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人欲•人性•人道

时间:2022-06-19 01:09:53

动画•人欲•人性•人道

[摘 要] 在设计领域盛行“以人为本”的观念下,本文探讨了动画创作与人的关系。首先,阐述了人欲萌生的表现,通过观看动画,人的众多欲望,如动物性、娱乐性、审美需要得到满足;第二,提出在动画创作中,动画作品中的“人性”光辉是如何满足人们娱乐、审美、教育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引导人们认识世界、领悟道德、内化价值;最后,提出动画创作的“人道”思想,即是动画创作中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回归,对创造满足文化的每个个体和群体的价值肯定,以期找到中国动画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 动画创作;人欲;人性;人道

我们正处在一个由影像构成的时代,接受影像媒体提供的信息早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不仅如此,接受影像成为一种体验,同时也是社会家庭拥有共同价值观的新方法。作为一种观赏的艺术形式,动画对于它的观众来说,有着强烈的“集体无意识”行为。通过动画,受众找到了一种共同的“话语”,并在这新的话语梦幻中接受自己对潜意识的放纵。海德格尔援引荷尔德林的诗句:“人类,诗意地居住在地球上……”人类在地球上生存,时刻都在寻找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展开对于自己与世界家园的无尽追问,感知生命本身给我们带来的冲动。动画语境正是人类张扬“生命意识”的集居地,体现着人最真实的存在。

一、人欲的萌生

人类的所有造物,都源于人对未满足的欲望的实现动机,从生理、心理、情感上都有;而且人的需要如同人的生命过程一样,处在一种不断的新生与变动之中。原始人为了躲避风雨,才开始筑巢或者穴居;为了打猎和分割食物,才尝试打磨石斧和石刀;为了保护和取暖,才用藤条和树叶编织衣裳……为了满足一步步提高的欲望,出现了既实用又美观的“人面鱼纹盆”,出现了纯粹象征性和装饰性的首饰和器物……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是人造物的起点与基础。

各种艺术形式,尤其是动画,在生成中往往对人类的原始状态作深层透析与解读,挖掘人类潜在的某种情感与欲望。动画创作特别是早期的作品,经常以儿童作为表现题材,或者以儿童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夫童心者,真心也。”人的成长就是社会规范约束自己行为与思想的过程。儿童在这个过程中非常压抑和叛逆,动物的野性在很大程度上让儿童可以更加接近自然生态本身。儿童在动物自由自在的身体表达中得到与释放。儿童几乎都喜欢去动物园,观看动画片,其实就是儿童在观看一个有故事的动物园,譬如《狮子王》《海底总动员》《大闹天空》等等。从审美倾向来看,动画里的动物性直接表现在“虚幻、荒唐、野性、怪异”上,动画带领观众走进山河湖海,走进神秘的虚幻世界。荧屏上,既荒唐又合理的对话与动物情感,观众和动画角色一起在强烈的肢体语言表达中释放动力。动画从某个角度来说,就是要做儿童原始本能和动物性的合理护卫,把它变成一种欲望排解的有效途径。

动画观众的需求与爱好是脱离了“载道”与“悟道”的传统,一种现代主体性最真实的欲求表现,即一种对符号解读的狂欢。动画创作则成为一种博取更多公众的青睐而纵情于想象的自由和生存娱乐的艺术形式。在动画领域,我们要面对的现实是,人们对动漫及形象的喜欢主要偏重于其娱乐性。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少年儿童,欣赏动画的原因都是以娱乐为主,即使有寓教于乐的因素,其“教育”成分也不是现在有些动画中的那些道德说教。①娱乐,在汉语中原始意义是一种获取快乐的游戏。不过,这种快乐本身又与审美活动紧密相关,我们不妨将其称为审美。北大研究者陈旭光言简意赅地把娱乐总结为:“以不干预实际生活的方式释放情感的一种形式,甚至是对娱乐的消费。”②娱乐是没有外在功利目的的,而动画作为视觉文化之娱乐化,是图像用游戏的形式给人以审美的。在优秀的动画片中,首先打动人们的总是那些风趣幽默的语言,滑稽夸张的动作,生动曲折的故事,个性突出的人物,美不胜收的画面。像樱木花道、小丸子、蜡笔小新……这些动画形象,都迎合了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崇尚自我、张扬个性、不受束缚的特点。他们通过这样的形象实现了自我的认同,在轻松幽默和游戏的氛围中实现对社会和环境反抗心理的宣泄。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马斯洛曾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增加了两个,即求知的需要和求美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是指对知识、理解的需要,包括了解自己和认识周围的需要;求美的需要是指对于审美和欣赏的需要。动画创作中把人作为中心的人本思想中第一层所需要的“人欲”,同样可以用马斯洛的七个层次来涵括。然而,人欲是无止境的,无限制满足人的各种欲望,个人将脱离社会和环境,所以动画创作中人的本位思想应有更高层次的引导。

二、人性的光辉

人性是人类与生俱来自然的、正常的、内在的感情和理智,也包括在一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之品质,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在设计领域,往往直接关怀人性的走向。发掘和顺应真实的人性,积极推动人性的正面发展,促进人性的不断完整和完善,是设计中(包括动画创作)以人为本的第二层次。

人性是不自觉的,却是无法磨灭的,也是不能回避的。当人基本生存条件得到保障,并开始追求心理、情感需求的满足时,人性也随之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欲望特别是基本的生理欲望,如食物、安全等,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表征。而人性,则是区别人与动物的主要特质,是人类高级于动物的专有属性。“人性”引导着“人欲”,使人对欲望兽性,脱离低级趣味;“人性”也控制着“人欲”,使人的欲望不至于不受到控制地随意泛滥。

