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展集装箱运价指数期货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2-06-18 09:11:53

我国开展集装箱运价指数期货的可行性分析

本文获得了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经济统计”的资助

随着全球一体化与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不断扩大。由于航运价格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它的变动对货主、船东与雇船者带来许多不确定的风险,通过航运运价指数期货可以降低航运业的风险,从而保障航运市场的稳定持续发展。因此,在我国开展集装箱运价指数期货以规避航运运价波动风险显得极为重要。

同时,我国的航运市场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不仅在硬件方面,在软件方面也已经具备了开展集装箱运价指数期货的条件,具体如下:

一、我国航运市场得到长足发展,提供了现货市场基础

1.在硬件要素方面,我国的造船,港口建设等环节均处在世界先进水平。以船舶制造业为例,中国近年来在该行业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07年全国造船完工1893万载重吨,比上年增长30%;新承接船舶订单9845万载重吨,增长132%;手持船舶订单1.59亿载重吨,增长131%,分别位居世界第二、第一和第三。2007年我国散货船新船订单为8150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的55.8%,散货船接单量跃居世界第一。

2.在软件要素方面,各类航运相关服务业竞相发展。目前仅在上海地区就已经集聚了2000多家港务、航务、货运、、报关、物流等航运服务企业,并且正在吸引船公司尤其是世界大型班轮公司、物流企业、船代和货代企业、邮轮公司、海事法律商务会展机构等进一步聚集中国航运市场。

3.中国航运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也在逐年提高。截至2005年底,我国从事国际海上运输的船公司有260余家,国际班轮公司近160家,其中境外班轮公司有110家。

4.而作为航运市场上重要的载体,中国惟一的一家国家级航运交易所-上海航运交易所已经具备了航运交易所的基本功能。

二、期货市场的规范成熟为航运期货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与技术保障

期货交易在中国已经有近20年的发展史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期货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产生-快速发展-整顿-规范发展几个阶段。经过治理整顿,目前我国的期货市场已经走上了规范发展之路,为航运期货的推出提供了制度,技术与经验等方面的准备,具体表现在:

1.统一的法规与监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2007年初,国务院通过了《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并颁布实施。新《条例》分别对期货交易所的组织架构、期货公司的业务范围、期货交易规则、期货业协会的权利义务、期货监督管理的原则与措施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很多细则都是首次提出。总的来说,新《条例》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和务实精神,为中国期货市场的积极稳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2.形成了严密的风险管理制度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发展的相关监管体制和法律法规也在近年来得到了完善。一个相对易于理解的法律和规则框架被建立起来,从交易、交割、结算、信息披露及服务等方面来说,规范化的水平得到了很大改进;市场结构变得更合理,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变得平等;并且开始牢固树立了依照法律,合理操作及防范风险的管理理念。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为将来进一步推出包括航运价格指数期货在内的金融期货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市场环境。

三、庞大的交易主体

中国航运市场是一个结构完善,规模庞大以及开放程度较高的市场体系,该体系中的各个主体都有规避航运价格风险的要求,都可能成为将来航运价格指数期货交易的主体。

1.航运企业。以中国远洋集团,中国海洋集团等航运巨头为代表的中国航运企业,为对其现有运力进行“保值”,提前确定收益水平,规避航运价格风险,必然要涉足航运价格指数期货的交易市场当中。

作为一个开放度较高的市场,从事中国相关进出口货物运输的除中国的航运企业外,也包括国际跨国航运企业,如马士基,三井等。这些企业在中国航运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份额,面临同样的价格风险,同样需要提前确定收益,规避风险,也就同样需要利用航运价格指数期货来进行套期保值。

2.大宗能源进出口商。例如钢铁行业的宝钢集团,石化行业的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这些企业每年通过海运进口大量的原料,航运价格对于这些企业的进口成本有着较大的影响,为了提前锁定成本,这类企业也需要进行航运价格指数期货交易来进行套期保值。

3.贸易公司。由于海运市场是一个相对自由竞争的市场,单个贸易公司由于没有能力控制和影响市场运价,只能被动地接受。这就为货主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为了更好的锁定成本,贸易公司一般可通过运费衍生品市场进行套期保值。

4.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参与的目的,一是进行套期保值,在船舶融资中,金融机构关注海运市场的走向,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船公司的营运收入和还贷能力,同时为客户提供服务,比如为衍生品交易提供融资服务,金融机构可把一些风险头寸在衍生品市场进行反向操作而规避自身的风险;二是运费远期不但是规避市场风险的工具,也成为参与机构进行资产组合管理的工具;三是为交易提供相应的交易和结算服务。

四、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发应用航运价格指数期货的可行性,但是还应该看到目前存在着一些障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航运价格指数期货的推出。

1.缺乏相关部门的支持

在我国期货市场中每一个新产品的上市交易都不是来自市场自发的行为,而是由相关政府部门以行政手段推出的。在这种背景下,相关政府部门的推动是关乎航运价格指数期货能否推出的首要因素。据报道,早在2004年初,上海航运交易所就已经完成了以集装箱价格指数为标的期货上市可行性规划,并与上海期货交易所达成了有关的合作协议。但是,由于没有得到主管部门的批准,航运价格指数期货便从此搁浅。

2.航运市场“软实力”尚需完善

虽然我国的航运市场拥有较大规模的需求和供给,在市场结构方面也较为完善。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国航运市场发展还存在弱点,主要表现在航运金融服务水平较低。发达的航运市场是要靠“软实力”作为支撑的。以伦敦为例:它控制了全球船舶融资市场的18%,油轮租赁业务的50%,散货租赁业务的40%和船舶保险业务的23%,同时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运联合会等航运组织,以及劳氏、波罗的海交易所等航运咨询机构聚集于此,它还同时成为国际航运规则的发源地和航运信息的中心地。在上述几方面,中国还有很大的差距。

3.期货交易主体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的期货交易者队伍中,多为相关商品的需求或供给企业,缺乏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国外较成熟的期货市场的交易主体包括各类期货基金、产业基金,以及投资银行等较大的机构投资者。航运价格指数期货作为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其运作需要较高的技巧,复杂的交易甚至需要运用大量先进的电脑软件来进行模型设计和风险控制,这就需要投资者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资金实力,一般企业或个人投资者往往不具备这些条件。

4.期货监管仍不完善

期货市场监管的力度和广度尚且不足,一些有关市场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以及信息披露的公开性与完整性等问题,需要努力去解决。航运价格指数期货的推出需要相关的法规、交易规则以规范。现有期货管理条例主要针对商品期货,考虑到金融期货交易上的特殊性,还需要有“期货法”这样的法律文件来规范。

参考文献:

[1]章长江:航运市场呼唤中国的航运运价指数期货.中国航海,2004.2

[2]陈丽江余思勤: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述评.中国水运,2004(2)

[3]董仪: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与进出口贸易的相关关系分析.水运管理,2001(7)

上一篇:图书馆服务品牌的创建 下一篇:供应链环境下基于CONWIP的生产控制策略建模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