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支付系统建设的方向

时间:2022-06-17 10:45:16

我国支付系统建设的方向

在高度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现代支付手段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了人们在支付中所面临的风险程度,它既是金融风险的传导者,又是金融风险的控制者。因而一个高效、快捷、安全的现代支付系统的建设,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尤显重要。

一、支付体系及系统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一个完善的支付系统,包括有关支付结算的法律法规,提供支付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支付结算工具、票据行间交换和支付系统(简称支付系统),其中利用先进的电子化程序建立的现代化支付系统,是实现社会资金支付结算的基础和平台。它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各类大额交易提供最后的清算支付服务,使同城、异地及跨国交易所引起的债权债务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得以实现最终划拨清偿。同时,高效灵活的支付系统和清算制度是中央银行有效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是中央银行执行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协调工具之一,是中央银行政策信息的传导主体和金融统计数据的来源主体。然而,金融行业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系统风险等等,都可能危及整个支付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引发货币金融危机。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以下简称核心原则),是一部指导各国监管机构防范金融风险的纲领性文件。核心原则阐明了实施有效银行监管的五项先决条件,其中前两项也是最重要的两项先决条件,即:(1)稳定且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2)完善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支付体系和支付体系建设。而这两项条件正是发生金融危机的一些亚洲国家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这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自源性或根本性原因。有鉴于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支付体系建设都非常重视,不惜人力物力对支付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

二、国外支付体系建设的典型经验

在欧盟各成员国之间,清算银行、国际结算银行简称BIS、欧盟央行行长委员会进行了协商,制定了系统运行的一些原则:首先,它规定了系统主要参与者的身份;其次,它规定各国的清算系统都在BIS设立一个帐户,这个帐户只用于结算,不计利息并且决不能透资。最后,作为一个中期目标,EBA(欧元银行协会)正在建设全额支付结算系统代替现有的净额结算系统。

在美国,尽管美国有许多提供支付结算的金融媒介。但美国联邦储备法建立起来的美联储在美国支付系统的运营中一盲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制定支付标准和章程,提供净额结算服务,通过巾联储控制联储帐户上的日间透资计划控制支付系统风险。通过提供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提供高度抗干扰的支付服务。同时,利用支付系统对参加清算的金融机构金融状况进行监控等等,将联储的支付服务扩展到所有的接收存款机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三、我国支付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支付结算体系是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借鉴前苏联的经验建立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民银行对支付体系进行了不断改革。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在支付清算领域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引入了现代手段,对改进金融服务,加快社会资金周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行的支付结算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仍不能满足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主要问题在于:

1)支付结算制度不健全,法律体系不完善。

2)支付结算工具不够丰富,信用风险普遍存在。

3)缺乏有效支持银行间支付结算的现代化公共平台,支付速度慢,在途时间长。

4)支付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存在支付风险隐患。

5)系统结构紊乱,清算帐户分散,支付数据信息不集中,不利于金融监管。

6)没有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等相关系统连接,无法有效支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和金融信息数据的收集统计。

四、我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发展方向

金融业务不断创新,金融电子化水平不断发展。原有的支伺系统业务需求已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为了更有效地支持金融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引入世界银行的技术援助,着手中国现代支付系统一期工程的研究和建设。2000年10月,又启动支付系统二期工程,采取“借鉴吸收,自主开发,先大后小,边建边用”的方针,力争2003年内完成现代化支付系统建没。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借鉴了国外中央银行支付系统建设的先进经验,同时又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实际,充分考虑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设计建设的,它的成功建设标志着我国金融电子化朝着现代化方向飞跃发展。

一是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支付结算服务职能,要既能支撑现有支付工具的运用,又能适应新的支付业务发展,满足社会各种支付结算活动的需要。

二是有效支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和金融监管,又能支持公开市场操作、证券交易、同业拆借、外汇交易等金融市场的既时清算。同时,能充分利用支付系统蕴藏的大量业务信息资源,为金融监管提供信息和手段。

三是提高资金流动性,防范支付风险,确保支付的最终清算。

四是逐步形成以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商业银行内系统为基础,各地同城票据交换所为补充的中国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加强对清算帐户的集中处理,保障大额支付业务和小额批量支付业务的资金清算,以及中央银行办理现金存取、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单边业务的处理,支付系统设计了清算帐户管理系统(SAPS),同时,为了保障支付系统的正常运行,便于对支付信息进行管理、存储和统计监测,支伺系统还设计了支付系统信息管理系统(PIMS)等等。

经过人民银行科技和业务人员一年多的自主开发,现代化支付系统中的大额实时支付系统于2002年6月在北京和武汉模拟试运行成功,于2002年10月正式试运行,效果良好,目前人民银行正在全国11个城市全力推广运用。该系统的建成,不仅为商业银行和企事业单位及金融市场提供了快速、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服务,有效防范了支付风险的发生,同时,它又为中央银行更加灵活、有效的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预计不久的将来,中国现代支付系统另三个子系统将陆续建成,它将成为我国经济金融活动的重要枢纽和桥梁,并将极大地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全面推进我国全民小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上一篇: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建议 下一篇:论私营企业发展的外部不利环境及对策