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启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时间:2022-06-18 09:59:14

全面启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张海迪主持会议并讲话 王新宪做工作报告

2009年12月28日上午,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中国残联主席团主席张海迪,副主席王新宪、王乃坤、李志军、刘再军、马廷慧、张明园、汤小泉、吕世明和主席团全体委员出席会议;有关省、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及中国残联各部门、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大会由张海迪同志主持。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代表执行理事会做工作报告。

王新宪说,2009年残疾人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的同时,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得到稳步推进。社会保障方面,62.1%的城镇残疾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2.1%的城镇残疾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例上升到94.4%, 917.5万城乡贫困残疾人得到社会救助。公共服务方面,521.8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为71.5万人次残疾人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全年新安排 29.4万城镇残疾人就业,城镇就业人数达到408.3万,农村残疾人就业人数达到1693.4万。累计建立托养机构3210个,托养残疾人9.5万人。扶持18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为11.2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

王新宪指出,目前,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还比较低,服务十分薄弱,部分残疾人生活状况依然困苦。2009年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表明,超过一半的有就业能力且在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未就业,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9%,增长幅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5%的城镇残疾人和65%的农村残疾人需要生活救助,目前平均仅有23%左右的残疾人享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近40%的残疾人未参加任何社会保险,40.5%的城镇未就业残疾人和76.9%的农村未就业残疾人靠家庭供养和邻里接济。只有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最大多数残疾人生存发展问题。

王新宪表示,2010年残疾人群体,特别是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和服务能力建设将得到全面加强。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将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使农村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逐步得到一个稳定的制度性保障;继续做好残疾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落实农村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参保的政府补贴,使残疾人参保率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进一步研究解决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可及性和有效性问题;加强中西部农村地区特教学校建设,扶残助学项目向农村贫困残疾学生倾斜;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对象中的残疾人提供重点帮扶,做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和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

王新宪强调,中央7号文件提出了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指导原则和政策措施。国务院办公厅即将转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将进一步明确两个体系建设的基本制度、阶段目标和工作要求。各地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实施意见的出台也为启动两个体系建设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2010年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地方实施意见的关键一年,是总结“十一五”、规划“十二五”的重要一年,是把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进一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为残疾人事业长远发展打下更好基础的重大机遇之年。因此,2010年全面启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条件已经基本成熟。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指导意见”,全面启动两个体系建设,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一般性制度安排和专项制度安排相结合。要将残疾人普遍纳入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制定实施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和需求的专项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要继续推进残疾人社会救助,不断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将住房困难的低收入残疾人家庭优先纳入城乡住房保障和救助制度。要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的政府补贴,继续扩大社会保险尤其是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逐步将残疾人急需的康复医疗项目纳入社会保险支付范围。

二是要加快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以总结“十一五”、规划“十二五”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将残疾人服务体系切实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要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邻里为依托,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统筹发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无障碍、文化体育、维权等各项服务,要加强机构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和应用,严格行业管理,不断扩大残疾人服务体系的覆盖面,全面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要建立有利于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必须强化。要把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政府责任,健全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要高度重视社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大力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培育助残志愿者队伍。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残疾人公共服务,引进市场机制,加强绩效评估,优化残疾人服务资源配置。要将残疾人保障和服务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倡导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残疾人服务设施。要加强对东、中、西部两个体系建设的统筹和分类指导,着力推进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一体化和服务均等化。

四是要加强对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总结和社会宣传引导。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是一个新的课题,涉及多个领域的政策、理论和实践问题。要加强基础性调查研究,不断探索适合国情的制度安排和服务模式,使两个体系建设能够体现公平与效率,既融于国家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大局,又真正惠及广大残疾人,实现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为残疾人带来长久的福祉。

12月29日,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第二次全体会议闭幕,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闭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张海迪表示,2008年换届后,中国残联新一届党组、理事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和中国残联五代会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促进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残疾人与健全人共同实现小康为奋斗目标,全力促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这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主要任务。这一任务的提出,是新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残疾人的迫切需求,得到了各级政府、各级残联和广大残疾人的高度关注和积极支持。中国残联党组、理事会及时启动了“两个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开展了宏观指导和具体实施工作。

张海迪着重指出,“两个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状况。“两个体系”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残疾人各项业务建设的基础。2010年残疾人工作的重心是农村,我们要完善农村残疾人组织网络,培育农村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加快落实农村残疾人各项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改善针对农村残疾人的服务,使农村残疾人工作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张海迪高度重视残联组织自身建设,强调大力加强残联组织自身建设是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张海迪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把残联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我们要把健全农村残疾人组织网络当做刻不容缓的任务;我们要抓好残疾人专职、专业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把热爱残疾人事业,具有领导才能,品德高尚的干部选配到各级残联领导岗位,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残联领导骨干队伍;我们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让“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残疾人工作者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我们要把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张海迪特别强调,要重视残疾人干部的培养与使用,这是对残联组织的特殊要求,是残联履行代表职能的特殊需要。因为残疾人干部承载着残疾之痛,因此对残疾人的困难有特殊的体验,对残疾人的向往有着更多的理解。所以,按比例选拔有能力的残疾人到残联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张海迪极为关注残联的文化建设问题,指出先进文化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文化可以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当代中国残疾人自强自立、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可以彰显人道主义的巨大感召力,弘扬平等、参与、共享的残疾人事业理念。用先进文化陶冶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这是巨大的无形资产。

张海迪说,我们要重视法制宣传和教育,特别是要重视《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各级残联、每一个残疾人工作者都依法办事,依法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制宣传教育,让社会公众了解、理解《残疾人保障法》,懂得关心、爱护残疾人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要重视专门协会建设,各级残联要一如既往地关心专门协会,为专门协会的组织建设和日常工作当好后勤,在人财物和办公场地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确保专门协会各项建设正常开展并不断进步。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残疾人事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这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努力使中国残疾人事业进一步走向世界,并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丰富和发展中国残疾人事业的理论和实践。当前,做好《残疾人权利公约》履约工作,是涉外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熟悉和落实公约的各项条款,还要向社会广泛宣传公约,特别是要让各级政府了解公约的基本原则和精神,自觉履行公约义务,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把我国的残疾人事业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为国际残疾人事务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文/钟灿图/武艺)

上一篇:怀念残奥(下) 下一篇:增强做好残疾人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