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时间:2022-06-19 09:05:05

浅谈音乐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音乐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描述,并且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音乐治疗方法,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音乐;大学生心理健康;音乐治疗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126-01

音乐是感情的艺术活动,是艺术的情感。具有滋养心灵,教化人性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日益变迁,当代人都处于生理与心理不断快速发展与变化的阶段。由于学习、交往、情绪、意志和就业等心理压力的增长,不可避免的使人产生出各种焦虑、抑郁和强迫性相关症状。

数据显示,有35.6%的大学生普遍认为存在就业压力,其余的压力就正如的学习压力(19.7%)、没有学习动力(13.8%)和经济压力(9.3%)等等。科学界指出,对存在心理问题的人进行音乐的艺术治疗,可以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如何才能构建一个健康的心理世界,音乐以成为一个重要的治疗途径与治疗手段。

一、音乐的“治疗”功能来源

19世纪末期,美国的医院和各个大学都开始研究并应用音乐开始为疾病治疗。在研究中,他们发现了音乐可以用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病痛,后来逐步建立起了以音乐为基础的相对完善的音乐心理教育课程,如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音乐治疗等。

在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出现了有关音乐治疗的相关记载。孔夫子倡导“礼乐并重”,不断地强调着音乐“感化”“教化”人的作用。

二、音乐与心理健康的定义

音乐是一种具有刺激信号的信息,可以通过人体的听觉器官将声波传送至大脑皮层,可对不同的生理组织产生反应,甚至能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不同的音乐可以带来不同的内心感受,诸如愉悦、激动、平静等各种情绪,这就是我们所谓的音乐心理,可以间接或直接地影响人们的行为与态度。

什么才是适合大学生的健康音乐?传统的健康观念认为,没有生病就是健康的;而新健康主义则认健康是指身心健全,精力充沛的一种状态。那么所有健康的音乐的最终目的也是如此,希望给人以力量,使身心的情感得以最大的释放与放松。

三、音乐与大学生心理治疗的方法

(一)主动参与法

这种治疗方式在欧美国家运用较为广泛,其方式主要为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从而得到行为的改善、释放压力的效果,学生可通过歌唱、击鼓、舞蹈等形式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心肺功能,同时可以观察学生们的精神状态。

在学校里,学校可组织乐队或者合唱团体,引导有学生们积极参与进来。在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们在音乐乐器上的不同的表现形式,有效的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如当演奏节奏行乐器时,有些同学节奏迟缓并没有韵律,显得较为低沉;有些同学则节奏急促而激动,情绪亢奋。我们就可以观察到不同的学生的心理状态,而为后期的引导提供依据与方向。同时,可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学生的集体观念、团结观念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并有效改善学生在人际关系交往时遇到的种种问题。

(二)音乐聆听法

聆听是沟通的桥梁。这是一种接受形式的音乐治疗方法,通过聆听特定的音乐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选择在一间有音乐背景的教室里与学生进行谈话聊天。开始应当选取一些与学生情绪特征类似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的音乐语言暗示,在音乐的辅助先下放松心情,敞开心扉。然后在选用一些叙事性的歌曲,引导学生讲述内心的真实感受,聆听其内心真实的声音。最后可以在学生的情绪好转的情况下配合舒缓的音乐,轻音乐即可,让学生感觉到一种释放的感觉,从而达到音乐聆听的治疗效果。若第一次的效果不太明显,可以反复引导,逐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其他音乐辅助法

除了以上所说的主动参与法以及音乐聆听法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音乐领域治疗的方法,如“音乐想象法”,让学生放松,然后在特定的音乐下进行联想;“五行五音疗法”,通过中国五行的原理,于身心进行结合治疗的方式;又比如“音乐电疗法”,将音乐与电疗针灸结合的办法。这些都是一些有效的音乐治疗的方式,若能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运用必然会取得较好心理辅助的效果。

总而言之,音乐作为治疗的手段,其运用范围已经相当的广泛,但是在大学教育机构中还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结构。若能合理运用音乐的功能将学生的心理工作做到实处,相信一定能让未来的素质教育更为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郭容花.音乐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J].社会学研究,2011.

上一篇:浅谈中国音乐市场与音乐艺术品的创作 下一篇:浅析如何做好高校办公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