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改实验教学的点滴体会

时间:2022-06-18 07:40:47

语文课改实验教学的点滴体会

语文新课标中,首先提到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问题。新课标中明确的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们语文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思想冲击,大家一直在探索、实践、反思中寻求一种能体现新理念、新思想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探索中,我也做了一些尝试,下面我谈谈我在开展多项语文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做法。

一、改变学习语文的观念,积极开展各项语文活动,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1.向学生灌输大语文的观念

在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向学生灌输大语文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新课标的总要求,学习语文要有大局的观点,语文教学不能只是把几篇课文教好、学好就行了,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优秀读物,首先把初中阶段必读书籍读完,结合每期的名著推荐与阅读,可根据个人的兴趣扩大阅读的知识面,提高阅读的速度,阅读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以适应初中乃至高考的要求。

2.开展课外阅读竞赛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初一的学生,刚刚踏进中学的大门,首先要把学生领进文学的殿堂,感受文学的魅力,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新课标的颁布,使我们中学语文老师达成一个共识:名著的阅读很重要。我们要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更新教学思想是关键,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3.开展了古诗积累的活动

从初一开始,每天都要求读背古诗,根据诗歌内容的长短,要求两天或三四天背一首课外的古诗,主要依据是《初中生必背古诗文》一书。我的做法是:每天布置,早读或者课前朗读,课前定期检查,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形成良好的背诵的氛围。如果不抽检,有一些学生就会偷懒。从初一到现在基本上把这本古诗文书上的诗歌背过一次,有一些诗歌是要求在寒、暑假背的,每一个学期搞了一次课外古诗背诵默写竞赛活动,还发一点奖品给学生。第一轮诗歌背完之后,时间久了,学生早已经忘记了,准备搞第二轮的背诵,加深记忆,形成良好的背书的气氛。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大多数同学做得很好,当然也有极个别的同学配合得很差,自觉性不够,需要老师的及时督促。

4.开展了成语积累活动

为了丰富词语的积累、扩大词汇量,也为了适应考试,因为语文科从初一到高考都有涉及成语的考题,为了将来有惊人的收获,我从初一的下期开始要求学生每天至少积累两个课外的成语,按学号轮流负责,而且定期做好检查。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会把语文的基础打得更牢固。这个活动短期可能看不到很大的成效,如果坚持下去,乃至养成了习惯,对他们将来的学习、考试、生活一定会有很大的收益。

5.开展了每周的摘抄活动

为了积累词语、积累优美的句子、积累优美的篇章、积累名言警句、积累写作的素材,丰富课外知识,每周按质量数量完成摘抄。每周检查一次,及时给予表扬。有时为了配合教学的需要,提高摘抄的质量,可以规定摘抄的内容。例如七年级(下)的摘抄可以这样安排:第一单元要求有一次摘抄是有关勤奋学习的名人的事例、典故、名言、成语等方面的内容;第二单元要求有一次积累与“月”有关的诗句;第三、四单元的摘抄的内容有一次与《西游记》这部小说有关;第五单元要求有一次是积累与《荷》这个专题内容有关的知识、诗歌、散文;第六单元要求有一次积累与“雪”、“梅(花)”有关的诗句。这样,摘抄的的质量得到了保证,避免了一些同学摘抄的随意性,与教学配合起来,收到双倍的效果。

6.每期办一份手抄报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扩大知识面,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每一学期或者假期里办一期语文报,有条件的可以用电脑编排。要求一份报纸不得超过四个人,可以介绍假期读的书籍或读后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确定报纸内容,办得好的适当给点奖励。这个活动女同学做得比男同学要好得多。

二、反思与改进

1.每周的摘抄的质量需要提高。还有一些同学对摘抄的认识不足,流于形式,任务了事,这一部分同学的摘抄收效甚微。

2.名著阅读活动的阅读不够深度,我只是搞过读书笔记,读后感,读书报告会,其实还可以实行多种方法的。如:给名著提问题,给名著作点评,知识抢答,编剧、表演等等。我认为名著的阅读我们是一辈子的事,不可能一次完成。重要的是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习惯与兴趣。更注重学生积累性的阅读,让他们多积累知识、积累语言、积累情感、积累一切人类的宝贵的经验,在不断的积累中和对生命的体味中逐步过渡到鉴赏性、评价性的阅读。

