因为本性的暴露,最终被淘汰出局。因此,如何在人际交往中观察自己认识自己,达到良好的角色认知,面对社会这种庞大的环境,展现出自己的优势,掩饰自己的缺点,并绽放出自己的潜能,这是毕业生们直面的话题,也是每一个大学生从开学第一天起就该思考的问题。

二、大学生社交范围多样性带来的相关问题

社交范围的多样性,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如何从容地面对各种交往中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大学生处在性格的成长时期,所以随之而来产生的一些深层次和多方面的社交障碍则是正常的。在这个特定的心理发展期,他们容易敏感冲动,一方面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和家庭的期待促使他们赶快走向成熟,大学生自身也具备更强的支配自己的渴望,独立意识在不断增强,但另一个方面,自制能力较差,那些惯性思维仍主宰着他们的很多行为,使他们在判断和决定某些事情的时候缺乏客观和科学的态度。并且,在不同生活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其思维方式和潜意识都会有很大差异。经济水平、家庭教育、个好、城乡地域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些都决定着他们在交往中很难很快地找到切合点,实现自己的交往目的。另外,除了天生的各自的性格不同外,几乎每个大学生都在追求或培养着自己的个性,这样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无形中增添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很多人际冲突,就是因为一方或双方的个性太强而形成的。

此外,大学生都有着过于强烈的自尊需求。在自我观念日益萌生的过程中,大学生对社会的参与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急于让他人了解和承认自己,希望通过自我的表现来获取别人的注意,并得到理解、关心和尊重。同时,随着生理、心理的迅速发展,他们也渴望认识和参与社会,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当这些强烈的渴望过于急迫时,就成为了主宰他们社交态度的主要因素。有时强烈的欲望让他们设立了与现实不相吻合的目标,使他们在交往过程中丧失了自然的心态和节奏,一旦愿望无法实现,就会产生更为强烈的挫折感。

当然,学习好的社交技巧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至关重要的。交往是双向的,没有交流就没有了解,开放自己,才能更有效地接近他人。因此,大学生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真诚待人;二是在交往中要有信心;三是要信任他人;四是对人要有热情;五是要能提升自己的交际价值;六是要有选择地交往。

当然,作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也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要净化校园环境,消除社会上不良交往风气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为大学生交往提供健康的外部环境。其次,还应该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交往准则,引导他们遵循社会道德规范,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再次,也要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及时地指导和帮助,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适应性,使他们以良好的心理态势去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最后,应积极组织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各种交往活动,为他们创设交往环境,提供交往机会。相信,通过教育者的正确引导和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努力,当代大学生们将在人际交往中展现出更多独特的风采。

上一篇:南昌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下一篇:我国体育行业设立私人教练职业的必要性与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