在视觉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很多优秀的动画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津津乐道,百看不厌,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其折射出许多美好的、令人陶醉的人性光辉。具体地说,动画可以帮助观者塑造积极的人生价值观,打造可贵的人性。如《功夫熊猫》中所折射出的:在梦想前,学会相信自己,相信成功来自自信的可贵品质。给人们,特别是面临危机而茫然无措与失落的现代人丝丝希望之光,燃起他们沉埋已久的勇气与信心;《回忆积木小屋》则借老人点点滴滴,舒缓冷漠的人之心灵,让他们重新审视生活中最应该珍惜的东西。《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因其善良、勇敢、追求自由和不畏强权的精神成了许多青少年顶礼膜拜的偶像;还有《火影忍者》以日本玄妙的忍术为吸引力,让人们感受到人性中坚强、毅力、理性的一面……这些健康的动画视觉文化作为一股强劲的精神力量,它的大众化、人性化的意蕴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娱乐、审美、教育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并引导着人们去认识世界、感受人生、体验生命、触摸历史、领悟道德、内化价值。

在“人性化”设计与创作流行的今天,动画创作中人性一面也受到创作者和受众的关注。动画创作者既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又要源于生活的感悟,还要贴近人的心理、情感思维的规律。有时,一些虽制作精美但缺乏人性精神的动画作品让人赏之无味,观之无趣,或因过于戏谑、或因过于暴力血腥、或因沉迷说教,这些违背人性常理的作品只会令人敬而远之。要实现创作中以人为本的“人性”,动画创造者就要深入洞悉“人性”。“人性”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多变化的复杂体系,需要在创作过程中结合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共同探讨与解决。

三、人道的回归

“人道”是动画创作以人为本的最高层次。中国哲学自古就有“人道”的说法,上有“天道”,下有“人道”。“人道”即“人理”,是世上所有人修身立命,为人处世的最高原则。“人欲”是无止境的,“人性”是不受控制的,只有“人道”是在漫长的造物活动中被人的理性思维一点点认识到和升华起来的。动画创作中,“人道”是对“人欲”的约束和引导,它还只是处于萌芽阶段,还只是动画创作的理想主义层面。同时,如果只是一味强调画面的精彩纷呈,故事情节的曲折委婉,但违背了人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群体的文化价值取向,就不会是成功的动画,这样的思想应将成为动画创作的长期主导。

时下,在动画日益喧嚣中,日、美通过这种新潮介质逐渐把自己的文化打造得越发强势。在孩子们稚嫩的“变形金刚”“ 变形”的嘶喊声中,依稀还记得我国早期动画曾有过的辉煌。譬如:融合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雕刻艺术形式制作的《南郭先生》、具有中国水墨画风格的《小蝌蚪找妈妈》、使用皮影和民间剪纸艺术形式创作的《渔童》,这些名片佳作都曾为世界惊叹为国人骄傲。当沉醉于民族传统艺术形式和灿烂文化带来的震撼时,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艺术家正是借鉴了优秀的民族艺术形式才引发了创作的灵感,而这些形式又正是建立在文化生活基础之上的。

而今,中国动画在当前的国际文化语境中逐渐迷失了自我,没有了传统艺术形式外衣和深层的文化内涵,中国动画的文化性缺失日益突出。重新审视中国民族文化、感知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意蕴与理想,其实就是在动画创作中做到以人为本的一种行为。同时,尊重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公众人格,也是中国动画得以发展延续的关键所在。

其实,中国动画缺乏的不是那种单纯地所谓特色的形式,而是缺乏对现代生活气息的一种生命情感化升华,亦即少了一种对人性的深入观照和对人文精神的触底式探寻。大众对动画的审美心理有着较强的社会共性。只有在动画欣赏中感知到相同的生活体验和思想轨迹,才会产生欲罢不能的共鸣。同时,一个艺术作品只有注入了民族的文化精神,它才是生动的、饱满的,才变得富有生命。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创作转变为一种在动画中的美学追求,这种美学追求源于题材、视觉、音乐、表演元素上对民族文化的继承或展现。《三个和尚》的导演阿达说:“一部影片(无论是美术片还是故事片)的民族风格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和谐统一的结果,而不是在个别细节或道具、服饰等环节上运用一点具有民族色彩的东西就可以奏效的,更不是单纯反映中国人的生活便是民族化的作品。”由此,动画创作中“人道”的回归,是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回归,是对创造民族文化的每个个体和群体的价值肯定。

人因为有了自己的精神文化而成了万物之灵。在现今盛行的动画创作大潮中,具有华美形式和炫目技巧的各类动画影片争奇斗艳,观众在部分绚丽虚空的视觉盛宴中渐渐感到失语。只有以“人”为中心,在创作中表现出对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与尊重的动画作品才能长久引起共鸣和认可。艺术虽然没有终极标准,却最终要回归到人性观察与人文思索中来。

注释:

① 陈旭光:《世纪之交的文化艺术转型:趋势和表征》,湖北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页。

② 李思屈:《数字娱乐产业》,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参考文献]

[1]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台北:学生书局,1984.

[2] 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 孙宗之.中国建筑与哲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 漆晚霞.符号语意中的建筑艺术[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7,8(02).

[作者简介] 叶佑天(1976― ),男,湖北孝感人,硕士,湖北美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形态研究(二维动漫)、传统文化与设计理论。

上一篇:宫崎骏动画世界探究 下一篇:模拟与哲思――好莱坞动画电影本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