以上是我在语文课改实验教学中,尝试开展多项活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些设想与做法,不足之处,敬请同行指教。 语文新课标中,首先提到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问题。新课标中明确的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们语文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思想冲击,大家一直在探索、实践、反思中寻求一种能体现新理念、新思想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探索中,我也做了一些尝试,下面我谈谈我在开展多项语文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做法。

一、改变学习语文的观念,积极开展各项语文活动,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1.向学生灌输大语文的观念

在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向学生灌输大语文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新课标的总要求,学习语文要有大局的观点,语文教学不能只是把几篇课文教好、学好就行了,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优秀读物,首先把初中阶段必读书籍读完,结合每期的名著推荐与阅读,可根据个人的兴趣扩大阅读的知识面,提高阅读的速度,阅读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以适应初中乃至高考的要求。

2.开展课外阅读竞赛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初一的学生,刚刚踏进中学的大门,首先要把学生领进文学的殿堂,感受文学的魅力,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新课标的颁布,使我们中学语文老师达成一个共识:名著的阅读很重要。我们要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更新教学思想是关键,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3.开展了古诗积累的活动

从初一开始,每天都要求读背古诗,根据诗歌内容的长短,要求两天或三四天背一首课外的古诗,主要依据是《初中生必背古诗文》一书。我的做法是:每天布置,早读或者课前朗读,课前定期检查,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形成良好的背诵的氛围。如果不抽检,有一些学生就会偷懒。从初一到现在基本上把这本古诗文书上的诗歌背过一次,有一些诗歌是要求在寒、暑假背的,每一个学期搞了一次课外古诗背诵默写竞赛活动,还发一点奖品给学生。第一轮诗歌背完之后,时间久了,学生早已经忘记了,准备搞第二轮的背诵,加深记忆,形成良好的背书的气氛。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大多数同学做得很好,当然也有极个别的同学配合得很差,自觉性不够,需要老师的及时督促。

4.开展了成语积累活动

为了丰富词语的积累、扩大词汇量,也为了适应考试,因为语文科从初一到高考都有涉及成语的考题,为了将来有惊人的收获,我从初一的下期开始要求学生每天至少积累两个课外的成语,按学号轮流负责,而且定期做好检查。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会把语文的基础打得更牢固。这个活动短期可能看不到很大的成效,如果坚持下去,乃至养成了习惯,对他们将来的学习、考试、生活一定会有很大的收益。

5.开展了每周的摘抄活动

为了积累词语、积累优美的句子、积累优美的篇章、积累名言警句、积累写作的素材,丰富课外知识,每周按质量数量完成摘抄。每周检查一次,及时给予表扬。有时为了配合教学的需要,提高摘抄的质量,可以规定摘抄的内容。例如七年级(下)的摘抄可以这样安排:第一单元要求有一次摘抄是有关勤奋学习的名人的事例、典故、名言、成语等方面的内容;第二单元要求有一次积累与“月”有关的诗句;第三、四单元的摘抄的内容有一次与《西游记》这部小说有关;第五单元要求有一次是积累与《荷》这个专题内容有关的知识、诗歌、散文;第六单元要求有一次积累与“雪”、“梅(花)”有关的诗句。这样,摘抄的的质量得到了保证,避免了一些同学摘抄的随意性,与教学配合起来,收到双倍的效果。

6.每期办一份手抄报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扩大知识面,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每一学期或者假期里办一期语文报,有条件的可以用电脑编排。要求一份报纸不得超过四个人,可以介绍假期读的书籍或读后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确定报纸内容,办得好的适当给点奖励。这个活动女同学做得比男同学要好得多。

二、反思与改进

1.每周的摘抄的质量需要提高。还有一些同学对摘抄的认识不足,流于形式,任务了事,这一部分同学的摘抄收效甚微。

2.名著阅读活动的阅读不够深度,我只是搞过读书笔记,读后感,读书报告会,其实还可以实行多种方法的。如:给名著提问题,给名著作点评,知识抢答,编剧、表演等等。我认为名著的阅读我们是一辈子的事,不可能一次完成。重要的是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习惯与兴趣。更注重学生积累性的阅读,让他们多积累知识、积累语言、积累情感、积累一切人类的宝贵的经验,在不断的积累中和对生命的体味中逐步过渡到鉴赏性、评价性的阅读。

以上是我在语文课改实验教学中,尝试开展多项活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些设想与做法,不足之处,敬请同行指教。

上一篇:加强词汇教学,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下一篇:加强课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