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文学翻译

时间:2022-10-21 05:11:16

我看文学翻译

摘 要:从文字的把握,与文体的把握两个方面阐述对文学翻译的看法。

关键词:文学翻译;文字;文体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116-01

首先我认为没有翻译过或曾经阅读过大量文学作品的人不具有谈论文学翻译的资格。要谈论文学翻译,难免觉得自己十分寒伧。语言文字水平如何是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熏陶出来的。我深刻体会到中文表达和中文素养重要性是在第一次东山魁夷作品翻译练习的时候。当时感觉脑袋像一团浆糊,好像有什么卡住了喉咙硬生生不让那词出来。以前,曾有过只要会日语就能翻译的荒唐想法,通过那一次的体验让我真真切切明明白白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对翻译的浅薄见解。除了翻译时要找准大结构,译直接引语可适当转换成间接引语,隐性和显性,隐性的处理成使显性,显性的处理成隐性,根据逻辑关系适当进行分译,加译,减译等这些技巧上的问题之外,还有两点,我觉得对搞好文学翻译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就是文字的把握。

文字的选择,字面的表达,看似简单,其中蕴藏玄机。用的妙可以令人拍案叫绝,而用的不尽如人意却能使人哭笑不得。细节决定整体,忽视小处,往往影响通篇气势,不可不注意。读好的译文会使我顿生敬佩之心,从小小词句的选取便可看出译者的中文素养,积累程度,以及对待翻译的态度。不假思索,只图一时之快,拿来就译,这正是翻译的大忌。

在对待文字的选择上有一劳永逸的方法,就是看着照搬字典的解释,不假思考,大笔一挥。也有费事不讨好的方法,那就是绞尽脑汁,翻来覆去推敲到底哪个词最合适,最贴切。而人们往往懒得花费这宝贵时间去想那些想破脑皮却又派不上用场的词。查个字典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何必费神费力去做那无用功?就因如此,译文便会出现用词不当,欠缺文采,意境低下等问题。在浩瀚的词海中寻觅那个只属于它归宿,很难。但找到那甚是贴切之词的却是无以伦比的。

我细读了夏目漱石的《心》,字字句句中日文对比读下来,除技巧方面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用词,平淡的日语表达,摇身一变个个都成了四字成语。而汉语成语简洁明快的特点便可使其能表达出日语一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例如:

还有的成语不仅可以简洁的表达也有丰富译文的作用,较之平淡的表达更加能突出作品的氛围,也避免了重复。

再有,成语也能起到忠实原文又美化原文的作用。

这些成语不仅意思上接近完美,也使文采上又更富有情致。

所以我认为在做文学翻译时,对待语法语义层面上的文字转换,要以更加认真负责严谨的态度对待每字每句,在其基础上反复琢磨哪个词更有味道。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吟诗作赋的才情, 虽然这是一项阅历不深,积累不广就根本办不到的事,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扩充自身见识与积累,克服浮躁的毛病还是可以做到的。

第二点就是文体的把握。

注重行文的表达,把握整体风格,不应仅仅纠结表层意思转换。忠实原文不仅仅是忠实原文词句表达,也要忠实原文的文体.如果仅仅是语言与语言的一对一的翻译,不能叫做文学翻译。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韵味,氛围,味道。要传达文字背后的东西,纯粹形式上的亦步亦趋可以做到,然而做到形神兼备却很难。当两难之时,取神似为好。确实,形似的翻译比比皆是,甚至可以说只要会日语的人都可以来搞上一搞。时下很多出版的译作不无这种单纯的文字转换,忽略原文神韵,特点。而要传达这种整体风格没有一览众山小般深厚的文学功底是不能驾驭的。就连简简单单的一个词的应用的适当与否也能体现出原作文体特色。

以上就是我对文学翻译的一点小小看法,忠实原著也就是向原作无限接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文体上要体会原文的味道以及深层含义,在文字表达上要找最贴近原文的表达,两者缺一不可。而要达到这两层境界绝非易事,但也不是毫无希望。天生缺少才情的人只有靠勤奋努力一点一滴地去积累,克服惰性,让脑袋不断地转动。

参考文献

[1]林少华.落花之美.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

[3]夏目漱石.心.山东:青岛出版社,2005.

上一篇:德彪西前奏曲《帆》节奏分析 下一篇:浅谈数字化技术对音乐传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