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时间:2022-06-19 07:01:42

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的国家,封建社会 对产品质量诸多法令。新中国成立成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相关犯罪由投机倒把罪逐渐演化而来。本文主要分析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与犯罪构成,并对该罪的停止状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指出相关犯罪中“产品”和“商品”的概念存在误用,司法解释对该罪未遂形态的规定值得斟酌。

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法沿革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的国家。中国封建王朝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的行为至少可以追溯到秦朝。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的《云梦竹简》中的《工律》就有相关记载:“为记,不同程者毋同其出。”即,在计算产品时,不要将不同质量水平的产品混在一起计算。“程”即“标准”之意。同时还规定,产品经检查不合格的,要追究责任,并处以罚款或鞭笞等惩罚。

我国1979年刑法没有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犯罪行为,一直是被以投机倒把罪追究刑事责任的,此后,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涉及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日渐猖獗,为了遏制这一现象。全国人大常委于1993年通过了《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该决定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从原刑法第117条规定的投机倒把犯罪中独立了出来。在《决定》颁布实施取得一定实践经验后,1997年刑法在第三章第一节中规定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1997年刑法对《决定》中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作了一定修改,如:将《决定》中的“违法所得数额”修改为“销售金额”,将《决定》中规定的定罪或者量刑的数额标准予以修改;将《决定》第12条中对这一小类犯罪共同规定的“罚金数额为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调整为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增加了对单位处罚的范围。这些修改方便了本罪在实践中的操作,也加大了对该罪的打击力度。

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与犯罪构成

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

在理论界,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表述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有的认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产品质量管理法规和工商行政管理法规,故意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有的认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较大的行为。

以上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概念的表述,差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第一、概念的表述中是否需要加入“故意”两字。本文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几种行为方式,如“掺”、“充”、“冒充”这些词本身就说行为人是故意为之,明知行为对象的性质。第二、在本罪概念的表述中,是否需要加入“违反国家质量管理法规”或“违反产品质量管理法规和工商行政管理法规”。本文认为,在本罪的概念表述中必须加入“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和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理由是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和工商行政管理法规,是行为人的行为构成本罪的前提。为保证产品的质量,我国颁布了一系列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大量的工商管理法规以及有关的决定、指示等政策。根据罪刑法定原则,行为人的行为只有违反了上述这些有关产品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或工商行政管理法规,才可能构成犯罪。第三、概念的表述中是否需要加入“以谋取非法利润为目的”。本文认为,这也是没有必要的。尽管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目的在于谋取非法利润,但不排除在个别情况下行为人不是以谋取非法利润为目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如为挤垮竞争对手或恶意破坏竞争对手的声誉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情况。第四、销售金额是明确为“5万元”还是用“较大”来表述。本文认为,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概念的表述必须严格依照刑法的规定,以“5万元”为销售金额的起点。对于将来可能产生的变化,可以采用司法解释的方式加以修改。综上,本文认为本罪的概念应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和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

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主体

关于本罪的主体,刑法学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只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主体,如个体户、无业人员、工人、农民等。此外,根据刑法第150条的规定,单位也能够成为本罪的主体。一种观点认为,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生产者、销售者”,这里的生产者、销售者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就自然人而言,根据刑法第17条、第18条的规定,必须是己满16周岁,未丧失或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人;就单位而言,既可以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可以是机关、团体。依据刑法理论,本文认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主体应当是一般主体,而非特殊主体,事实上,大部分的学者都持同样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存在争议,主要是对特殊主体的认识存在差异。我们知道,刑法理论上以主体是否要求必须具备特定身份为标准,将自然人犯罪主体分为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刑法规定不要求以特殊身份作为要件的主体,称为一般主体;以特殊身份作为要件的主体,称为特殊主体。“刑法将犯罪主体区分为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的原因就在于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从主客观相统一上影响了行为社会危害性的有无和程度,并反映了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大小。”由一般主体作为构成要件的犯罪,一般自然人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均可实施,但由特殊主体作为构成要件的犯罪的只能是一般自然人中的某一类人,而非全部。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几种行为方式,一般自然人均可实施,且其实施这些行为本身就是生产和销售,而非必须是生产者和销售者才能实施。如果坚持特殊主体的观点,犯罪分子就会找到规避法律的借口,其均可以自己非生产者和销售者而主张免责。

上一篇:我的欧洲游学记(一) 下一篇:论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补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